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娟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樞紐,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包括處理班級各項事務、調節學生心理和人際關系,監督學生學習等。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思想建設、心理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班主任要形成自己的管理藝術,引導學生自我完善和發展。本文對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質量提供思路。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研究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班級秩序的重要維護者,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監督者。班主任強化自身建設,提高管理藝術,對于初中班集體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尊重、理解、信任,強化感召力
班主任工作與其人格魅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只有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認可,從而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要給予學生尊重、理解、信任,要有耐心,不使用暴力語言和暴力手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言語和體罰都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感,不但無法起到教育和引導作用,而且有可能誘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時,要運用尊重、感染力、激情四溢的語言,激發正能量,使學生對老師的教育產生共鳴,引導學生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學習。語言是一種藝術,如何用語言感染他人,獲得他人的認同,從而達到自身的教學目標,是班主任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教師還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成長狀態和心理變化。初中生有很強的自主意識,他們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且會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情中。然而,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協調學習和生活,所以在指導時,要從確定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在與學生們達成一致之后,再指導他們進行學習與發展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以防止學生產生反抗心理和負面情緒。教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信任,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班主任給予學生尊重和信任,并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監督、自我調節,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使他們成為更加優秀的個體。
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是改善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集體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集體活動中,同學們充分溝通、合作,共同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每一位同學都是影響集體目標的關鍵,而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并不斷地自我完善,在集體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以使團隊持續地朝著目標前進。此外,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進行情感交流,進一步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集體活動可以使學生養成不斷奮斗,永不言敗的精神品質,使學生尊重他人,尊重對手。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組織一些有趣的集體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比如競爭、目標激勵、加強團體活動的教育作用、增強學生的主人公精神等。
教育是一項雙向奔赴的事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同時又受到學生的教育和影響。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習他們身上優秀的品格,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存在行為或者思想問題的學生,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方法,避免在大庭廣眾之下冷嘲熱諷,找到合適的教育時機和時機,贊揚學生的長處,指出學生的缺點,正確認識學生,尊重學生,從而達到教育目標。
三、加強班規建設,規范管理
班規在班風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班規可以讓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規律可循,能約束全體同學,因此,制定班規也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的一個重要途徑。班規對學生的約束力要大于對班主任的管教,是整個班級達成的共識。建立班規,是加強班級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班規要科學,要有條理,能起到最基本的約束作用,并且班規制定不應該太難,例如,可以按照《中小學生守則》的要求,對學生的行為和紀律進行嚴格的規范。在制訂了班規之后,要嚴格遵守班規。例如,班規中有一條規定,晚自習遲到的學生延長下課時間。在班上出現了遲到的情況,老師一定要嚴格遵守班規,否則班規就會失去公信力和約束力。
四、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念與人格品行養成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在學校學習環境中承擔了一份重大的責任,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自身的工作上一絲不茍、以身作則,充分地了解學生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各種難題與煩惱,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邵芳芳.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教育界:綜合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