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長灘
摘 要:面對水生動物疫病以及新發病持續增多的發展背景,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降低水生動物疾病的負面影響,保障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對相關防控措施進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水生動物疫病防控作為研究對象,在查閱大量相關文獻以及結合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現狀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在這一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措施,期望可以為水生動物疾病防控工作的優化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現狀
前言
我國漁業發展速度較快,近幾年養殖規模以及密度都明顯擴大和增加,但是在這一過程養殖水體環境卻在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養殖水域受到嚴重的污染,再加上水產苗種繁育體系落后、濫用漁藥以及管理科學性欠缺等因素,導致水生動物病害發生次數迅速增加,并且疫病種類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1]。水產業本身就屬于具有高風險的行業,水生動物疫病危害程度日益提升,不僅制約了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并且濫用藥物防治水生動物疾病,也埋下了巨大的健康隱患。
1. 水生動物疫病防控現狀
水生動物疫病主要是指水生動物傳染病以及寄生蟲病等,依據2019年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開展的全國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結果可知,全年發生疾病的養殖種類共計63種,主要包括39種魚類、10種蝦類以及6種貝類等,主要養殖的魚類以及蝦類都發生了疫病。2019年因水生動物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408億元,占我國水產養殖產值的4.0%左右。在進行水產動物疫病防控時面對一系列的問題,主要包括水產養殖從業者養殖理念及技術相對落后、疫病檢測體系完善度不足以及水生動物疾病傳播風險明顯加大等。很多水產養殖者存在盲目追求高密度以及高產量的情況,明顯增大了水生動物疫病爆發概率。再加上部分水生動物疫病治療具有較高的難度,部分養殖者憑借經驗使用漁藥,不僅增加了養殖成本,還會造成水產品藥殘超標等問題[2]。另外,在很多地區都存在水生疫病防控體系薄弱的問題,很多基層推廣機構人員數量、業務能力以及基礎設施條件都難以適配如今繁重程度不斷增加的疫病防控任務。在水產苗種和鮮活水產品流通范圍持續增大的背景下,疫病傳播途徑也明顯增多,疫病的傳播風險處于累積增大的狀態。部分水生動物養殖品種還具有嚴重的疫病多重感染問題,譬如在部分地區鯉魚品種中既具有鯉春病毒血癥,還具有鯉浮腫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等,進一步加劇了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2. 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措施
2.1 注重水生動物養殖者綜合素質的提升
現代化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應當充分發揮科技手段的價值,運用科技含量較高的疫情防控手段提升防控效果。首先,應當全面推進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與信息化一體化建設,借助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技術,促進數字化水產疫病防控體系的建設,為疫病監測預警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更好的支撐疫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以及流行病調查等工作。另外,還需要注重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漁用疫苗、快速診斷、疫病預防等技術)攻關及成果轉化工作的開展。最重要的是應當對相關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力度進行加強,從整體水平上提升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平[3]。不同地區水產技術推廣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活動,主要為水產養殖企業以及養殖戶提供健康養殖以及疫病防控技術等內容的培訓服務,確保其可以科學合理的應對水生動物疫病。
2.2 注重水生動物疫情監測體系的完善
不同地區漁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建立水生動物疫情監測體系時,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水生動物防疫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等法律條文。還應當從機構和人員入手開展,對基層推廣機構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公益職能進行強化,注重其依法履職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確保測報人員可以長期深入水產養殖一線,不斷提升自身實踐經驗,利用相應的獎勵機制提升測報員隊伍的穩定性。另外,當地政府還應當設置相應的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專項經費,為推廣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利用現代化的檢驗檢測設備實現水生動物疫病的早發現、早預警以及早處置。為了確保水生動物重大疫情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可以實現共享,應當對水產養殖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以及防控協同機制進行完善。
2.3 注重水生動物傳染病發生規律的掌握
現階段,很多水生動物疫病缺乏有效的對癥治療藥物,所以在進行水產養殖時主要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通過提高水生動物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降低疫病發生概率。使用黃芪、大青葉以及板藍根等抗病毒中草藥制成藥餌,可以對部分水生動物病毒性疫病進行有效預防。在平時的水產養殖過程,應當注重免疫增強型飼料的定期投喂。并且,還可以通過養殖環境穩定性的提高,緩解魚體應急情況,同樣對疫病爆發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面對水生動物傳染性疫病,可以吸取人類傳染病防控經驗,對其傳染源進行嚴格控制,同時還應當對傳染病傳播途徑進行切斷。對于輸入及輸出的水生動物都應當嚴格進行疫病檢疫工作,避免病原體傳播和擴散。當發現水生動物疫情時,應當及時報告給當地水生動物疫病防控部門,同時隔離養殖場無害化處理病死水生動物,還應當徹底消毒養殖場所有器具。
結語
綜上所述,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關系到水產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面對水生動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應當注重水生動物養殖者綜合素質的提升、水生動物疫情監測體系的完善以及水生動物傳染病發生規律的掌握,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疫病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在及早發現疫病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疫病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施錄祿.加強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黑龍江水產,2022,41(01):40-42.
[2]楊秀,李慶東,孔令杰.黑龍江省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中國水產,2021(02):76-78.
[3]羅銳彬.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初探——以廣東省河源市為例[J].養殖與飼料,2019(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