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鑫 劉炎楊 劉竟波 項波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電商的崛起,快遞物流行業也進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大小省市每天的物流量也在逐年增漲,但是各地的物流分揀依舊依靠人工進行,如今已經進入智能化,自動化的時代,人工分揀不僅會出現分揀錯誤的情況,而且工作效率很低,所以一款可以智能分揀的機器人就顯得尤為重要。該項目為一款智能化物流搬運機器人,機器人內部集成有一款高自由度且帶位置反饋的機械臂,可以連接網絡接收搬運任務,物流識別系統,以及一些其他功能。同時項目相比較市面其他機器人,具有研發成本低,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別項目的研發致力于解決物流貨物分揀和搬運問題,幫助各地區物流分揀人員提高效率,節省人工資源,將智能機器人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關鍵詞:智能化; 自動化; 分揀機器人
1 引言
目前物流行業中,主要的勞力環節集中在物流分揀和搬運方面,但是由于近年來國家日益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力勞動者也漸漸減少,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力勞動只會更加罕見,而這些最基礎的工作又不能缺失,所以這些純體力勞動的工作必然要被機器所代替,同時使用機器不僅可以節省財力,也能保證人員安全,更加省心省力。
2? ?原理與設計
項目的設計理念是打造一款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物流任務,對物流進行搬運和分揀,進而節省勞動力;機器人設計為三段結構,為了能夠實現物流平穩運輸和機器人的全方位移動,機器人底盤采用二段式車輛設計,使用麥克納姆輪實現全方位移動;二層為空置層,設計有貨物卡扣結構,保證物流在運輸過程中的穩定;第三層安裝多自由度機械臂,實現物流搬運過程,同時機械臂具備位置反饋功能,可進行遙控教點,控制方式簡單等特點(結構如圖1所示)。
3? ?硬件設計與實現
3.1硬件設計
該智能物流搬運小車的硬件設計使用多片STM32單片機相互協調進行工作、使用ESP8266連接物聯網領取物流任務碼、利用openmv進行物流識別、采用工業級飛特總線舵機自行設計機械臂,使用特制的遙控手柄可以進行位置校點、使用麥克納姆輪可實現全方位移動如圖2所示,同時電機使用三項無刷電機,已進行速度閉環處理。
產品使用綠色能源,使用12V航模電池進行供電,首先通過三個工業級降壓模塊分多路降低為7.2V、5V、3.3V,其中機械臂和電機使用12V電源,機械爪使用7.2V供電,5V為傳感器,顯示和物料識別電源,3.3V為單片機工作電壓;整個作品中共使用了7片單片機,其中四片進行路徑識別,一片用了圖像識別,一片用來位置識別,一片用來處理所有數據;制作過程中考慮到電源干擾,將電路板進行了分例設計,其中主控電路為單獨一輛,并且大部分為信號線,傳感器也為小電流傳感器,另外一塊為驅動板,整個機器人運動中產生的大電流多從此電路板中發出,保證信號的純凈,并且可能在運動中產生大電流的設備信號線進行單向處理,使其無法形成反擊電動勢擊壞單片機。
3.3機械臂設計
我們根據物理力學知識和參考目前市面上成熟的工業機械臂,決定采用三段式的結構進行設計,在想法初立階段,我們設計了圖3中的機械臂,該機械臂其實已基本滿足了我們的使用需求,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機械臂存在抖動現象,同時在不改變此機械臂結構的基礎了進行了多款舵機測試,均存在此問題,同時在使用中舵溫度過高。
機械臂抖動無疑會增加分揀的準確性,通過力矩計算,我們發現初代機械臂存在不合理的設計,于是在數據的加持下我們設計了第二款機械臂,并采用總線舵機,使用總線舵機的好處是我們可以隨時得知機械臂各關節的相應位置,并且與理想位置進行偏差計算,實現機械臂的位置閉環,這樣的處理無疑使機械臂的準確度實現質的變化,圖4是我們的二代機械臂。
但是二代機械臂在長時間工作下依舊會出現抖動問題,相比較初代機械臂雖然提升了不少,但是依舊有改進空間,于是我們設計了圖5所示的第三代機械臂,該款機械臂添加了可條件力臂和關節的功能,可自主修改臂長,同時保留的二代機械臂的特點,同樣使用總線舵機,可實現閉環操作。
3.4手抓設計
由于機械的局限性,我們實驗了多種手抓的設計方式,但是除了仿生手外沒有其他的結構可實現萬能抓取,最終我們決定拓展受力面積來穩固物料抓取,就是在機械爪的上面和下面添加樹脂打印的防滑齒,我們可以根據物料來修改手抓上的防滑齒,進行不同物料的搬運如圖6所示。
3.5程序流程
機器人在未送到搬運指令前,在任務等待區等待搬運任務碼的發起,等到發送任務碼后機器人獲得出發指令,前往貨車停靠處搬運物流到消毒場所進行消毒處理,而后掃描物流上的二維碼,獲取二維碼上的二級地區,進行第二次搬運和分揀,當前任務完成后,返回任務等待區等待系統發放新的任務。
整個搬運過程及如上所示,但為了使貨物搬運準確,我們還需要進行圖像處理和尋路識別,通過自制的九路尋跡傳感器,可以在不同環境下學習當前環境的光線,和閾值進行對比,而后把傳感器收到的模擬值轉換成數字值,把信號發送給主處理器,圖像處理的方法與其類似。
4 結 論
如今社會,人民依舊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并且我國人民還未能把自動化和智能化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雖然目前社會的主要勞動力還是一些85后、90后,但是早晚會有年輕的一代接手這個社會,可是如今的新一代青年多半是嬌生慣養長大的,他們的思維活躍,實現自動化的重擔必將由他們擔起,到那時,一些繁瑣的勞動就會被機器人所代替,所以我們處于時代的開始,是一個探索階段,未來會有更好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產品面世,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本產品方便二次開發,未來的發展也會向模塊化方向拓展,使機器人可以適應更多情況的實用。
參考文獻
[1]董小雷,李冬梅.自動送貨機器人結構設計[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20(01).
[2]孫靜,葉紫萱,高杰,韋清鵬,趙成凱.一種光電循跡的搬運機器人電路設計[J].福建電腦.2021(11).
[3]徐昊天.智能物料搬運小車的設計[J].新型工業化.2021(03).
[4]陳文科,高艷雯,陳志,王志.模糊PID控制在萬向電動底盤上的應用[J].機械工程學報.2014(06).
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