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治章
【摘要】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學校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專業角度看,就是提高每個學生在長時間的化學學習中逐漸學會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的化學思維能力?!爸黧w參與教學”轉變了傳統教學的模式,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操作實踐、主動研究,充分體現了每個學生自主性,發揮了教師的指導功能,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提高每個學生解題的綜合能力??梢?,“主體參與”模式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但在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一些困難。本文就“參與式”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中學化學;核心素養;課程改革;主體參與教學
新課標改革對學校、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觀有了極大的變化,教師能力素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學校的化學教學研究氣氛空前濃郁,化學教室異?;顫?,學生的學習化學能力也有了進一步提高。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中,教師主導,學生主聽,這樣傳統的化學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而“主體參與教學”使我們直面現實的化學課堂,即直面在人本主義陽光照耀下的全新化學課堂,它通過喚起學習者的主觀思維,充分調動學習者的自主性、責任心,使學習者親歷教學的歷程,深刻體會教育歷程,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信心,進而實現學會化學知識的目的。下面,筆者主要談談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主體參與”模式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時遇到一些問題的思考和研究。
一、關于“主體參與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方法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渴望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和不斷地追求真理就是學習興趣產生的根本動力。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把學生置身于化學研究與發現的情境工作過程之中,與化學家們共同經受矛盾困難甚至挫折的真實情感體驗,以及在體驗化學探求真理并運用理論的、實踐的科學研究工具進行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的快樂,從而形成積極情緒。情感狀況往往和個人內在的興奮、反應、同情、愉悅、生氣、好奇及其它多種情感方面的感受密切相關。正因為如此,在這種狀態中將個人內在的深刻感受,投入到化學注意、認知和了解科學的活動中去。這種內部的體驗會使上述認識過程強化地進行,并由此變得更有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這一因素,以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因此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方法包括下列方式: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趣味性類比;設置認識性爭論情境;組織教學討論。
二、關于“主體參與教學”過程中受時間限制的問題
在目前情形下,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往往導致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對策有兩種:一是將若干課程任務結合在一起進行參與性活動,二是將參與性活動分段進行,并放棄它的連續性。特別是對于那些需要查閱圖書館資料或者進行調查研究等在課堂現場完成的任務,后一種方法就大有用武之地。教師可以給出查閱資料等步驟,布置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自行完成,而課堂上只進行實驗過程,留足時間和空間給學生。然后在上下一節課時與上一次教學活動接起來。經試驗,這種方法的效果很好,既達到了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這里,也要注意活動的階段性,在每一時期,其時間需要持續,也需要有相應的中斷。
三、關于“主體參與教學”過程貫穿創新精神培養的問題
面對21世紀,人類文明、經濟的發展,“四化”建設需要數以千萬計的發明家和創造者,需要億萬人的積極改革和創新。因此,在化學教育中,貫穿創新精神是符合教育改革的,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瘜W教育是以實際科學理論知識為基礎的課程,化學實際理論知識對于培育學生的科學態度、科研方法和思維能力都具備著不可取代的功能。在化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化學課本中的演示經驗,不斷改進、補充或重新創設化學試驗,并根據試驗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創造問題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化學試驗,并創造性地提出實驗假設和設計實驗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關于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活動中,學生圍繞著課堂內容進行活動,教師主導著學生活動的方向,學生能否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與教師的積極引導有很大關系。教師的積極引導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培養師生感情,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他們親近的朋友、知己,也就是經常講的“親其師,信其道”。建立平等、互敬互愛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在化學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置身于化學發明和發現的情景過程中,和化學家一起經歷矛盾困惑甚至失敗的情感體驗,感受頓悟的歡樂,感受追求真理而運用理論的、實驗的研究方法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科學家探究的樂趣。其次,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創設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外界刺激,應用教具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要“弄懂”“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欲望。
新課標主張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化學研究、培育學生的化學研究素養,在實踐活動中通過探索掌握化學基本知識的技巧與方法,讓學生學會通過觀察、試驗、研究的方式,廣泛地獲取化學信息。學生通過探索學會表現與溝通,學會與人合作,在實踐中感受活動的快樂,進而引發學生了解化學的濃厚興趣,并推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素養。新課標理念下的化學課程標準規定,讓學生“要學、能學、會學、喜歡化學”,真正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實施“主體參與”模式是一種可行的、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實驗的方法,“主體參與”模式的實行與推廣勢在必行。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面對教育改革的機遇和挑戰,化學教育者應該不斷去開發、挖掘它,才能真正在化學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朱哲來.活躍課堂氣氛,創設學習情境[J].化學教學,1991(5):14-15.
[2]魏少紅,牛曉玉.談化學史教育的重要作用[J].安陽大學學報,2002(2):121-122.
責任編輯? 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