賀貝芝
摘要:園林綠化的目的是為人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和宜人的環境,為人們提供一定的利益。生態景觀設計是當前生態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進一步探索生態理念下的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論述了景觀生態設計的概念,以及景觀生態設計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風景園林;生態設計;風景畫
前言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認識的提高,生態意識也逐漸提高。文化的多樣性要求設計師滿足多樣性的要求,讓自己的藝術色彩為人所知。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我們通常遵循功能、藝術和社會文化的原則,以滿足當代人在生理、社會和安全方面的需求。
1.有機園藝概念
園林景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享受戶外生活的場所和環境。園林景觀的設計元素包括景觀、地形、植物、水和建筑。所謂生態設計,是指適應生態環境,將其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降至最低的任何形式的設計。狹義的景觀設計是基于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關注景觀空間格局與空間過程之間的關系。景觀格局包括基質、斑塊、邊界、走廊和許多其他元素。廣義層面是指將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應用于一定規模的景觀規劃設計。這一層次的景觀生態設計實質上是景觀的生態設計。
2景觀設計的重點領域
景觀建筑學是景觀分析、規劃、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它是一門基于廣泛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藝術科學的應用科學。
(1) 在進行園林綠化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園林綠化的概念。所謂園林設計,就是通過現代人的方法,設計出一個充滿科學思想和現代藝術特色的園林。同時,在城市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綠化應緊跟其后:只有兩者協調發展,才能保持生態環境的穩定。此外,目前城市污染越來越嚴重:只有做好園林工作,我們才能盡可能減少城市污染。
(2) 景觀設計必須滿足的自然元素。通過實際規劃和建設,得出園林藝術的要素有:土地形態、水源、建筑和植物。在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形狀。只有滿足花園設計所需的景觀要求,才能進行后續規劃和建設。同時,它也成為所有戶外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地形設計是否合理也影響著景觀設計的環境質量和外觀美。此外,它還與其他元素和其他條件的形成密切相關。此外,水在景觀設計中更為活躍。因為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礎。有了水,動植物就可以生存和生長。它還可以降低環境空氣的干燥度,降低噪音。此外,它還可以對花園的整體美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水在園林藝術中是不可或缺的。第二是植物。因為植物不僅能給人們帶來新鮮空氣,還能形成一定的鑒賞力和藝術性。最后是花園里的建筑。建筑不僅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還能塑造空間感,改變人們的視野,給人們帶來新鮮感,使景觀不再單調。在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恰當地協調各種因素,使外觀更加美觀、裝飾性和藝術性。
3.生態理念下景觀設計的具體對策
3.1促進視覺景觀設計與生態設計的有機結合
景觀設計師在進行景觀生態設計時,必須處理好目標景觀與其外部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系統之間的關系,以盡可能實現景觀生態系統與其外部系統之間和諧共生的動態平衡。經過多年的景觀設計實踐證明,如果景觀達到最佳視覺效果,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生態效益。例如,為了營造一個燦爛的秋天景觀,總設計師將使用楓樹社區來展示秋天燃燒的魅力。然而,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單一物種的生態價值遠遠低于由不同樹種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態價值。一些景觀設計故意改變自然規律,將彎曲的河流變為筆直狀態,并用混凝土硬化河岸,嚴重破壞了生態系統。作者認為,生態設計應以自然規律為基礎,遵循自然規律,以實現景觀設計的平衡性和合理性。例如,根據自然規律模擬自然景觀,將自然情況融入城市景觀;研究不同植物種類的生物學特性,營造迷人健康的景觀;探索自然規律,建設水源保護景觀,節約投資。仿生設計還可以在節省投資的基礎上實現最佳設計效果。
3.2基于區域自然環境和氣候特征
園林景觀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景觀生態設計必須以當地的地質、氣候條件為依據,綜合分析,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例如,在初步設計中,設計師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太陽變化規律和溫度變化特點,對不同的植物種類進行平衡種植,使樹種群落在夏季陽光充足、季節性強的時候可以遮蔭,而不影響冬季的日光效應;根據降雨、溫度和濕度的氣候變化,還可以合理選擇不同開花期的植物和樹種進行種植,使景觀表現出季節變化,產生最佳的觀賞價值。
此外,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應充分考慮當地地形地貌等因素。每個城市都有固定的地形地貌特征、獨特的植物物種生態系統和特色的歷史文化氛圍。因此,在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中,應盡量不破壞當地原有的土地形態,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和建筑設施,營造一種既保留原有歷史文化遺跡,又能保持原有風貌的新的園林景觀,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審美、娛樂和活動的基本需求。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原有的土地、植被和水系,努力保護原有的土地、地貌和自然習俗,是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的前提和基礎。
3.3必須充分考慮不同植物物種之間的關系
研究發現,植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長受到環境中有毒物質的嚴重影響,尤其是在環境中。例如,如果榆樹和橡樹一起種植,榆樹會向后生長;桉樹和刺槐能產生一定量的揮發性物質,嚴重抑制周圍植物的生長,使其生存環境裸露。該研究還發現,一些植物物種可以分泌一種有用的物質,可以促進周圍植物的健康快速生長。例如,刺槐根系分泌物可以促進楊樹的快速生長;核桃和山楂可以促進其他樹種的生長;油松和栗子也相互促進生長。因此,我們必須熟悉和掌握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設計師在設計中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植物混種造成的損失,并可以利用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促進進行合理種植,有效創造最佳的景觀效果。
結語
總之,現代景觀設計應以生態理念為核心指導,通過科學的組織設計,逐步將生態特征融入景觀設計,實現生態特征與社會特征的有機和諧統一。借助藝術知識和適當的技術手段,可以合理協調和管理自然、建筑和人類行為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建筑質量和美觀的前提下,保證生態系統的平衡,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與現代人的審美價值相協調。
參考文獻:
[1]冷曙光.現代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3(02)
[2]莫雪艷.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北京農業,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