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發展情形下,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實施,對于保障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滿足我國人才發展需求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在這樣一種形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組織開展英語學科教學活動,逐漸成為教育教學工作者和有關部門關注的重要內容。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直接性影響,而且還會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直接性的影響。為了更好地達成英語教學目標,需要重視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工作的組織開展,并且從多方面入手,開展積極有效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中學教育;英語學科;初高中教學;教學方法;教學銜接
作者簡介:徐晨燕,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可知,由于初中高中階段存在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上面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高中教學銜接,也對學生的學科發展產生了阻礙。部分初中階段學科表現良好的學生,進入到高中階段,容易出現不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的情況,甚至還會產生對英語學科的恐懼和厭惡心理。為此,如何切實做好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初高中教學銜接,對于學生的學科發展以及英語學科教學工作的進步,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現狀
為了了解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發展現狀,主要從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重要性及影響因素兩個方面展開,具體內容為: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論述
從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和高中英語教學內容兩個方面對比分析可知,相較于初中英語,高中英語的學習難度更大,其無論是學科知識涉及面的廣泛程度還是內容深度,都有明顯提升,教學內容由具體轉為抽象,由特殊轉為一般,高中英語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跟上高中英語學科的學習步伐,學生必須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跨越英語學科的學習臺階,掌握更多更深入的英語學科知識。在初中英語學科學習階段,其較為常見的教學模式是初中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學生在跟讀、跟學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詞匯、語句,基于教師組織開展的簡單重復的操練,學生掌握了詞匯的讀法,但單一化的模仿模式下,學生本身的學科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高中英語學科的學習更具難度,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和初中階段有了較大不同,由于高中階段教師往往面臨著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內容多而深的現象,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率,高中教師取消了初中階段逐字逐句翻譯式的教學模式,加快了課堂上新知識內容的傳授速度。這對于習慣了初中學科學習模式的學生而言是一項巨大轉變,一方面,學生需要時間和精力去習慣新的課堂學習模式,另一方面,學生需要摸索出一條新的學習道路,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在學生剛由初中進入到高中這一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著非常良好的適應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在缺乏銜接教學引導的情形下,大部分學生會出現學習吃力、學習成績下滑的現象,逐漸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避免初高中銜接轉變給學生帶來的較大學習壓力,英語教師要從學情出發,積極主動地思考有效的初高中銜接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慢慢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科教學,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推動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英語學科教學中,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雖然是一項非常重要任務,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的教學效果都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但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本身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實施難度的工作。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的教學影響因素有以下方面:第一,初高中兩個階段的教學方法差異影響了銜接教學。由于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難度不一,學科教師面臨的教學壓力也有較大差異,立足于實際的教學情形,學科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增加了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難度,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眾所周知,初中英語的學習難度低于高中英語,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的用詞都比較簡單、學科知識內容的講解也比較詳細具體,很多時候還是用漢語對學習內容加以詮釋,在這種“保姆式”的教學下,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容易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高中英語則完全不同,面對內容增加的學科教學任務和課時縮小的實際教學情形,高中英語教師只能選擇性講解,無法逐一講解知識點,以至于很多學生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出現學習上的吃力狀態;第二,初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存在較大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可知,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是較為被動學習,學生們只要跟著教師的步伐,課堂上認真聽課就可以完成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和講解全面性的削弱,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逐漸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快速記筆記等系列學習習慣,只有在學生勤于并善于主動性思考的情形下,才能真正掌握學科知識,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成績。
二、積極探索有效的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策略
為了讓學生順利完成高中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任務,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科知識,英語教師必須要重視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并立足于實際的英語學科教學實情,積極探索有效的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策略。現階段,有效的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策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習慣
