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中職學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通過學習英語,學生能切實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但就目前的中職學校教育現狀而言,英語教學面臨著許多困境。只有正確分析這些困境,才能提出相應合理的解決方案,促進中職學校英語教育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教育;英語教學;困境分析;合理措施
1引言
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貿易和政治交流逐漸增多,社會急需大量適應社會發展的實用人才。這就為旨在培養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的中等職業學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英語課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基礎文化課之一,對提高其綜合素質及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的中職英語教學面臨著很多困境。
2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困境分析
2.1中職學校學生普遍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足
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部分是無法升入高中或者連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學生。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差,不做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使得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無法順利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中職生由于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沒有學習動力,英語在學校中成了不受歡迎的科目,課堂教學不易像專業課那樣易于見到成效。
2.2技能就業使英語在中職學校中被邊緣化,中職英語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中職學校的特點是培養各類中等職業技術人才,所以專業特色成為學校的招牌,專業技能成為學生就業的第一選項。學校將重心放在專業課上,在課程的設置和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一些中職學校對英語教學的課時和學制進行了縮減。職業學校一年級每學期的英語課程一般為36-72學時,而在實際教學中,還可能會被軍訓和節假日等占用很多教學時間,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2.3教學方法落后,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形勢
教師只能在課堂上與學生接觸,在課下與學生沒有溝通和交流,使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少,教師很難發現學生的優缺點,不能有效的進行因材施教。部分教師因學生基礎差就放棄學生,不愿創新,照本宣科。這就影響了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
2.4市場需求與教學供給矛盾凸顯,顧此失彼
職業教育以市場就業為導向,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和技能,學校就設法開設相關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調整頻繁,難免顧此失彼,文化課因為見效慢,難以立即迎合“顧客”口味。
中等職業學校固然應該具有靈活的辦學機制,但市場總是變化萬端的,崗位培訓如果忽視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培養,即使就業了,也難以守業,難免失業,更談不上創業,因此重視文化課教學,關注人的個性,實質是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職業發展力,與專業技能教育本質上并不矛盾。文化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效結合,相輔相成,才能真正提高中職教育質量,從而使學生在人力資源市場中有競爭力。
3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方面的合理措施構建
3.1確立實用性教學原則,調整教學內容
中職英語教學主要是為學生進一步的就業或學習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加強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把學生培養成語言交流的實用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聽力和口語交流,并選擇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
語言是為生活服務的,在生活中學英語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轉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煩和畏難的情緒。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有機會與英美人士面對面直接交流,但是英語在不知不覺中已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利用生活中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內容,培養其對英語的親切感,進而重新認識并學好英語。換言之,英語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口味,迎合社會的變化,有時代氣息。
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突出英語的實用性,是中職英語教育的最終目標。學英語是為了使用英語,把英語學習和專業技能學習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體現英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中職學校英語課與普通中學英語課的區別就在于它是直接為學生的就業服務的,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英語學了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職場英語與學習者的專業密切相關,因此英語教師要不斷地補充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但是與專業的結合切忌太深太快,否則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3.2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
在有限的課程時間里,面對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起點,英語教師要有所作為,必須深入了解學生,按照他們原有的知識和接受能力確定教學的起點,設計教學內容、進度和方法,幫助他們轉變挫敗的心態,重新樹立自信心。在逐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情感,開放的心態和積極進取的價值觀。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都應鼓勵學生在同學面前說英語時多說多聽,一旦表達清楚,應給予鼓勵和欣賞,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總之,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機械地的教幾個單詞,學幾個句法,讀幾篇課文。
3.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教師應幫助學生復習之前的基礎知識,重燃學生學習的信心。此外,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教學時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多表揚、肯定、認可學生,讓學生增強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課堂中教會學生做筆記、并培養學生課后復習的習慣,從而讓學生學會學習英語。
4結語
目前,在中職教育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視學生的職業發展前景的背景下,英語教師面臨著外部和內部的巨大壓力,英語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發現自己在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當前只有不斷的更新理念,努力學習,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嘗試創新,取得令人信服的教學效果才能迎接時代的挑戰!
參考文獻:
[1]潘競華.中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芻論[J].成才之路,2021.
[2]王若力.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困境及解決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1,(20):2.
[3]劉曉芳.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2,(1):2.
[4]陳穎.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5]陸國珍.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J].中等職業教育,2006.
[6]劉帥.淺談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1,(2):1.
作者簡介:馬春燕,女(1992.12—),漢族,籍貫:云南大理,學士,助理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