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 來楚蓉 楊小麥 郭洪哲 劉溢涵
摘 要:本文基于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以Z鄉的“振興”實踐為研究來源,通過對Z鄉豐富資源的挖掘分析,回顧村子以產業集聚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過程,包括探索路徑與主要效益,并提出Z鄉在產業集聚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的問題,由此提供相應的策略建議,從而實現產業集聚助推鄉村振興的目的。
關鍵詞:Z鄉;產業集聚;鄉村振興;實踐;
農產品種植和粗加工是很多鄉村地區的主要產業,核心產業結構單一經濟來源有限,閑置的土地資源、優質的旅游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發展潛力沒被激發出來。因此鄉村地區亟需開發閑置資源,發展產業集聚,以特色產業驅動相關產業發展,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助推鄉村振興。我們團隊通過調研Z鄉,發現這里探索出了一條盤活鄉村資源,統籌規劃實現增收增效的振興道路。
1.Z鄉自身條件
Z鄉位于距離杭州90公里的天目山腳下,在黃山到杭州的繁榮經濟旅游線上,是東南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走進Z鄉,映入眼簾的是此起彼伏的綠色山丘,其中夾雜著稀稀落落的質樸民房,細長的天目溪緩緩流淌,生態氣息撲面而來。這里現在是國家AAAA級景區,同時也是浙江省內唯一一個被加入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自然保護區。但當年的Z鄉只能用“臟、亂、窮”來形容。山區農民歷來靠山吃山,Z鄉也不例外,過去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雷筍,這也就村莊唯一的經濟來源,青壯年勞動力只好離開家鄉外出打拼,由此出現了豐富的閑置農房資源。剛好浙江開展鄉村振興項目,Z鄉成為項目重點資助發展對象,打開了這里打造民宿聯盟、吸引產業集聚的新思路。
2.Z鄉以產業集聚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導下,Z鄉著眼于旅游優勢和閑置資源,以民宿為抓手,結合自身特色整合閑置農房系列資源,打造民宿聯盟和Z鄉村落景區,推動產業集聚,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2.1 盤活閑置農房,打造民宿聯盟
在Z鄉聯合村委的牽頭下引進外部管理公司,以民宿為抓手,協作互助的區域民宿聯盟,帶動有意愿的村民盤活閑置資源,采用統一管理、分散經營、共享營銷、資源共享的運作模式,以實現民宿收益增加,提高民宿經營的專業程度與抗風險能力。
統一管理,規范各民宿運營標準,所有參與聯盟的民宿嚴格遵守《Z鄉民宿聯盟公約》中對于民宿安全、保潔、設施、服務等方面的規范。集中采購物資,降低采購成本,提升運輸效率;客源共通共享,富余客源將在尊重游客意愿的基礎上調配至各聯盟成員,以減少民宿空置率;進行民宿評價考核,并以聯盟為平臺受理民宿投訴糾紛,打造規范化民宿競爭機制。
分散經營,指的是聯盟中的各民宿主充分掌握經營自主權,打造差異化民宿體驗。為了更好地滿足住客需求,村委將民宿聯盟內的民宿大致劃分為三類:高端精品民宿、休閑度假民宿、經濟型民宿。簡單來說就是高、中、低三檔。低檔民宿以本村的居民的閑置房為主;中檔民宿主要是引進的一些連鎖品牌,把村子的土地或者是房子租給他們,由他們進行裝修與經營;高檔民宿則是靠村落的環境、文化、政策等因素將其吸引落地Z鄉。Z鄉根據各類型民宿自身的特點和客群定位,為其發展規劃設計特色方案,突出“一宿一品”的理念。
共享營銷,在村集體的主導下,打造Z鄉共享營銷平臺,提升Z鄉民宿聯盟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發展壯大民宿聯盟。由村委牽頭,各聯盟單位積極響應,定期舉辦民俗文化節、稻田藝術節、廚藝比賽、非遺文化傳承沙龍等多樣化活動,擴大營銷影響力,吸引流量。
2.2 落實營銷策略,提升民宿競爭力
