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燦鋒


【摘要】物理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是這需要建立于教師科學合理地選擇實驗教學模式,相對比其它學科來講物理學科的理論知識更抽象。所以,如果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通過講解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那么學生可能無法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而通過實驗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物理知識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對于強化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有著更好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進行實驗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有著更好的效果,可以引導學生積極自動地參與到實驗學習當中來,最終推進學生在物理方面的綜合發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時代背景下而產生的,尤其是在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在學生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全新的教學手段。下面,筆者基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角度,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科學規劃小組合作實驗內容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雖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有效分組是非常關鍵的,但是科學合理地規劃小組合作的實驗內容,對于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也發揮著巨大的導向作用。教師應該基于教材內容來科學地選擇實驗內容,并且針對每個小組成員的差異化情況來對實驗方案進行優化,為小組合作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礎。初中物理教學階段,有一部分物理的理論還是有些復雜的,所以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的。為了確保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時,不能一味地從教材當中生搬那些過于簡單的實驗,而是要基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的目的,來規劃設計出更能夠引出物理問題的實驗,從而讓學生基于實驗帶著問題去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例如,在規劃和設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節課的實驗內容時,教師應先基于學生的物理基礎,以教材內容為出發點,合理地優化和調整教學內容,并且在規劃設計實驗教學內容時,應著重思考本節課想要實現的教學目標,從而有序地設計出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教師先以生活實際導入的方式來強化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認知,接著問學生:“大家在上學的路上,有沒有聽到過小鳥的叫聲,或者是聽到汽車的鳴笛聲,如果有,那么知道這些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嗎?又是怎樣被我們所聽到的?”通過這樣的一個導入,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可先展示一個聲音傳播的小實驗,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小組合作的探討與交流。學生們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會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會對聲音的傳播有一個全新的了解與認知。
二、小組合作,優勢互補
學生存在差異化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沒有兩個獨立的個體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教師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之前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這樣,每個小組的學員既有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又有物理基礎夯實且知識面廣的,這樣就可以保障每個小組內的學生都可以優勢互補,最終推進整個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凸透鏡成像》這一節教材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從而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細致地觀察光源與凸透鏡在不同的焦距狀態下所展現出來的影像有哪些不同。同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凸透鏡實驗,并準備一個蠟燭,從較遠處向凸透鏡焦點移動,記錄在這過程中,物與像的變化情況,實驗數據如下(如表1)。當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物理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后,在實際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并且,教師可以參照學生的具體優勢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以此來發揮每個學生在小組里的獨有特性和作用。
三、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分工明確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小組范圍內在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而不是讓學生自由討論、隨意交流。如果對于小組合作沒有合理的劃分也沒有明確的分工,那么將極大降低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也是無效的、無用的。因此,為了更大化激發小組合作的學習優勢,教師在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明確小組內各個學生的具體任務與分工,這樣才能確保整個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并且保障小組合作的學習成效是有效的、有用的。如果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自身的學習能力與交流實力沒有明確的評估,那么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與干預。這樣在學生完成小組任務時,才可能有效地認知到自己的能力與重要性。例如,帶領學生探究《光的反射》這一物理知識時,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去挖掘與探索光的反射規律。因此,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下,每個小組的學生都必須先明確自己的任務與分工。當教師將物理小實驗詳細地講解后,每個小組的學生先自行分工,如,哪個學生投射激光筆、哪個學生負責翻折紙板,而又是哪個學生負責標記光線以及測量角度和詳細記錄數據,等等。這些任務都需要具體到個人。另外,可通過布置小組探討問題來引導學生相互合作探究,如,O為入射點,ON為法線,面板上一格對應的角度均為10°,實驗時,當入射光線為AO、CO、EO時,反射光線分別為OB、OD、OF。問:圖中(文中圖1)O處是一塊平面鏡,實驗時,通過前后轉動小門來研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這樣既可以推進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實驗中,同時可以有效提升動手操作能力不強的學生的能力。
四、結合課外實踐教學深化學習內容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深化,且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在當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引導重點,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開展物理課外實驗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夠全面推進“物理來源于生活,且走向生活”的教學理念。而通過這種課外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學生對于物理現象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有了更好的了解與掌握。本來對于生活當中的物理知識與現象比較模糊的學生,通過課外實驗活動,對于生活實際當中的物理知識與現象有更深刻的認知。例如,對《簡單機械》這一單元的知識進行學習時,由于汽油機與柴油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機械,所以學生對兩者沒有形成具體的認知。或者是學習杠桿知識點的時候,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常接觸到杠桿原理,所以對于該知識點,學生也了解很少。而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驗活動,從而讓學生去實地觀察,帶領學生走入實際生活去了解生活當中的那些物理知識與現象。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將物理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與意識。
五、總結
學生在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過程中,其思維可以獲得極大的發展。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學生能夠有效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發揮了推動作用。因此,如何結合行之有效的物教學方法,讓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真正作用與價值展現出來,才是當下初中物理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思考與注意的事。而小組合作符合當下教學目標與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將其有效地運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倩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1,37(4):52-53.
[2]楊玉梅.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物理,2020,41(4):70-72.
[3]朱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分析[J].農家參謀,2019(6):204.
[4]殷志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235-236.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