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茴
摘要: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業負擔不再像以往那樣繁重,而小學中段語文知識點開始增多,語文學習中對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要求提高。但目前的中段小學語文作業,多是機械的作業內容。所以更加需要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作業。比如小學語文中段可以開展日記累進制作業,有指導的閱讀類作業,語文游戲類作業等。讓中段語文作業設計更加多元,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中段??作業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的作業總量和時長大大減少,但也對作業設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精心選擇作業內容,考慮作業形式,結合中段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能力,優化作業設計。
小學語文學習不僅是對學生語言能力、表達能力、文學素養等的培養,也是學習的基礎,關系到其他課程的教學與落實。小學中年級語文知識點開始增多,對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要求提高。而目前的中段小學語文作業,老師多是布置機械的作業內容。這類作業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一定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更加需要設計適合學生的作業。作業內容設計還要注意緊扣教材,以有效助力課堂知識的鞏固與拓展。
綜上所述,將淺析幾種雙減下中段學生的優化作業:
一、日記累進制作業
進入“雙減”后,學有余力的學生更有時間去發展自身的語文素養,比如寫寫日記。
日記是中段學生一項十分重要的語文學習內容。在統編版教材第二單元也出現了專門的日記教學板塊。通過板塊的學習,學生寫日記更規范了。也為“日記累進制”的獎勵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班級中,教師首先為學生準備一本專門的日記本,這樣一個學期下來,自己寫了多少日記能一目了然,更有儀式感和成就感。
其次,教師可以結合本班的情況做好規定和記錄。比如日記每滿5篇就可以獲得抽盲卡的獎勵。在一開始寫日記時,對于日記的要求不用太高。只要學生寫過了,嘗試過了,即可以算作一篇。而隨著學生越寫越多,寫的難度降低了,教師也可以適當提高寫日記的要求。如字數的要求、書寫的要求、格式的要求。達到要求的才算一篇,進行計量。
另外,教師也可以及時將獎勵情況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雙減”之下,孩子的學習質量并沒有因此弱化,而是繼續提升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的。比如筆者曾在班級群中與家長交流:
(1)忙碌的一周又開始了,孩子們更是忙碌中卻是很有收獲的一天!孩子們在托管時間作業認真,不少孩子在托管完成了全部作業,還能給自己一點意外收獲——寫日記!日記寫完又去看了看課外書還有不少孩子不會的題能及時問老師,勤學好問
(2)課本要求的第二次習作——寫日記。孩子們更懂得了行文規范。每一習作我都仔細拜讀了,大部分寫得有質又有量!日記的魅力就是能把平時想說不敢說的真情實感,觀察到的細枝末節能在快生活的節奏中充分表達!這就是詩意生活!只要多體驗生活,多積累,就一定能越表達越順手!
(3)小長假中孩子們可以多去感受生活:比如秋天的田野到底什么樣?啥是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是什么風景呢?秋天到底有哪些水果,體會果實累累。有哪些小動物也在秋收冬藏?秋天的夜晚又是怎樣的。走一走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通過這樣的反饋,家長的焦慮少了,語文學習氛圍的肯定增加了。在班級中試行一個月后,日記累進的獎勵方法確實很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使在這項活動暫時停止后,學生還是很有可能保持多寫日記的好習慣。
二、有指導的閱讀類作業
學生都會有年級統一的定制書單,但往往學生閱讀只重視量的積累,忽視了質的提高。而在雙減之下,在閱讀方面,不僅要更有效率,還要跟緊質量。
教師可以利用作業整理課、托班等時間,進行集體閱讀,同讀一本書,并關注時間。教師還可以結合課文,如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蝙蝠和雷達》、《呼風喚雨的世紀》、《牛和鵝》、《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陀螺》等,以及四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內容來細化批注指導。批注可以是摘錄美句,可以是寫感受,也可以是補充詞語意思,畫思維導圖,寫寫自己的疑問,猜測接下去的內容……
學生批注通過多媒體展示,以供相互學習。長此以往,培養起學生閱讀精細化的能力和習慣。
三、語文游戲類作業
當語文訓練不再是負擔,是一件開心的事,那這就是“雙減”的精神所在。中段的孩子在學習寫作時,如果能輔以說的基礎,表達的樂趣,那么學習將更有梯度,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所以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故事接龍”游戲,讓語文學習和積累變成有趣的事。
如設計主題,那么一周都圍繞這一主題,說說與主題有關的故事。比如以三年級教材的重頭——童話為主題,那么一周都可以說說童話故事。
也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個特定情節作為故事開頭,懸念與后續留給孩子。每個人的想象都是故事的延續。也可以給接龍設計一些小難度,如給出8個限定詞,抽簽決定每個人的限定詞是什么,要出現圍繞應用詞的部分。接力說的同學也可以給出接下去故事將要怎么發展的設想,也就是線索提示。這樣有的孩子會說到窗外的春天,有的孩子會說到樹林的簌簌清唱,還有的說起抱著貓咪的暖橘色午后……這就是流觴曲水的源泉。
除了該游戲以外,還可以在班級中進行成語接龍、寓言表演、課本劇等形式多樣的游戲作業形式。
除了以上幾方面的中段語文作業優化設計內容。語文作業的完成安排也要有合理的規劃。教師在實施中要注意盡量不占用學生的校外時間。語文作業與其他各學科作業統籌安排,注意保證體育鍛煉的時間。
總之,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積極選編、改編和創編,系統設計符合中段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學習能力的有效語文作業,注重趣味性作業的布置,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設計更加豐富的作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柳東霞. 作業巧分層,評價善鼓勵———小學中年級語文作業分層設計與評價策略探究?[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5):170-171.
【2】姜楊楊.創新思維?策略訓練———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探索與實踐[J].學苑教育,2016(16):31.
【3】肖朝輝.論“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語文作業設計行與思[J].湖南教育(D版).2021(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