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個性特點較為鮮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與學生發生口角,班主任如果任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學生在班級中會與班主任產生隔閡,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也不會主動找班主任傾訴,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生在青春期,會被外界的環境所誘惑,班主任在此時要做的就是利用語言的激勵,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班級中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利用集體的力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自信。
關鍵詞:激勵策略;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的當下,班級管理作為初中時期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需要班主任花費較多的時間去展開有效班級管理,還需要班主任花費大量的精力進行班級管理方式創新,以此完成有效德育啟導。但從現階段的實際班級管理效果來看,班級管理形式仍較為單一。因此,班主任可以適當加入激勵策略,有效開展積極心理教育。
一、初中班級管理實施激勵策略的意義
一個班級是否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更好的發展,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成效如何。在初中階段,學生處在青春期,個性化的性格特點較為顯著,學生會因為叛逆心理,在課堂中與教師產生口角糾紛,拒絕教師的幫助。針對以上的情況,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應當考慮學生的個人需求,根據當下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管理工作的創新。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教育的方式進行工作的管理,在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可以換個角度進行工作的處理,教師可以通過激勵的方式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讓學生更加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在面對自卑的學生時,利用激勵教育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自信心明顯有所提升。教師應當讓激勵教育充滿整個班級,比如說教師可以在學生自覺完成一件小事時給予學生鼓勵,表揚學生愛護班級衛生、幫助同學、關心教師等等,在這種管理模式中,學生的班級榮譽感逐漸形成,從而有助于班級的整體發展。
二、激勵策略下優化初中班級管理的措施
(一)創設良好師生關系
首先,良好師生關系構建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通過基礎的教學環節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更要將互動滲透至實際生活及課后環節中。比如在學生課間玩耍時,班主任可以參與這其中與其形成良好的互動及合作效果。在此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析,深入至學生的游戲過程中與其形成互動。其次,在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的構建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加強針對學生的基礎年齡特點的分析,針對不同學齡段的學生,要注重利用不同的引導措施和互動策略,從而促進全面提升交流及互動效果。此類互動交流模式的具體運用過程中,均可充分體現激勵元素,加強針對學生的優勢特點進行全面化鼓勵作用,幫助學生感受班主任不僅可以在學習方面給予其幫助,更可在生活等多個角度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最后,通過激勵教育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過程中,班主任要加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缺乏學習積極態度的主要成因在于并未受到班主任和相關教師的關注。所以,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利用具體化的鼓勵方式進行引導,避免過于空洞或者泛泛的鼓勵語言,使學生切實體會教師對其表揚的點及自己的主要優勢,從而促進實現激勵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二)結合實際制定管理目標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能夠只重視知識理論的傳授,為學生講解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工作的調整,重視結合理論進行實際教育工作,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個人能力進行目標的制定,教師應當提醒學生注意目標制定的可行性,避免任務過難給學生造成壓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當下的課文內容進行目標的制定,比如說該名學生的記憶能力較差,在背誦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目標的制定,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將古文分為三個部分,讓學生分階段地進行背誦。在過程中,會有部分學生因為意志力薄弱,所以會自動放棄,教師在此時應當利用激勵教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目標展開學習。為了檢驗學生的完成情況,教師可以在放學前進行檢查,針對背誦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鼓勵,而完成情況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當讓學生繼續進行背誦,或是將生詞進行抄寫,讓家長在家中監督背誦。教師制定相應的措施,及時約束學生的個人行為,這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三)激勵措施要體現公平公正原則
班主任過分看重學習成績會導致激勵失去公平,因此,在實施激勵時要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將目光僅僅放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發現其他學生身上的潛力和優勢。首先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競爭環境,讓學生良性競爭;其次,在激勵時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差異,尤其是心理敏感的一些學生,要運用合理的激勵手段。否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這樣起不到激動的效果,更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激勵機制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進行激勵機制的應用,能夠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也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班主任在運用激勵機制時,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情況靈活改變激勵策略,還要遵循適度原則,盡量做到公平公正,這樣才能促進初中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莊玲. 點亮學生心中的明燈——初中班級管理的目標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3(75):186-187.
[2]余杰,王舒婷. 初中班級管理中應用目標激勵策略的研究[J].名師在線,2019(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