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燕
一個學生的成績如何,資質占一部分,但是真正決定學生學習高度的往往是學生的學習態度,許多學生成敗就在學習態度的差別上,可以說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這是老師和家長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正確的態度不僅僅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關系到學生以后的生活態度與質量,所以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嘗試。
第一:我認為老師和家長要做良好的表率。俗話說言教不如身教。教育往往深藏于老師和家長的一言一行當中,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與學生有良好的端正的學習態度,首先家長與老師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態度與成績。老師與家長要時刻去正面引導與教育孩子積極上進。一個時刻積極上進的家長,多數情況下是能給孩子以正確的表率的,這種表率是對孩子行為一種指引,一種標桿。孩子在這種標桿的引領下,也會嚴格要求自己,至少能讓孩子在心中認識到何種行為是正確的,是他應該采取的。老師和家長要從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比如在生活中追求質量和速度,孩子也會在父母潛移默化下去追求質量與速度。有多少學生資質不錯,可是就是敗于速度太慢。畢竟學習任務非常繁重,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如果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不注重質量與速度的訓練,最終他會深受打擊,會嚴重懷疑自己的能力,即使他本身資質不錯,也難以發揮他應有的水平。
第二、要堅持正確的評價標準。生活中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誘惑,特別是成長中的孩子,因為交友不同,會因為各種原因,往往迷失于不同的評價標準中。比如,因為兩個學生資質的不同,態度的不同,結果導致了學生成績的不同。生活中往往是資質較好的學生,態度較差,但是因為聰明,成績反而較好,而一直比較努力的學生卻因為資質平平,或者原來基礎較差,結果反而成績較差。這時,如果父母與老師時刻給孩子正確的評價標準,讓孩子自己認識到,不斷的努力才是我們人生應有的態度,只要不斷地努力,假以時日總會有所收獲;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正確的態度,需要不斷地去積累去拼博;要學會等待,學會如何與別人比較,如何與自己比較。
第三、要堅持檢查與督促。良好的態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如果在平時只有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但卻疏于檢查與落實的話,估計因為孩子的惰性與僥幸,會促成孩子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等不良作風,也就難以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了,所以老師和家長一旦布置了任務,或者提出了要求,就一定要落實檢查與督促到位。
第四、要樹立生活中正確的學習典范,特別是班級中的學習典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正確的榜樣,能夠引領許多人向他學習。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在班級或者孩子的身邊時刻要有學習態度端正的同伴存在,并且這樣的學生或者同伴一定要有比較多的同盟者存在,只有這樣,良好的班風才能形成,良好班風更有助于更多有端正學習態度的學生產生。
第五、堅持多鼓勵、激勵學生。學習過程大部分總是充滿辛苦與困難,沒有堅強的意志,就難以形成端正的良好的學習態度,而老師與家長的鼓勵和激勵能夠激發學生的斗志與激情,能夠更好的促使學生去堅持去努力。
期待每一位學生都能形成良好端正的學習態度,期待他們都能夠順利出色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能夠健康順利地平安長大。4D6034E0-9C2A-4598-BBA5-8FB21EF13C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