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飛
摘 要:在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是落實該教育理念的關鍵,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他們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必須要具備過硬的素質,不僅要有專業能力,還要具有健康身體。因此,現代體能訓練被廣泛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诖?,文章聯系教學實際,簡要就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的策略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能訓練;策略
引言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的家長和教師都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自己也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應試考試科目上,忽視了身體的鍛煉和心理的健康發展,導致目前很多小學生身體素質都比較差,且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比如,自私自利,易怒易躁等。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能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在訓練當中提高身體素質,舒緩心理壓力,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訓練策略,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一、體能訓練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教師要確保訓練的內容是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技能訓練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學生訓練的自覺性和積極性[2]。
(二)從實際出發原則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況、教學條件等情況出發,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制定合適的體能訓練內容和強度。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體能訓練的措施
(一)設計合理的體能訓練方案
要想達到高成效的體能訓練目標,真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必須制訂行之有效且合理的體育訓練方案,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和身心特點,并結合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學校還可以與校外體育相關的企業合作,共享體育資源,和企業一起舉辦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體育活動,利用企業的體育項目制訂體育課程。學校也可以和體育俱樂部互幫互助,借助俱樂部的訓練器材,靈活運用設施資源,幫助學生提高體能。這不僅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發揮因材施教的優勢來優化教學質量[3]。
另外,教師在制訂體能訓練的課程內容時,需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聽取學生的不同聲音,還要結合社會的需求以及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水平,對訓練結果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調查,按照社會對體育人才的實際要求,調整體能訓練方案,有針對性地培養體育人才。例如,在開始上體育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詢問其體育意向,如學生喜歡什么類型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活動,結合學生的建議規劃體育課的訓練內容,提前準備好訓練場所和訓練設施,讓學生在學習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的同時增強體能。
(二)采用游戲教學,提高訓練的趣味性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其學習的動力大多來源于對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作為小學生比較熱衷的一種活動,教師可以將其引入訓練當中,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其訓練的欲望,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教師要創新教學的形式,應用多種游戲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發展其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采用游戲進行訓練時,可以用混齡的模式進行訓練,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采用游戲訓練的方式,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讓訓練具備趣味性和生活性,讓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滿足新時代下的全能型人才。比如,在籃球訓練中,教師可以用狼來了的游戲進行訓練,讓學生分別扮演小兔子和大灰狼,用跑、跳投、球的動作技巧進行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參與性比較高,在寓教于樂中鍛煉了身體素質。
(二)幫助學生掌握訓練的技巧
通過觀察發現,在體能訓練中,小學生參與積極性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對訓練技巧的掌握程度比較差,就像一些非常簡單的訓練項目,身體素質比較差以及參與積極性比較低的小學生也需要多次反復練習以后才能勉強完成這些訓練項目,甚至有部分學生在數次失敗以后就產生了退卻心理。所以說,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的時候,要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訓練技巧,就像在軟梯快速跑的訓練中,可以將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他們在訓練的時候就可以有效保持身體平衡,從而高效完成訓練。另外,在學生訓練的時候,教師還要有針對地進行指導,從而使訓練效果最大化。
(三)通過競賽增加學生對體能訓練的參與熱情
熱情是一個人對某一事物保持新鮮感的關鍵因素,所以想要學生認真練習體育、提高體能,教師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訓練教學。學生如果喜歡體能訓練,對體育訓練無疑是錦上添花,會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但學生的熱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體育課堂一成不變,學生的興趣會越來越少,對體育訓練的熱情會逐漸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體育訓練效果。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和熱情才能有效保證體育課堂正常推進,教師除了創新教學方法外,還可以開展體育競賽來幫助學生調節心理,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上進心。小學時期的學生一般有競爭好勝心理,他們喜歡獲得稱贊表揚,因此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在課余時間中舉辦競技訓練和體育競賽,讓學生分組或多個班級之間進行團隊訓練和比賽,這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加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在實際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兩小組,進行短跑以及跳繩的比賽。首先是短跑100米,兩個小組在跑道上同時進行,教師負責計時,依據時間的長短判斷出優勝者,并給予其獎勵和鼓勵。然后是跳繩比賽,一個個比太費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從兩個小組中選出兩個跳繩最好的代表,規定一分鐘內跳繩最多者獲勝。比賽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從競賽中掌握體育運動的技巧和本領,領悟體育的快樂和魅力所在。
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訓練中,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體能訓練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訓練,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使他們愛上體育。
參考文獻
[1]達朝玉.淺談小學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有效措施[J].智力,2020(01):33-34.
[2]唐興.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措施[J].讀寫算,2019(35):48.
[3]徐曉鵬.試析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J].新課程(小學),2019(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