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標
摘 要: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和優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與“雙減”政策為核心,再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對于“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增效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雙減”政策;增效策略
引言
“雙減”政策是現階段素質教育中十分關鍵的一環,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對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來制定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緩解學生課業壓力的同時保證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以及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而想要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質量,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結合“雙減”政策,運用信息化教學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減少學生的課業壓力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現階段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教育行業中的廣泛應用手段,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以及雙減政策的實際目標來打造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
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來打造全新的教學方法。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于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大致的了解,并明確本節課的重點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讓教師在課堂上以重點難點教學為基礎,大幅度的減輕學生的課堂壓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在課上教學環節,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查找更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通過視覺以及聽覺等傳遞方式來加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對人物的分析能力,減輕學生壓力,提高學生課業水平。
二、積極溝通,打造輕松氛圍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想要保證課堂的實際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歸還學生主體性,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水平。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便是打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這種趣味性的教學環境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愉悅,還可以為學生減負,完成“雙減”背景下的實際教學目標。具體而言,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態度,讓學生愿意與教師溝通,愿意與教師分享,只有這樣才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
例如在進行《己亥雜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內容不夠理解,非常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并且為自身增加更大的心理壓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動漫或者視頻的方式,通過視覺化的內容讓學生理解詩詞的具體表達含義,并且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作者的生平,讓學生對于詩詞產生更加深入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可以擁有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激發自身的討論欲望,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學生對于詩詞不理解,學習態度不夠良好,也不要運用嚴厲苛責的態度對學生施加壓力,而是要通過引導鼓勵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息,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結構,提升自我水平,完成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結合課本,做生活化教學
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就需要讓學生對于課本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課本內容,將生活緊密關聯。
例如在進行《白鵝》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白鵝的特點,明確明貶實褒表達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對于白鵝的印象是什么?你們在生活中見過白鵝嗎?運用生活化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且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于白鵝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對課文的分析,讓學生明確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課文所運用到的表達方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教學水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質量。
四、豐富內容,優化課后作業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課后作業環節是十分重要的一環。課后作業是課堂知識的延伸,也是幫助學生鞏固的良好方式,但是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是采用以數量提高質量的方式來進行作業設計,這會占據學生大量的課后時間,也與“雙減”政策的實際內容相違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于“雙減”政策進行細節化的分析,要結合政策的具體要求進行作業設計,減少作業量,提高作業質量,優化作業模式,豐富作業內容。
例如在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習題或是默寫的方式可以運用更加多元化,結合現代科技的方式。比如某些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生活中的內的息息相關,那么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通過在生活中觀察,并且讓家長運用手機輔助記錄的方式來完成作業,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獲得知識印象的加深。又或者是在古詩學習后,教師可以在微信群內舉辦古詩朗讀會,讓學生在微信群內發送朗讀視頻,幫助學生鞏固古詩知識。而這種多樣化的方式會極大程度的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減少學生的作業時間,但是卻保證了作業的實際質量,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在減輕學生壓力的背景下,提高課堂的實際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打造輕松的教學氛圍,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優化學生作業設計水平。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滿足“雙減”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質量,讓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秀平.新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上),2016(03):143.
[2]趙柱山.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學探究[J].漢字文化,2020(0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