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盟
摘要:本文討論了視唱練耳課中三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差異,基礎階段教學重點以單聲部“首調”思維和基本節奏型訓練為主,提高階段教學重點以單聲部“固定調”思維和變化節奏型訓練為主,拓展階段教學重點以多聲思維和復雜節奏型訓練為主。筆者認為根據不同教學階段把握相應的教學重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三個階段教學重點的不同有利于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進而提高集體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教學重點
引言
視唱練耳是音樂學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它對于學生基本音樂素養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視唱練耳主要以集體課的形式開展,在視唱練耳集體課教學中,由于同一個班學生的能力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對于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都不能一概而論,教學中中等水平的同學為大多數,基礎水平和高等水平為少數,教學的內容、進度、方法應以適應中等水平能力為主。同時也應該兼顧到少數基礎水平和高等水平的同學。本論文以此為出發點,討論如何在視唱練耳集體課中處理好三個階段教學側重點的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能否在視唱練耳不同教學階段中把握教學重點對于提升學生音樂水平和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筆者把練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學重點以基礎訓練為主,該階段旨在幫助音樂基礎較弱的學生盡量提高,縮小學之間的差異;第二階段教學重點以提高訓練為主,該階段主要是為提高學生整體基本音樂素養;第三階段教學重點以拓展訓練為主,主要挖掘學生潛力,進一步提高學生音樂能力。
一、基礎階段訓練“首調”及基本節奏型
在基礎階段視唱練耳教學中,部分學生存在“首調概念”不穩定以及基本節奏為掌握,該階段訓練的重點主要在于對首調音準以及基本節奏型的訓練,訓練的時間占總體課時百分之二十五。
在視唱方面,第一階段的音準訓練以C大調的音階、二度、三度音程的模唱為主,旋律練習選擇民族五聲調式旋律為主。節奏訓練以2/4拍四小節為主,節奏型包括四分音符、二八、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四十六。第二階段音準訓練,在鞏固第一階段訓練的基礎上,視唱加入四度至七點音程的模唱,旋律練習加入西方自然大小調式旋律,節奏訓練加入3/4、4/4拍,節奏型增加前大附點、后大附點、大切分、小切分。
在練耳方面,由于部分學生還未建立穩定的“首調音準”,首先是單音聽辨訓練,單音聽辨可以借助“歌曲帶入法”幫助學生盡快準確模唱音準?!案枨鷰敕ā笔侵冈诒鎰e音程性質時,聽到兩個音,可以根據歌曲旋律來辨別音程性質,比如上行大三度可以帶入國歌旋律“135565”,幫助學生辨別音程性質。
在單音聽辨訓練基礎上,進一步可以加入2-5個音的音組訓練,每個音組彈兩遍,音組聽辨是旋律聽辨的的前提,音組聽辨的核心在于單音聽辨的熟練程度,比如2兩個音的音組第一遍聽第一個音程,第二遍聽第二個音程,3個音的音組第一遍聽第一和第三個音程,第二遍聽第二個音程,以此類推。
二、提高階段訓練“固定調”及變化節奏型
在提高段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已經建立了“首調概念”以及掌握了基本節奏型,第二階段訓練的重點主要在于對“固定調”的訓練以及變化節奏型的訓練,訓練的時間占總體課時百分之五十。
在視唱方面,音準訓練以三升三降的音階、二度至七度音程的構唱為主,旋律練習選擇民族六聲、七聲調式旋律、西方調式加入小二、大二、小三、大三帶變化音的音程。并且加入二聲部的訓練,節奏訓練加長,以2/4、3/4、4/4、3/8、6/8拍八小節為主,節奏型在之前基礎上,增加前小附點、后小附點、小切分、三連音。
在練耳方面,由于學生已經建立“首調概念”,音程辨別訓練在原來模唱法的基礎上運用構唱法,在構唱中可以用“加音搭橋法”幫助學生盡快準確構唱音準。“加音搭橋法”是指學生大模唱五度以上音程時,可以在中間加一個音進行構唱,比如夠唱純五度時,可以在中間加入三度,幫助學生構唱準確。
在此階段中,練耳加入柱式三和弦聽辨的訓練,包括大、小、增、減三和弦的原位與轉位訓練。在練習方法上,柱式三和弦聽辨訓練需要構唱練習與模唱練習相結合,構唱練習是指給出和弦低音,學生構唱出上方兩個音,比如原位大三和弦,給出do,構唱出mi和sol;模唱練習是指學生在鋼琴上彈出柱式三和弦,根據耳朵所聽到的音,由低到高模唱出來,并且根據模唱到的音判斷和弦性質。
另外,加入四小節的不帶變化音的旋律聽辨。旋律聽辨是音組聽辨與節奏聽辨的結合,這部分訓練依賴與大量的“旋律化”音組聽辨練習,建立調式感覺。訓練方法為一條旋律彈四遍,每一遍要求聽出一個小節的音高及節奏,逐漸建立調式感覺。
三、拓展階段訓練多聲思維和復雜節奏型
在拓展階段教學中,在視唱方面,音準訓練在鞏固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加入帶變化音的四度、五度、六度、七度音程。并且進行多聲部視唱訓練,節奏訓練在之前學習的基本節奏型、變化節奏型的基礎上,加入復雜節奏型。
在練耳方面,加入七和弦的訓練,七和弦訓練包括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減小七和弦、減七和弦四類,訓練仍然采用構唱與模唱方式相結合,另外,旋律聽辨為8小節,并加入二聲部旋律的聽辨。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教學重點的角度,討論了視唱練耳課中三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差異,基礎階段教學重點以單聲部“首調”思維和基本節奏型訓練為主,提高階段教學重點以單聲部“固定調”思維和變化節奏型訓練為主,拓展階段教學重點以多聲思維和復雜節奏型訓練為主。本人認為根據不同教學階段把握相應的教學重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三個階段教學重點的不同有利于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進而提高集體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茜.《多元與綜合》——新時期本科視唱練耳教學探索.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1.
[2]任志琴.21世紀視唱練耳的轉型.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12.
[3]余琳.J613.1娜視唱練耳教學理論與實踐訓練.遼寧大學出版社,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