Z鄉聯合村委根據當地自身特色,營造以“月”為主題、住宿功能與情感體驗深度融合的鄉村人文場景。同時,搭建當地特色農事活動場景,推出“民宿+農事體驗”項目,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管理公司深挖消費者需求,制定出一套融合了場景營銷、精準營銷以及口碑營銷的營銷模式,借此倍增市場競爭力,在市內短途休閑放松游行業中脫穎而出。
Z鄉基于大數據,民宿聯盟設立用戶檔案,落實精準營銷策略。首先根據現有客戶的行為數據、偏好數據、需求數據,構建用戶畫像并提高用戶畫像的豐滿程度。再根據抽離出用戶畫像的數據標簽,在攜程、飛豬等oto平臺進行推廣時選擇對應的關鍵詞,將精準營銷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在口碑營銷方面,民宿聯盟采用了鏈式營銷推廣和意見領袖推廣策略。對于鄉村民宿來說,回頭客在吸引客源方面一直起著關鍵作用,通過老顧客特惠、老帶新優惠等活動,使得民宿客源長期穩定。在新媒體時代,廣告的公信力降低,民宿聯盟選擇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APP上尋找合適的KOL博主,以“邀請體驗,分享經驗”的模式吸引潛在客戶、樹立品牌形象、傳播口碑信息。
2.3 帶動相關產業,延長旅游產業鏈
Z鄉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優勢,推動民宿聯盟品牌下的各個民宿與旅游景點進行合作,經營特色項目,推出“宿”、“食”、“景”、“游”相互協同、深度融合的優惠旅游組合項目,供廣大游客挑選。為了突破固有的盈利點,憑借鄉村旅游衍生產品及服務獲取收入,村委對于Z鄉村落景區的創收點不斷進行思考與探索。村子與蔬果園、玫瑰莊園、國際營地合作,提供農事體驗,讓游客領略休閑農業的樂趣;與當地天目美術館進行合作,推出國畫創作以及陶藝體驗并收取顧客一定的費用進行參與,讓顧客體會文化魅力。
利用體驗式旅游的模式,Z鄉景區將單純賣農產品豐富為賣農事過程,提高農業附加值。天目筍干、臨安山核桃、於術可以是農產品,也可以成為體驗,顧客可以參與上山砍竹子、做竹筒飯、農田種菜、采摘水果等農事活動,以此達到豐富旅游項目的同時實現農民增收,助推Z鄉鄉村振興。
3.在Z鄉以產業集聚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效益
3.1 經濟正向增長,旅游業收入態勢向好
在當地鄉村振興項目的幫扶下,Z鄉開發的民宿群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閑置的土地資源得到流轉的機會,土地使用率更高了。民宿集聚為顧客留存率提供了一個把手,為景區吸引了大批游客。村子還引入了杭州那月鄉旅游發展公司專業團隊,引領旅游業發展,旅游業收入態勢良好,同時村委向其收取管理費,增加了收入來源,經濟得到有效增長。
3.2 產業轉型升級,產品深入加工
Z鄉推動以民宿產業為抓手的決策實施,帶動了休閑農業、文化體驗等產業的集聚,農產品不再是單一的收入產業,擴大了村子的經濟來源,提高了產業結構層次。
在聯合村委會的推動下,當地運營商整合收購了村民閑置的11套房屋,隨后進行了招商引資,逐步落地一批新業態:民宿、雕塑館、美術館、木藝坊、天河酒坊、玫瑰莊園、四季果園等;將一大批文創伴手禮推向市場:玫瑰莊園的玫瑰醬和玫瑰精油、美術館的陶藝等。新業態漸漸落地,Z鄉實現了由單一農產品加工業向旅游業、休閑農業、文化體驗等多個產業融合發展的轉型升級。
村子還致力于打造農事體驗項目,為Z鄉景區的整體打造提供了一個發展模板,助推了當地蔬果采摘、精油制作、陶藝制作等農事體驗旅游項目的誕生與發展,推動并加快了當地產業轉型,從第一產業拓展到第三產業,由初級加工逐漸過渡到深加工。
3.3 就業機會增加,村民工作收入提高
隨著產業的集聚與發展,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機會相較之前大大提升,特別是民宿集聚增加了一批工作崗位,以月亮橋村為首的行政村落就業率增加,幾乎實現了人人都有崗位,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回鄉就業。
此外,隨著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缺口,一批批鄉賢、企業家、“農二代”返回家鄉開始自己的創業旅途,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自項目落實以來,總共有100多人的鄉賢企業家集體下鄉創業,吸引了一批手工藝人加入月鄉當地全新開辟的生態,總計96個,當地村民的就業崗位增加了200多個,給浙江“資金進鄉村、科技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行動交出了天目答卷,并提供了值得驕傲的樣本。
