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鳳
摘 要: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作為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認知班級管理的德育屬性,以科學的方式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筆者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展開研究,旨在通過“激勵評價標準層次化,確保科學性、激勵評價周期即時化,確保有效性、激勵評價內容期待性,確保價值性”三個方面來論述激勵評價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激勵評價;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
激勵性評價應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拉進學生與班主任的距離,小學生普遍存在喜愛夸獎的心理特點,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針對學生特性設置不同的激勵評價方式,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也讓學生更好的接收和改正。因此,筆者認為第一要點是班主任應設置層次化的評價標準,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性進行科學化評價;第二要點則是將激勵性評價進行即時化處理,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確保管理工作的及時有效;第三點則是注重激勵性評價的留白藝術,應對學生進行有所期待,以確保評價教學的價值性。
一、激勵評價標準層次化,確保科學性
激勵性評價標準的設置應具有層次化,層次化的評價標準面向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再具體的評價標準建立中班主任應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設置特色化的評價標準,以學生實際特點為基準確保評價標準確立的科學性。
例如,學生之間沒有好壞,只有認知能力的不同,因此班主任需要基于學生自身實際下構建特色化評價檔案,具體到學生學習狀態、自身能力上。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須要對本班學生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相應評價標準的構建上也需要進一步以學生認知能力為基礎。如評價標準的層次化上應表現在不同學生不同認知水平上,假如本班學生A性格活潑,較為調皮,那么我們評價標準的確立應于學生特點相符合,應做到引導學生學習為主;而生性較為安靜的學生則需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心理健康之上,幫助其樹立良好的人格。同時,筆者認為評價標準的建立需要具備靈活性的,班主任應結合學生實際特性展開相應評價,根據學生成長目標開展相應素質教育評價,以具有成長性的評價標準來提高課堂教學。
二、激勵評價周期即時化,確保有效性
激勵性評價的有效運用既需要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設置層次化評價標準,也需要結合學生心理特點設置即時化的評價方式,以確保激勵性評價對班級管理工作影響的有效性。因此,筆者在具體的班級管理中設置了評價周期即時化的方式,旨在圍繞學生心理特點進行隨時隨地的點評評價,以確保即時性評價的有效性。
例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學生獨自完成了一件自己第一次完成的事項時,班主任應及時的給予贊美的評價標語,同時更要及時的鼓勵學生要多做好事、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勇敢的闖蕩。筆者認為激勵性評價不能拖延,應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實時的評價,及時的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不會降低評價價值,也不會降低學生對評價的認可度。另外,激勵性評價的周期性特點可以以某一個特定的時間節點開展,如某一章節、某一學期末、某一教材試題等,班主任可結合學生成長特性以連續性的評價記錄為內容來幫助學生認知個人能力的成長及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同時,班主任在完成相應管理的構建后也應進一步圍繞學生能力成長的基本概況幫助學生進行客觀分析,以保障激勵性評價的有效性。班主任工作應合理的利用即時性評價,要具體到學生實際上面來,更要從學生能力提升的角度出發,探索激勵性評價的不同形態,以更好的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提升。
三、激勵評價內容期待性,確保價值性
激勵性評價不能只是單純性的激勵,更應注重評價內容的期待性,從而確保激勵評價的價值性。具有期待性的激勵評價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完成相應任務,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不留戀現在,面向未來,勇敢的動起來。因此,再具體的激勵評價中班主任設置期待性的評價內容,以確保評價主體的價值性。
例如,激勵性評價的期待性也應強調其發展性,在實際的評價管理中班主任應注重學生能力的有效提示聲,對于學生能力的成長目標及要求切勿做到急功近利,應結合學生的特性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學習,讓學生自己領悟問題的根源,以最大化發揮激勵性評價的期待性。要期待才會更有未來,激勵評價亦是如此,班主任應客觀的認知激勵評價的即時性與期待性的相應特性,結合不同的目標科學化的利用兩者,以有效促進班級管理工作。
總之,基于激勵性評價下的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認知激勵性評價的優勢,更要結合班級管理工作的相應特性創新教育載體,以有效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實際有效性。另外,班主任更要認知激勵性評價的德育屬性,結合班級管理實際要求推動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張萌.小學班主任工作評價標準構建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DOI:10.27459/d.cnki.gynfc.2020.000736.
[2]馬淑玲.淺談小學班主任評價學生的方法[J].新課程(上),2019(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