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秋芳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以計算機為工具、以活動為載體、以語言交際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個性發展,以及提高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具有深遠意義。新媒體教學已成為外語教學的新趨勢。新媒體教學在當今的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體現在:簡化抽象的英語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環境;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方法;
引言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氛圍較為低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更加重視學生掌握的英語基礎知識,但卻未重視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信息化時代,通過新媒體教學措施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英語知識學習的高效性。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優化,長期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體驗。應用新媒體技術時,往往可以整合較多的英語資源,尤其是模擬英語對話的情境,讓學生在設計英語對話、實施英語對話的過程中有更好的體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促進他們的學習、成長,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新媒體教學方法下,小學英語教學的體系更加完善,減少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也能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展開良好的互動。
(二)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融合以后,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傳統教學理念下,很多學生對英語非常排斥,不僅覺得壓力較大,還認為英語學習沒有用處。多媒體技術實施過程中,對于英語知識點的展現,會充分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英語知識進行分析。例如,很多大城市的公交車報站采用雙語完成,各類商品的標簽也在使用雙語,這些都意味著英語已經走進了大眾生活。此外,英語的使用也可以帶來較多的樂趣,在日常溝通中適當使用英語,能夠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找到興趣點,然后持續學習。多媒體使英語的展示方法更加多樣化,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點,采用個性化的指導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長期學習中積累豐富的英語知識。
(三)有利于拓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平臺
信息化技術不僅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便利、靈活的條件,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媒介,以現代信息化技術為依托的多媒體能彌補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同樣也可以搭建不同的英語學習平臺,為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保駕護航”。第一,多媒體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收集教學資源的途徑,完善和充實英語教材這一重要的載體。在現代信息化視野下,學生的學習面必須拓寬,只將眼光局限于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而網絡上存在更多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更貼近現實生活的英語資源,可供教師選擇。第二,信息化可以為學生搭建各種各樣的學習平臺,這些學習平臺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有許多英語教師會給學生或家長推薦可以用來學習英語的公眾號,讓他們及時關注并每天進行瀏覽,這一教學模式也十分值得借鑒。
二、當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夠完善
對初次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語感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而培養英語語感又需要相應的情境。由于小學生缺少說英語的情境和氛圍,英語的感知能力將難以獲得大幅度增強。大部分小學都缺少一定的英文交流環境,因此創設情境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很多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意識到在課堂上創設英文交流情境的重要性,仍然遵循學單詞、背單詞、學課文、讀課文的教學模式。還有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情境創設理解有誤,認為通過師生之間和同桌之間開展英語問答便可,這樣創設的英語環境往往不盡如人意。英語教學情境創設不到位,從短期來看,不僅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還容易使小學生對英語產生厭惡心理。從長期來看,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止步不前,對他們進行語感培養和訓練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可見,英語教學情境創設不完善這一問題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明顯
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正處于非常特殊的時期,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完全要求學生順應教師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顯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教師對于學情判斷比較單一,沒有按照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方法進行探究,各類知識點的教育表現出模式化,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深入探究。未來的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加強多媒體技術的融入,還要把握好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方法,加強對學生的科學分析,與學生按照多元化的話題進行溝通,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三、新媒體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新方法
(一)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備課和預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備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充分地利用新媒體的優點提高備課的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去觀摩同類的課型,學習別人新的授課方法和思路,同時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和其他老師進行同學科的集體備課。這不僅能夠提升備課的效率,同時,還能夠使備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資源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去預習,讓學生能夠利用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自主探究,發現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就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新媒體背景下的學習方式非常生動直觀,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使他們的學習更加豐富多彩、生動形象,使教學模式得到有效創新。
(二)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將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深度融合,還包括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和復習課上所學的內容。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和慕課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優質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提前上網搜集有關課堂教學內容和主題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提前對所學知識和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為課上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在引導學生復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使用教學App、微信、釘釘等即時通信工具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
