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青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教師對學生實施學法指導的主渠道,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在幾年的工作中,我有自已以下幾點心得,我把它寫下來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一、專心聽
一是要讓學生帶著以下的目的去聽老師講:①聽老師是怎樣闡述新舊知識聯系的;②聽老師是怎樣分析句型和語法內容。③聽老師是如何講解重點和難點的;④聽老師是怎樣對新學內容進行概括總結歸納的。
二是要讓學生帶著以下目的去聽同學的發言:1.聽同學是怎樣回答老師提出問題的,哪些答對了,哪些答錯了,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應怎樣糾正;2.聽同學是怎樣提出問題的,這些問題我為什么不能提出來。
二、仔細看
所謂看就是觀察。教師要有目的的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克服他們的粗心。要讓學生能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
三、善于想
所謂想就是思考,“學而不思則罔”。課堂上如果不善于思考,老師的課講得再好,也是沒有好效果的。因此,課堂上應要求學生不僅要積極地想,而且還要善于想。首先使學生養成邊聽邊積極思維的習慣,課堂上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精心設計的板書,積極開展討論,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習慣和能力。其次使學生養成與教師同步思考的習慣,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在聽課時,要做到眼、耳、手、口、腦并用,即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課堂上要敢于想善于想,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想幾個“怎么辦”。
四、敢于問
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就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 ,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課堂應鼓勵同學們要敢于問,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暴露自己的問題。第一,要鼓勵學生只要是經過自己反復思考的,不論正確與否,都真正勇敢地講出來,請老師、同學們幫助評判。第二,要鼓勵學生對不懂或不理解的問題,要敢于講出來,讓老師和同學們了解自己的疑問,聽聽老師和同學是怎樣解答這個問題。絕對不能不懂裝懂。
五、勤于解
解就是解題,每學習一個新知識都是為了用來解決新的實際問題。對于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來說,解題就是一種檢驗,又是鞏固的需要。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安排一些練習題或小測驗,要求學生不要馬虎對付,要認真地解答每一個題目,以便及時地鞏固知識,及時發現問題,進行彌補。
六、選擇的記
一般認為教師應從以下五個方面指導學生記筆記。①記知識的結構。把老師系統的板書、重要的圖解和表解等記下來,有利于理解知識問的聯系,形成知識網絡。更好地掌握事物發展規律。②記重要內容和典型事例,老師所講的重要內容,如重要的知識點、重要的思考方法、典型的例題、新穎的解法、獨到的見解等,應盡可能記下來,有利于把握重點提高能力。③記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有時為了能更系統,更深入地講解某個問題,老師往往會補充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材料,把它記下來,有利于課后的復習,有利于深入地理解某個問題。④記不懂的問題。課堂上對某個問題一時聽不懂或不理解,把它記下來,便于課后自己深入鉆研或請教老師和同學幫助解決。⑤記聽課心得體會,如對某個問題,過去不理解,現在突然明白了,由此產生一些聯想,對某個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有時往往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的同時,一定要指導學生處理好聽課與筆記的關系,要經常整理和復習課堂筆記,才能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教材。22BBF396-1566-4503-9A5B-3FF1D067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