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全
摘要:出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思想非常之多,每種數學思想都可以給學生帶來一次新的數學學習體驗,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更要學習好數學,了解數學領域存在哪些數學思想,才可以做到真正學習與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此時,就要教師做好小學數學教學之中的數學思想教育工作,利用教育的契機,引導學生了解多元思想,感知思想形成的過程與發展,這將是文章研究的一個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想;滲透;方法
前言
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尋求思想教育滲透之法,將是帶領學生進入數學學習領域的一個重要過程,讓學生思考每一個數學問題都賦予了意義,且將是有思想的學習和實踐。可是,小學數學思想非常多,可用于教導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思想也很多。不過從以往的小學數學教育情況,發現小學生不是都能真正去領會數學思想,依然存在思考問題不全面、缺乏邏輯思維的數學解答問題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做好數學思想的滲透,讓每位學生都能知道一個問題的解答該如何運用數學思想,由此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有意義。
一、假設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之中的滲透
遇到一道數學問題,都應懂得應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去拆解其中的數學知識點,從眾多數學思想之中獲取解答問題的思路。此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才能有解答之法。其中,可以先從假設思想這種方法出發,思考哪些數學問題可以用此思想進行解答,并且由此問題引出這種思想,讓學生學會去理解與體會它的應用好處,從而促使學生真正走進此數學思想情境之中。因此,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將假設思想應用其中,帶領學生去感受此方法的有效應用,好比在教學一些開放性數學問題時,就可以利用假設思想方法,教導學生對一個問題的大膽假設,從而打開對問題的探索匣子。
以數學課本之中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例,這個古時候就留下來的故事,涉及到了數學解答思想,也就是學生可以利用假設思想,先對故事之中提到的兔子、雞進行數量上的假設,由此尋找到解答問題的思想方法。如根據雞兔同籠的問題,“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根據這個信息,就可以進行兔子和雞的假設。此時,學生可以假設籠子里全部是雞,則思考頭35,這樣可以創立式子,得35×2=70,那么94-70=24,進而算出兔子24+(4-2)=12,雞就是35-12=23。有了假設之后,學生可以很快的算出和理解這道歷史經典數學問題,而且有了假設思想,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有趣,解答數學問題也變得高效[1]。
二、對比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之中的滲透
任何事物都有對比,這在數學教學之中也存在。當學生學會利用對比思維,思考數學之中可以用于比較的事物,這會讓學生的學習也變得有趣,且也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比較思緒。此時,也是結合具體的課本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之中的可比較點,以在比較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思考到一種事物的對比是其發展的最終途徑。其中,在現有教學內容之中,就可以抽取其中一兩個經典案例,指導學生去探索其中的數學比較思想,從而促使學生在比較之中提升自己,強化自身的比較學習思維能力。
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在教學之中可以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來引發學生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對比性,由此帶領學生感受其中的比較學習精神。如下面這兩個問題,第一題為現二年級一班學生被分為2個組,第一個組有16個人,總共做了256朵花,第二個組有14個人,總共做了210朵花,那么整個班級平均每位同學做了幾朵花?第二題之前的分組條件一樣,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個組的學生平均每個人做了16朵花,第二組的學生平均每個人做了15朵花,請問全班學生平均每位學生做多少朵花?
這個兩個問題雖然都是求平均數,但是很大的不同是第一題只需要利用總數除于總數就可以得到,但是第二個題目則是涉及到求出部分總數,再進行數量的相加問題,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同之處。這時就需要學生懂得如何去進行問題的比較,以在比較之中發現問題,進而學會去對比一個問題的出現與其它問題存在的關聯,最終帶領學生走進數學學習的新世界。
三、統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之中的滲透
很多小學數學知識都涉及到一定的統計思維,但并不是所有小學生都會統計現有的數據信息,依然有不少學生缺乏統計思維,對數據信息并不敏感,極其容易將一個片面的數據信息進行單獨思考。其實,對于一些數據信息,它們是可以進行適當的統計,將其進行適當分類和統計,都會得到數據信息蘊含在背后的思維。因此,在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利用統計思維,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將不同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的統計,這樣有利于學生看到數據統計之后蘊含的信息資料,以在這些數據信息分析之中,學會統計一些數據,理解數據統計之后帶來的意義[2]。好比日常生活之中,存在大量的數據信息,而不同的數據信息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意義,進而引導學生統計數據,并且讓他們學會體會數據統計思想的重要性,才是做好數學教學的一次重要嘗試。
以日常的氣溫數據統計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統計方法,引導學生去發現一天氣溫變化的規律,由此去鍛煉學生的數據統計思維,使其形成對數據統計的思維慣性。其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折線統計圖,根據一天收集而來的氣溫數據,進行數據信息的及時統計,由此開展關于氣溫的數據信息統計。此時,根據數據信息,學生可以利用鮮明的折線統計圖,引導學生去畫出一天的氣溫變化,以發現氣溫的波動幅度,從而促使學生感知氣溫變化的一個總體規律性,進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與統計思辨能力。另外,給予學生適當的數據統計分析匯報機會,以讓學生開口說話,講一講自己是如何進行數據統計的,從而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統計思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思想教學滲透,都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引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共鳴。因此,在數學教學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利用思想意識,去解答不同的數學問題,從而帶領學生真正走進數學學習世界,讓學生真正感知學習之中的數學思想魅力,從而促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感知數學思想,深化自身的數學思想意識觀念。
參考文獻:
[1]周志美.淺析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20,7(14);68-68.
[2]祁蘭蘭.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1,2(6):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