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煥章 龍巖市西安小學
小學體育學科是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并且在小學生身心成長和發展綜合素質過程中有著重要意義。而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下,小學體育教師應更新自身教育教學觀念,要意識到加強小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教育教學的重要性。以此摒棄以往落后的體育教學方式,應將“以人為本”當作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小學生健康發展。
伴隨新課改的深入,小學體育學科教學工作也得到了廣泛重視,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期間,仍會存在一些影響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首先,縱觀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不難發現,因受以往應試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學校對體育學科教學工作都未能加以重視,而這也造成多數小學體育教師通常會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機械化或流于形式的進行課堂教學。甚至仍有部分小學體育教師會認為體育課本該就是讓學生自由活動和放松的課程,在這種教學思想下,小學體育教學也經常會出現課堂無組織無紀律甚至學生無故缺課的現象。另外,也有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往往因為過于追求素質教育,在課堂上出現增強學生主體性和淡化體育教師主導性的一些問題,進而使最終的教學效果適得其反,不但無法使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還降低了體育教學的實效。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他們天性好動,性格活潑,對任何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并且十分貪玩。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期間可結合小學生這些性格特點,靈活創設游戲情境開展體育教學,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來激發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性。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體育游戲屬于綜合性較強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體育游戲具備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并且游戲教學也是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因此,創設游戲情境開展體育教學既可以調動小學生在課堂中的運動積極性,還能提高小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身體的協調能力。比如,當體育教師在中長跑訓練期間指導小學生時,倘若只是單一地要求學生圍著操場跑步,那學生就會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和厭倦,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發展。所以,體育教師可在特定的位置上給小學生設計一部分充滿趣味的游戲關卡,以此來調動小學生參與跑步熱情以及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心理方面和身體方面都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狀態,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不同使得學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差異,從而使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情感認知能力、身體素質能力都會存有一定差異性。以往傳統小學體育教學通常會對教學統一性過于重視,進而導致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總習慣運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卻因此忽略了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小學生自身體育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所以,結合這一教學現象,體育教師應秉承生本教育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當中有效開展分層教學策略,結合小學生當前實際學情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同時設置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要做到尊重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落實因材施教的課堂教育教學觀念,使每個小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都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伴隨教育教學的改革,小學體育教師應將以往上課直接講解新知識的教學方式以及強制性地把學生思維會聚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應積極創新對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可通過增加新課內容的教學魅力,吸引學生在課堂的注意力,使小學生能夠更認真地在體育課堂上學習新知識以及新的體育技能,以此促進體育教學效率不斷提升。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就應積極創新導入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這對小學體育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成績非常有幫助。
比如,當體育教師在教學生學習“投擲”時,在課堂開始階段,可以組織學生比較常見的沙包游戲讓學生進行投擲,讓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先有個初步了解。當學生進行游戲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有一些學生投擲的十分準確,有些學生卻難以打到人呢?同時給學生呈現出本堂課要學習的課題,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加深學生的學習感悟。總體來說,創新導入教學方式,可以把學生在玩耍的思維迅速聚集在體育課堂上,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體育知識,同時教學效率也事半功倍。
想要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應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比賽,通過體育比賽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而體育精神主要是體現在體育比賽中,不管是團隊體育運動或是依靠個人能力的單人運動,都能使參與的小學生了解到什么是體育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年齡偏小,情緒控制力會比較差,體育教師要對學生在比賽期間的情緒多加注意,必要時應及時給予正確的紓解,避免小學生因比賽而產生矛盾,這就違背了開展體育比賽的作用。
