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德
摘要:鄉村教育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與城市有著很大的區別。數學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農村小學教育中并未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導致了教育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意識不強。因此,本文擴展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改進其教學質量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
前言:
由于地理條件、經濟條件等原因,鄉村小學的師資力量還不夠強。結果,由于各種原因,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滯后,導致了我國的數學教育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數學教學從本質上講是很抽象、很復雜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因而很難掌握。此外,教師的講授枯燥無味,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受到阻礙。作為教師,要做出改變。即便是在鄉村,也要注重學生的持續發展,以提高鄉村小學的教育和教學水平。
一、淺談鄉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個問題
其一,鄉村小學數學教師講授時,不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而是注重教材的逐步實施。教師在課堂上既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又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教師的教學常常是機械的,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高。
其二,教師們的日常數學教學方式是非常單調的。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熱情不高,學習質量差,對數學教學的影響也就不大。提升。另外,由于數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在實際教學中缺乏與生活相關的內容,使得學生的學習顯得很空虛。
其三,學生對概念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而小學數學課本中有很多定義和名詞,要求學生記住,只有正確地理解了這些概念,才能真正地了解數學。但是在當前的鄉村小學數學中,由于數學的抽象、邏輯性、教師過度地灌輸理論知識,導致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地理解概念,只能靠記憶來記住,這使得數學教育的效果變得非常明顯,因此,要優化這一教學問題,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四,課堂上不提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方法。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讓他們主動地進行問題研究,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果。然而,在當前的鄉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教師沒有提問,學生在學習時也沒有提出任何問題。但如果問題被提出來,學生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解答。
二、解決數學教學模式中問題的策略
1.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和素質
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做好引導,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講授,學生學習,而學生則是被動的。然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必須對其進行全面的改革,并以改善學生的主體狀況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比如,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教材中《對角的初步認識》,就是讓學生把各種角分成鈍角、銳角和直角。在多媒體教學中,利用各種角度的組合,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區分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并且,這樣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2.營造適當的數學環境,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質量,必須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扮演他們的首要角色。情境教學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創造數學情景,使其具有生動有趣的特點,使他們能夠直觀、深入地了解教學內容,從而豐富他們的學習經驗。提高教學質量。數學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數學知識。所以,要使學生對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就必須要營造一個生動的教學環境,使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去,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接受這些知識,從而促進他們的數學意識。
3.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
數學是一門學問。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更確切的說,老師在講解問題時,不能只用一種方式來講解,而是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洞察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訓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評估,告訴他們思想上的不足之處,給予他們恰當的鼓勵與激勵,使他們的思考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4.開展團隊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合作學習是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進行分析,并相互幫助,并最終獲得知識。通過自主協作的調研,可以極大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具體實施時,要根據不同的學習特點、性格、興趣等因素,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并根據不同的學習特點、個性、愛好,制定協作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由學生牽頭進行討論和學習。
5.重視課堂思維,持續提升課堂效能
課堂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小學數學老師在每一節課后都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特別要注意的是:整個課堂的教學流程是否順暢、知識的講解、課堂互動的效果、教師的角色、教師的扮演、以及課后的思考。這種思考方式并非檢討,而是一種回顧與歸納。它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回顧和總結,它包含了對課堂紀律的反思,認真聽講,積極參加課堂的反省和互動,了解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能夠熟練地解答類似的問題。
結語:
總之,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想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深入地研究鄉村教師在鄉村教育背景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尋找一種適合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李守剛.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讀與寫,2021,18(18):153.
[2]于廣山.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現狀與方式分析[J].中外交流,2021,28(3):703.
[3]羅潔玲.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讀與寫,2021,18(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