(三)綜合硬件和軟件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新媒體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新方法的有效實施離不開硬件和軟件的支持。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多媒體教學硬件設備;另一方面還需要良好的師資力量。小學英語教師要主動學習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下的教學手段,主動嘗試希沃白板、微課等教學方式。新課改下,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在新媒體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多媒體學習平臺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還可以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情況的分析去進行有效的教學調整和反思,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來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創造教學情境,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基礎上,教師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教師應詳細解釋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反復練習重要的知識點,并確保其靈活運用。同時,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引入情境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英語語言環境,以提高閱讀教學的可視性和特殊性。在情境教學計劃的設計中,既要確保其生動有趣,又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規律。小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少,課外活動相對簡單,教師可以使用游戲創建課堂教學環境。在講解英語閱讀技巧時,教師可以選擇一篇文章作為例子,指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弄清句子的結構,然后分配閱讀任務,以指導學生標記關鍵知識并加深理解文章的含義。接下來,將學生分組,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這有助于學生充分掌握文章的主題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合理化借助微課教學法開展生動有趣的分層教學
眾所周知,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身心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習的專注力較弱,并且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想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提升分層教學的課堂效率,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小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立體的分層教學環境,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夠發自內心地愛上英語學習。當前,微課教學法已經在中小學教育領域中全面推廣和應用,并且獲得師生一致好評與認可。微課教學法具有短小精悍、立體生動、凸顯知識重難點等教學優勢與特色。將微課教學法與分層教學法進行完美結合,不僅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到更加豐富的英語知識,而且能夠有效降低英語閱讀教學的難度,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加流暢順利。舉例說明,在三年級下冊“At the zoo”單元的分層教學實踐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精心剪輯與制作一個以“奇妙動物園”為主題的微課視頻。用英文為學生介紹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在激發小學生濃厚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的同時,讓不同層次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熱情與學習主動性。教師在具體分層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做到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理解認知水平,并且提出不同難度的教學問題。比如,針對學習水平較強,理解能力較高的“升級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微課中的各種小動物的形體特征、生活習慣等提出一些問題,增強師生交流與互動,提升這一層次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與認知水平。針對學習水平一般和較弱兩個層次的學生,英語教師主要可以讓其用英語表達一下對于微課內容的個人感受,讓這部分學生自由發揮,用英語盡情表達自己的看法。顯而易見,在微課教學法與分層教學的完美融合下,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小學生都能夠掌握更加豐富多彩的英語知識,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與進步。
(六)通過面對面的課堂教學,通過合作探究實現學生知識應用的擴展
線上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在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體驗成就感。根據學生的線上和線下預覽情況設置討論任務,在筆者的任務驅動下,學生設定學習目標,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線下小組討論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學生獲得的知識不是由教師講授的,而是通過他們的實踐或獨立學習獲得的。上課前,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微型課程和教師指導計劃預覽他們的知識。在課堂上,筆者組織學生進行第二小組討論,并完成了筆者分配的一些任務,通過面對面的教學以及課堂小組合作,完成高層次的主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學生是學習活動的探索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前情況設置課堂小組討論的內容,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可以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關系,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立合作能力。
(七)基于學習App,促使學生高效學習
信息技術背景下,各種學習App逐漸出現,并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相較于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App的產生及應用,增強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與靈活性,給傳統的英語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符,是促進其進行高效學習的必然選擇。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的內容、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指標等,選擇與小學生實際情況相契合的App,引導學生在App中完成詞匯量的補充,開展口語、聽力等練習,達成英語高效教學的目標。同時,基于App的教育價值,教師還可以借助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在開展新課之前,可以給學生設計自主學習的方案,明確自主學習的任務。之后引導學生結合App開展自主學習,初步掌握課文內容、字詞句等內容。學生在App中完成初步自主學習之后,還可以結合其中給出的練習題目,對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如此,可借助App的輔助,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以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結束語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在新媒體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新媒體所帶來的優勢,采用新方法來展開有效的英語教學,為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不斷地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瑜.新媒體新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整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22):198-199.
[2]孫鳳云.新媒體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如何開展[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9):149-150.
[3]朱小息.新媒體環境下小學英語差異性教學探討[J].新課程導學,2021(2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