例如,體育教師可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一場拔河比賽。參加比賽的小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應做到齊心協力,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沒有參加到拔河比賽中的其他學生應為賽場上的學生加油,給其提供幫助,如此一來,促進學生友誼的進一步培養。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跳高比賽,使學生在參與期間體會堅持不懈的精神。并且,教師應引導小學生要在比賽期間維持友好的態度,要避免自己產生挫敗感的負面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向著更加積極的方向持續發展。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小學體育教師應將以往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轉變,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借助多媒體、問題等多樣化課堂教學方法教授體育知識,打造新型的體育教學局面,使小學生可以發自內心地接受體育教學,只有這樣,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才能獲得成功。對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給小學體育課堂增添新的活力與生機,為助力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建設奠定基礎。
比如,在教學體育“籃球”期間,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對籃球運動方面的知識,同學們都了解過什么呢?一些學生講解了自己了解到的籃球比賽規則,還有一部分小學生描述了有關籃球運動的歷史,也有一部分學生說出了籃球運動員一些著名事跡。隨后,體育教師為小學生鏈接了和籃球運動相關的一些資料,以此幫小學生完善了要掌握的籃球知識體系,并且豐富了小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量。接著,體育教師還可給學生播放有關籃球技能的一些教學視頻,結合視頻內的籃球運動的分解動作,將籃球技能教給學生,如此一來,也降低了小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期間的難度。最后,教師可為小學生組織籃球比賽,要求學生在小組中練習,同時要求學生要依照籃球比賽的規則開展比賽。當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對獲勝小組中的學生進行表揚,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對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以此強化小學生自身的籃球技能。由此可見,豐富教學策略,既能轉變學生僅依靠教材學習的現狀,還可以使學生在開闊眼界的基礎上提升自身體育綜合能力。
小學體育教師要和學生有效進行互動,才能使體育課堂氛圍得到明顯改善,使小學生可以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輕松地學習,這樣一來,能保持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趣,這對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十分有幫助。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積極改善課堂教學氛圍,使小學生可以掌握充滿活力的體育技能,進而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主動性。
比如,在教學“跨越式跳高”時,首先,體育教師可以和學生討論一些關于跨越式跳高的問題,如“跨越式跳高是什么?”“如何才可以跳得比較高?”等,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以此來消除學生產生的恐懼心理,要讓全部學生融入課堂問題討論環節中,以此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隨后,體育教師再為學生示范標準的跳高方式,同時結合示范進行講解,以此方式幫學生把所學的技能快速消化。最后,體育教師再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跳高練習,對跳過去的學生應進行稱贊和夸獎,對部分不敢跳高的小學生應不斷鼓勵,以此增強學生參與跳高的勇氣,使學生敢于跳過去,進而提高小學生自身的整體素質。可見,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既可以打破以往小學體育課堂上的沉默現狀,還可以使學生真正學到體育技能,同時也助力于學生未來全面發展。

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也推動著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和改革,也為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指明了方向。而在小學體育學科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到“學會調整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要建立起對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應學會關心和尊重他人,形成當前社會中必須具備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教育目的。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遵循新課標明確提到的教學要求,可采取小組合作方式開展體育教學,結合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學生分成多個不同的小組,再結合小學生當前實際學情以及體育教學內容,給學生創建帶有實踐性意義的課堂小組合作活動,使小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模式的體育活動當中,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和責任感,不斷加強小學生自身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也能促使小學生逐漸形成積極的心態,這對學生發展自身體育綜合素質非常有益。
在新課改背景下,想要創新體育課堂教學策略,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體育教師還應以身作則,每日帶領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以此促進小學生形成體育習慣。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也是新課改教學中的重點要求,要想將這一教學要求落實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就應通過每天讓學生進行固定的體育鍛煉來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如此一來,即便以后不再要求學生進行運動,學生也會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里主動進行體育鍛煉。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也就在每日鍛煉中逐漸養成了。
例如,體育教師可帶著小學生開展晨跑運動。體育教師應先對學生的晨跑集合時間嚴格規定,還要嚴格要求小學生一定要在規定好的時間內必須到達晨跑指定位置;其次,體育教師還應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體能素質來調整晨跑的強度,隨著學生身體素質的逐漸提高漸漸提高學生的鍛煉強度。這樣一來,在長期堅持過程中,小學生就會漸漸養成每天早晨鍛煉的體育運動習慣,即便是體育教師不再要求,學生也會在固定時間內主動進行體育鍛煉。
綜上所知,在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方法也進行了較大的創新,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也因此而受到體育教師的重視,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就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向。所以,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理念和創新課堂多樣化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認識到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素質為教學基礎前提,打破以往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優化和完善課堂教學策略,秉承生本的教育教學觀念,采取創設游戲情境教學,開展分層教學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運動興趣,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落實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小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