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李炎
摘 要:在小學素質教育過程中,學校要重視德育教育,多途徑創設德育活動。小學德育教學活動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美德的認識,并讓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素質,德育在學生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通過建立德育工作制度、聘請專家指導實施、加強利用生活資源、培養學生行美德的習慣、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等途徑,不斷改善小學德育環境,促進學生早日成為有道德的人,實現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關鍵詞:德育;滲透;育人
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所以德育教育更要從小學階段開始,讓學生們從小樹立美德意識。學校應該注重素質教育,注重德育的培養,落實小學生的道德品質的巨大責任。
一、建立德育工作制度
小學各領導以及教師應當清晰國家對于小學德育教育的要求與目標,他們需要在政策的指引下建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環境。小學內部要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德育工作的落地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努力。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和教職工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應該充分發揮二者的主動性。常見的德育主題有愛國教育、生活禮儀、生命教育等等,學生教師應針對不同的主題形成特色的課程,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德”的重要性。
在制定學生教師的評價機制的過程中,小學要加入德育教育的考察,加強教師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教師不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還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于學生成長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不能落下品德的考量,這樣也能加大教師對于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視。從小便讓學生樹立美好的品德,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通過建立完備的德育工作制度,小學與家長共同呵護學生擁有各種美德。學生通過親身感受,主動將德育的理論知識生活化、簡單化,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素養。在和諧有德的小學環境中,也更有利于教師活動的開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加強利用生活資源
美好品德的形成與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或者一個節日都可以成為教育學生的契機。學生教師通過巧妙地利用生活資源,幫助學生對自然和人文方面形成正確的認識。自然資源的開發較為簡單,也較為普遍。比如在上德育活動課時,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觀察小學內或者公園中植物的生長,能夠幫助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生命的神奇,進而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人文資源主要包括社會資源和家庭資源,在小學德育環境的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過父親節或者母親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父母擁有感恩之心。加大學生與家長的聯系對于德育教育的展開非常重要。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給家長捶背、洗腳。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活動,德育環境就會在每一個家庭中形成,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德育學習環境。
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對于教師來說都是非常容易得到的。教師通過開發不同的德育課程,能夠加快學生的美德養成。教師和家長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將學生的德育課程與生活實際相連接,體會德育活動帶來的快樂。從生活資源出發開展德育教育這種方法值得小學每位教師認真學習與實踐。
三、激勵學生行美德習慣
學生在生活中講美德,自然會在小學內創設德育環境。美德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不得忽略學生的重要性和主體地位。教師應當讓學生養成做好事的習慣,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學生良好的“美德”習慣不僅對于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成長有好處,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大有裨益。小學要不斷加強學生對于美德的認識,從思想上出發,讓學生主動養成良好的“美德”作風,應該從學生階段開始。例如,教師應關注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德。祖國的和平穩定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學生應當熱愛祖國。擁有民族自豪感的學生往往更加自信。學生養成習慣之后便可以在整個小學營造行美德的風氣。除了愛國教育的素質培養之外,教師也要注重對于學生的監督與管理,通過教師悉心管理,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懂禮貌,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素質不斷提高。
學校鼓勵教師設置相關的獎勵機制,通過家長的反饋和直接的觀察,對于“品德修養”方面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在收到足夠的獎勵后,學生們可以用固定數量的大紅花換得文具作為獎勵。學生應當將做好事當作一種習慣,積極陽光的態度也要形成習慣。教師在不斷幫助學生培養自覺做好事、有美德的同時,也要更加注重實踐,從實踐出發,多加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美德”習慣的技巧,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促進家校一體化
家長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有特殊的地位,能夠影響學生身邊的德育環境。學生教師應當召開家長會,和家長探討德育的重要性。學生良好的品德不僅需要學生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家長的支持。學生教師要密切聯系家長,在加強學生品德修養方面聯合起來,不斷培育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
家長也可以通過和學生共同觀看愛國電影、共同閱讀相關書籍等方式,不斷健全學生的各種觀念,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此外,學生教師可以給家長分享一些相關的微課,微課是一些專業的人為學生制作的課程。家長要充分利用學生在小學之外的時間,能夠讓學生居家自行觀看微課。通過利用微課輔助小學德育教學活動,能夠豐富活動的形式并加強學生活動的興趣。在家長的陪伴下,家長播放德育小故事的過程,讓學生對于美好品德更加了解,以此為出發點,打開德育教育的大門。
參考文獻
[1]權紅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清風,2022(04):4.
[2]盧芳玲.小學德育教育現狀與對策[J].清風,2021(24):8.
[3]孔令沂.開展高效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