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合唱是最普及易行的演唱方式。但是由于其參與人數多,不定因素較多,對學生合唱默契度、音樂技巧要求比較高。從目前初中音樂教學來看,合唱曲目主要是以書本為主,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然而初中音樂合唱教學往往面臨很多困難,不只表現在學生身上,更多地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問題。所以初中音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提升初中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初中音樂教學現狀,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前言:
合唱團是一種追求團隊在演唱中保持完美的一致性的音樂表演形式,在演出時需要有穩定的音調和協調的音量,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演唱技巧要求較高。在合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整體齊唱,再進行個別糾正的方法,這樣不僅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還會忽略很多學生的錯誤,達不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出現學生濫竽充數的情況,不利于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
一、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現狀
(一)初中生在合唱中難以組織
目前,教師對合唱教學重視程度不高,學生對合唱的認知也不夠明確。且初中生自制力弱,學生難以被組織,就是最大的問題。合唱團的教學規模龐大,合唱舞臺難以控制,且初中生本身音樂知識較薄弱,合唱途中容易出現音準、節奏等問題。例如,隨著音樂節奏的起起落落,學生跑調的尷尬局面就會出現。進行合唱教學的場地過大,學生人數更多,音樂知識儲備少且自制力差,教師難以組織。
(二)初中音樂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合唱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取決于音樂教師教學技能的優劣,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初中生才能獲得良好的音樂技能和相應的藝術素養[1]。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音樂教育師資力量非常有限,許多音樂教師缺乏先進的音樂教學經驗。在這種音樂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初中音樂合唱教育相應地也受到了嚴重制約。
(三)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不足
合唱并不只是學生自顧自地進行齊唱,而是要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演唱情況,再進行恰當的分工,所以教師和學生就要進行良好地溝通。只有師生良好地進行交流,合唱教學才能在默契中進行,克服各方面的教學問題。而一些教師認為學生音樂素養不高,不能提出有用的建議,不重視合唱中的師生溝通。因此,在進行合唱教學時,師生之間的要求沒有互通,教師無法準確地使音調、音色和音質三要素和諧起來,合唱效果就往往達不到理想水平。這樣就會使課堂合唱水平難以提高,學生無法進步。
二、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一)增加學生的合唱興趣
合唱教學作為一種團隊合作項目,其本身就是需要凝聚力和認同感。而學生的合唱認同感主要就來自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座椅就要求教師在合唱教學中不斷創新,開發新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而增加學生興趣最佳的方法就是利用游戲、比賽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勝負欲來獲得趣味性[2]。
例如在教授《雪絨花》《難忘今宵》時,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教學法,讓學生先進行個人獨唱,再進行合唱,然后讓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點評。這樣學生們就很容易發現合唱比獨奏更加悠揚婉轉、余音不絕。此外,在學生進行比較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表演和班級內比賽的形式,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競爭意識。在這種有趣的合唱活動中,學生有了勝負欲,感受到了樂趣,就會更加喜歡音樂課,更加喜歡合唱。
(二)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建立良好關系
教師在進行音樂合唱教學時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不只是幫助學生解決音樂學習上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敞開心扉,傾訴生活上的困難。不僅拉近師生距離,還能得到學生的喜愛。如果學生在合唱中出現問題,教師也不能對學生嚴厲指責批評。反而是要循循善誘,安慰并且分析原因,教會他們如何正確應對失敗,克服困難。在課后的評價階段,教師應使用客觀中肯的語言進行合理評價,表揚學生長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當前的問題就否定學生的未來發展。總之,教師應該認識到的第一個要點就是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并且和他們好好溝通。只有和學生打成一片并受到學生尊重,學生才會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合唱教學中,才能在學習音樂方面不斷進步。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
在這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新媒體作為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和學習中。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優勢,其中音樂資源豐富,可選擇性大等。這種新媒體模式下,學生不再會對教師單調地講解理論感到迷茫,而是會意識到合唱學習是豐富多樣且生動有趣的。人類最直觀地感知就是聽和看,在學生觀看音樂合唱視頻的時候,他們充分調動了視覺和聽覺感官,在最直觀地影響下感受合唱的魅力[3]。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播放一些合唱視頻,像《黃河大合唱》《愛我中華》這種愛國主義歌曲,使學生在感知合唱知識時,還能進行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合唱的氣勢磅礴和激昂澎湃,此時的學生思想感情充沛,精神飽滿,在這時進行合唱訓練就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課外活動,增加合唱實踐機會
活動實踐法是檢驗合唱成果的最好方法,也是鍛煉學生積累合唱經驗的途徑。初中生接觸音樂合唱的機會較少,且處在青春期,容易害羞靦腆,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各種合唱活動來引導學生提升合唱水平,養成自信大方的性格。例如,根據節日的不同,可以在各種節日慶祝活動中表演不同的歌曲。像五一勞動節可以組織學生學唱《勞動最光榮》,五四青年節合唱《五月的花海》等,通過這種將節日與學生合唱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能讓學生積累合唱經驗,提升合唱水平,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合唱團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探索研究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自身的教學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個人參與度。只有讓學生認同合唱,積極參與到合唱活動中,發展個人合唱能力,才能促進初中合唱教學的高效化[4]。
參考文獻:
[1]汪軍. 提高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 戲劇之家,2020(13):1.
[2]陳曉東. 新時期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探究[J]. 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1):1.
[3]杜程林. 淺談如何開展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合唱教學[C]// 2019.
[4]張超英.初中合唱教學現狀與促進策略研究: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J].北方音樂,2015(11).CC949920-F8C9-4DB6-9ACA-3FD40A8FB1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