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思
摘要: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園開展的主要的美學教育行為之一。在活動開展中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尊重幼兒天性,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并予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動手能力,促進幼兒審美情趣的發展,使其逐步建立起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學前教育工作者應廣泛研究培養幼兒美術興趣的基礎指導理論,研究創新更加多元化的幼兒美術興趣培養和引導教育的策略,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美術教育活動,讓幼兒在興趣中得到自身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研究
從宏觀的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讓幼兒較早地通過接受美術教育奠定基本的審美情趣、文化傳承意識,達成基本的美育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激發中華民族未來主人翁的創新活力和創造精神是構建幼兒園多元美術教育的重要初衷,深入研究多元美術教育模式的設計實施,也會讓新時期的幼兒美術教育與多元文化時代相契合,并利于適合當代幼兒身心發展的學前美術教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一、幼兒園美術教育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公眾對幼兒的美育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普通公眾的觀點中,認為畫得像就代表美術學得好,作品就能被認可、多獲獎,這樣的觀念也根深蒂固,甚至一些幼兒教師也持有相同的觀點。這一觀念下,幼兒的畫作中很難看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也很難看出幼兒無邪純潔的美妙幻想。成人的要求禁錮了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只能按部就班作畫,作品死板生硬,大部分以臨摹為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幼兒美術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讓幼兒能初步感受并且喜歡上周圍環境以及藝術中所蘊涵的美,鼓勵幼兒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表達自我的情感與體驗,能運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進一步表現藝術。為了真正實現這一綱要所指,幼兒教師更要就教育現狀加以反思,大膽改革。
從幼兒園美術教育現狀來看,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未能充分轉變到素質教育的理念上,使幼兒的美術教育無法充分激發幼兒的主體性,對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阻礙。當前美術教育存在的誤區之一是教師模仿已有的固定形式設計美術教育的總體模式,著重強調對幼兒進行基本功的技能技巧訓練,授課方式也較為單一,如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示范繪畫,讓幼兒模仿畫畫。這種方式下幼兒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抑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依葫蘆畫瓢式的繪畫影響了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力。這種刻板的描摹形式,導致幼兒在繪畫時趨向于概念化以及模式化,使幼兒無法充分激發自身的創造意識,在學習繪畫中容易陷入乏味、無趣以及消極的情緒中。而另一大誤區則是放任幼兒的自由發展。雖然教師在教學中看似給予幼兒充分主體性的發揮,但是缺乏主題思想以及方式技巧的指導,幼兒想怎么畫就怎么畫,顯然這一方式同樣也會產生消極效果,致使幼兒繪畫總體水平停滯不前。幼兒時期正是幼兒的啟蒙階段,要基于幼兒認知、記憶、能力,循序漸進地培養其審美意識。
二、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策略
(一)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培養幼兒觀察力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指導時,應有目地進行引導,讓幼兒學會觀察,如欣賞大自然的景象,參加社會活動,在親身體驗中尋找和發現美好事物,初步了解事物的外形、結構以及色彩等基本特點。引導幼兒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可以激發幼兒美術創造的興趣以及技能技巧。引導幼兒學會觀察的第一步,是以生活、自然關注點入手,捕捉第一手資料,為幼兒發揮想象力提供素材,培養幼兒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與探索精神,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讓幼兒學會欣賞和發現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親身體驗外面的世界,強化幼兒的審美直覺,拓寬視野,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在美術活動中對動態環境進行觀察,以及事物的變化與發展,讓幼兒對事物的形成和結構進行探究并加以感知,從點滴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同時也可以通過細小的變化與差別,探求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切身體驗大自然各種事物的特征。隨著感性生活經驗的積累,在腦海中逐步形成事物表象和意象,可以為后續的創造繪畫打下基礎,促進幼兒的觀察力發展。
(二)形式豐富多彩,增強幼兒靈活性
在美術教育中,可以通過采取多種形式增強幼兒的靈巧性,讓幼兒在興趣的激發下掌握技巧。教師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手工制作、想象畫、創意畫等活動,通過系統的技能和方法傳授,可以突破幼兒在美術學習中的難點與重點。教師要基于幼兒對生活的觀察感受,啟發幼兒用藝術形式對生活進行展現,采取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學會利用一定的形式表達個人內心的感受,增強靈活性,提高表達美的能力。例如,春天來臨,帶領幼兒到公園里觀察桃花的花瓣,觸摸嫩綠的小草,通過捕捉蝴蝶,仔細觀察蝴蝶的美麗翅膀以及蝴蝶身上的美麗花紋。這些都能讓幼兒充分體驗以及感知事物,使幼兒豐富自己的認知,同時也讓幼兒從小就能懂得身處的世界,無論是生活還是大自然都是創作的源泉。結合幼兒喜愛游戲的天性,可以根據美術教學內容開展寓教于樂、寓教于玩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邊玩邊樂邊畫中掌握事物的結構,同時再配以有趣的音樂作為背景,或者講解童話故事,或者播放視頻、錄像等,增強幼兒對繪畫內容的理解,激發繪畫興趣,激活無限的想象力。例如,在網絡上搜索將要繪畫的動物的圖片做成視頻,讓幼兒觀察動物的具體形狀,同時,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變幻出各種不一樣的形態。如此,使幼兒在腦海中建立這一動物的清晰形象,還能創造各種奇思妙想,并在繪畫中呈現出來。
(三)啟迪幼兒創造意識,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就是啟迪幼兒的創造意識以及繪畫興趣,不是一味地進行技能技巧的傳授。教師通過掌握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這一心理特點,可以提供幼兒自由自在進行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從而激發幼兒的熱情,運用擬人對植物或者動物進行創作繪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不同的形象。在這繪畫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充分創造,對幼兒的一些天馬行空、離奇夸張的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作品,更要給予肯定以及鼓勵,使幼兒敢于想象,敢于夸張作畫,培養幼兒的求異精神。當幼兒發現有趣的事物時想畫下來,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幫助幼兒掃清創造時的顧慮和心理障礙,使幼兒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勇敢作畫,事半功倍。幼兒純潔無瑕,天真爛漫,對事物充滿了好奇之心,也充滿了創作欲望。為了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與信心,應鼓勵幼兒做觀察者、發現者、探險者、創造者,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以及手段,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自在地進行繪畫創作,而教師從中做好啟發與輔導即可。
綜上所述,幼兒園多元美術教育的構建及實施應用以及其獨有的魅力,讓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幼兒對參與美術教育有了基本動力,對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美術技能和美學創作潛能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謝君.幼兒園創意美術教學分析[J].學園,2021,14(21):90-92.
[2]任霞.開展創意美術教學豐富美育內涵[J].甘肅教育,2021(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