現階段,終身學習是為眾人所倡導的學習理念,為了滿足我國人才發展需求,為了學生個體更好地成長及發展,英語教師需要關注并盡可能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俗話說,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掌握健康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基礎上,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活動,減輕自己的學習壓力,更加順利地過渡好初高中銜接階段。在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僅要靠學生自身的努力,更要靠英語教師的教學引導和教學監督,通常情況下,良好的英語學科學習習慣,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正確使用英語工具書的學習習慣。對大部分初中生而言,他們都習慣于依靠老師,不認識的詞匯通過詢問老師的方式得到了解答,逐漸不愿意或者不習慣通過自主查詢工具書的方式學習和掌握新詞匯。課程提出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去提高自身的學科能力,立足于此,英語教師要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向學生講解英語工具書的正確使用方式,讓學生在面對英語學科問題的過程中,有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科能力;第二,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高中英語學科內容的學習難度偏大,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既是學習方法也是學習習慣,英語教師不僅需要課堂強調預習和復習的重要性,而且還需要通過布置作業任務、檢查復習成果等方式,幫助學生逐漸養成這一學習習慣;第三,英語教師需要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英語學科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聽讀說寫,朗讀是前提,經常朗讀不僅有助于學生準確發音,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能力,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的節奏感。英語教師需要通過布置任務、早讀帶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朗讀頻次,逐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朗讀習慣。
(二)做好初高中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銜接教學
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英語學科學習的重點內容,做好這兩個方面的銜接教學工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初高中銜接教學質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英語學習,也能幫助英語教師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英語教師需要立足于教學實情,有針對性地發現學生的學習不足,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的策略內容為:第一,加大音標、連讀等內容的教學力度。高一學生往往尚未有效掌握讀音規則,不會很好地運用讀音規則進行獨立的單詞拼讀,所以英語教師需要著重加大音素、讀音規則的復習力度,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語調、弱讀、重讀等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讓學生能夠在日常交流過程中更加自然、得體,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第二,注重初高中英語知識的銜接,有針對性地進行初中英語知識和高中英語知識的過渡。初高中英語學科知識雖然存在差異,但也不是完全不同,很多初中學過的知識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基礎,也有很多同學在初中階段沒有很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影響了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比較突出的就是一些英語語法知識,學生沒有完全掌握基礎性語法知識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很好地掌握高中更深入的語法知識。為了實現平穩的教學過渡,英語教師在進行語法知識的教學時,需要對初中已經學過的語法知識進行相應的總結回顧,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點,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供支持;第三,加大聽力和口語的強化訓練,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很多時候會運用中文進行授課,聽力、口語的訓練強度一般,為了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英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在提高學生聽和讀能力的同時,方便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英語環境的教學課堂。例如,英語教師需要逐漸增加英語課堂上英語授課的時間,還可以抽出時間鍛煉學生的聽力,讓學生進行場景性口語交流,不斷增加學生的英語聽和讀機會,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
(三)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面對逐漸增加的學科學習難度,學生的確容易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如果任由其自行發展,學生很可能出現厭學情緒。為此,英語學科教師需要想方設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開展英語學科的學習活動。首先,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感需求,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舉例來說,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實施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圖片、視頻等方式,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拉近實際教學內容和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之中;其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內容的傳授,而且還需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贊揚,及時肯定的回復容易讓學生的學科學習信心得到極大提升,對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產生積極良好的促進作用,讓學生走向更成功的方向;最后,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組織開展情境教學活動,情境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生動性,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英語交流、團隊協作等,為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及發展提供了較多的機會,也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感知,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學習興趣。總而言之,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增加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調動學生的學科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同時,能夠較好地消滅學生的畏難和恐懼情緒,對學生的學科學習和進步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分析論述可知,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步及發展,重視并切實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價值,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英語學科的學習,而且還能幫助教師完成學科教學任務。與此同時,結合實際的學科教學情況可知,在初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良好的教學銜接,英語教師還應注重學科知識內容的平穩過渡和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的同時,降低學生的高中英語學科知識學習難度,幫助其順利進入到高中英語學習階段。
參考文獻:
[1]張義萍,楊立祁.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24):71-72.
[2]盧毓香.由因到果——談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策略[J].校園英語,2021(51):157-158.
[3]王萍.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2021(49):167.
[4]李茹.淺析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中核心素養的落實策略[J].校園英語,2021(41):142-143.
[5]周桂芬.基于高中新教材的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策略[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21(Z2):43-45.
[6]郭軍慶.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性途徑及方法探究[J].科普童話,2020(3):62.
[7]林佩佩.指向英語學科思維能力培養的語篇教學途徑與方法[J].職業教育,2020(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