4.存在的問題
4.1 民宿運營利潤較低
民宿作為Z鄉的核心抓手,旅游淡季的民宿空置率比較高,尤其受疫情反復影響,收入增長面臨瓶頸期。工作日、疫情嚴重期間,入住客戶三三兩兩,入住率僅在10%-30%左右。
民宿項目的成本費用也較高。處于郊外自然環境,鳥獸蚊蟲、野花野草等動植物很多,不僅要保持天然的自然氣息,而且要保證客人的人身安全,所以需要支付維護費用。鄰山常年潮濕,建筑物、設備等容易被腐蝕,為了維持基礎設施的使用壽命,日常運營維護成本是必須投入的。高運營維護成本和高資金成本導致集聚的民宿實際利潤較低。
4.2 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短
一些特色產品如雷筍以初加工產品為主,頭部產品和優勢產品少。產后保鮮、貯運、加工環節科技攻關較難,加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規模不大、組織化程度低等原因,使其難以實現規模效益,目前雷筍等農產品只能作為伴手禮等在一些小眾場所銷售,競爭力有限。
4.3 核心產業業態單一
Z鄉的旅游業和農業交叉產業園是核心產業,憑借著這兩大核心不斷地推動并發展了以生態旅游為核心的配套產業和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支持產業,還沒有向縱深拓展,顯得很依賴民宿與農產品粗加工業這兩點,整體的產業體系還可以再完善。
5.策略與建議
5.1抓住非節假日空檔,優化成本配置
旅游業作為Z鄉的核心盈利業態,需要當地在抓住節日期間營業額的同時,重點提高非節假日的營業額。如在非節假日舉辦室內派對,婚紗照的拍攝活動以及文化美食節等。同時可以邀請網紅來打卡,通過一些自媒體平臺的宣傳吸引客戶注意力,從而提升流量。除此以外,村子可以沉淀成本控制意識,在設計民宿時就以成本控制為重點,考慮各種能源消耗的開支。樹立成本管控意識。
5.2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精深化
Z鄉可以聚焦主產品的深加工和副產品的再利用加工,并加大對核心加工技術的投入,以開發具有保健、養生功效的特殊產品。以當地特色的天目筍等產品為切入點,不斷深挖特色產品的加工潛能,拓展增值空間。
5.3帶動衍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衍生創意產業對Z鄉核心產業、配套產業及支持產業具有反推動作用,可助力整體產業發展可持續化。Z鄉可以從產品、娛樂活動、美食、民宿、村落入手,在原有的文創產品的基礎上再深化。如將文化創意融入當地的特色美食中,以當地獨特的烹飪手法和食材為核心,提煉出獨特的文化美食品牌。除此以外,結合當地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建立養生體驗館、創意農場等設施也是個好法子,以延長Z鄉的文化創意產業鏈。
6.結語
產業集聚對推動Z鄉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是進一步加快村子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的重要方式。在地理環境、村民參與、政府政策的保障下、Z鄉致力于盤活閑置資源,引進管理公司,引導民宿集聚化、專業化發展,持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其他鄉村發展產業集聚與拓展鄉村振興實踐路徑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壽芳. 月亮橋村:富美生活的華麗蝶變[J]. 新農村, 2021(9):1.
[2]董欣, 李偉. 基于"互聯網+場景營銷"視角的鄉村民宿開發與管理——以滿城柿子溝鄉村民宿為例[J].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9(1):3.
[3]方臻子.下好城鄉“雙驅”先手棋[N].浙江日報,2020-12-07(2).
受到杭州師范大學2021年度“本科生提升工程”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