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單
摘要:在傳統語文閱讀課上,教師一般都是嚴格按照教材中編設的固定篇目,采取單篇解析的方式進行順次教學的,這種閱讀模式已無法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所以,創新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加強閱讀課應用實踐,逐漸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成為教師的必然選擇。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路徑
1 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群文閱讀教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篇閱讀,也不是單純的文本數量疊加,而是師生通過合理選擇一個或多個閱讀議題,將多個具有緊密相關性的閱讀文本進行整合,使其成為一組更加系統、結構化的多文本的閱讀教學過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一起開展群文閱讀實踐,能使師生共同圍繞特定的閱讀議題,展開有趣、有效、有益的閱讀,營造溫馨融洽的閱讀氛圍,達成更多的學習共識;同時,也能給予學生更多充分自由的閱讀時空,激勵他們在多文本閱讀情境中熟悉閱讀題材,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把握文章的內在聯系,發表和闡述自己的獨立見解,并獲取豐富知識,完成知識建構,達到有效閱讀學習的目的,最終實現語文閱讀能力和思維的有效發展。在這樣的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已不再只是簡單地傳授語文知識,而是積極組織引領學生,一起盡情享受閱讀,共享閱讀進步和發展。
2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點
2.1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常都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并且做筆記。部分老師采用這種方式教學是認為自己在教學方面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知道本堂課學習的重點,所以希望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之內掌握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方法。老師的這種教學行為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雖然能夠讓學生在短期內達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并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后續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還會對老師的教學產生一定的依賴心理。而群文閱讀強調集體構建,就是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先不告訴學生這類閱讀題材的分析方法,然后學生和老師在一個互動的教學環境中進行討論,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構建一種“共識”,最后,老師對學生的分析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并且做最后的點評。老師利用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在整體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具體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不會對老師形成過大的依賴心理,在后續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也能夠自己進行探究和研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自主探究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伴隨學生很長時間,并且能夠讓后續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2.2 群文教學要突出思想教育
群文閱讀素材都來自優秀的文學作品,承載著創作者的先進思想、超前意識與寬闊視野,因而非常有助于初中生積累知識、增長見聞與拓寬視野,對提升初中生的思想意識、精神覺悟與情操修養特別有幫助。因此,教師要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初中生一起挖掘隱含其中的思想教育,幫助初中生擁有敏銳的洞察力、深度的思維力與強勁的創新力,優化初中生的主體能力。
例如,教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能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愚公移山》等,教師在群文教學中要注意進行思想教育活動,在課文閱讀與內容賞析中融入一些處世方法和為人之道。教師要告訴學生與人為善、多幫助他人、剛正不阿、不為錢權勢所動、惜時奮進、居安思危、心志篤定、堅韌不渝等,因勢利導地進行思想教育活動。
2.3 巧引探究,集體建構
在群文閱讀課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他們加強小組合作探究閱讀,增進討論交流,切實實現閱讀知識和能力的有效建構。例如,針對“如何刻畫人物形象”這一議題,教師選取了《阿長與山海經》《孔乙己》《祝福》等多篇文章開展群讀,先設置問題:“(1)深入研讀課文,阿長有何性格特征?(2)阿長沒有文化,她是怎樣買到《山海經》的?后來她的心理又有何變化?”激勵學生探究思考、討論回答問題,可以得出阿長是一個純樸、熱情的人;接著,引導學生繼續聯系閱讀《孔乙己》和《祝福》,歸納表達出閱讀感受,從這些文本故事情景中細致體會了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圓滿地完成了文本探究任務,有效促成學生們共同建構語文閱讀知識和能力。
2.4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只是注重教材上的內容。教師認為只要把教材上的內容教授給學生便可以,但其實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不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教材上,這樣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對于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來說,它可以更好地去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學識和素質,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書籍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發現讀書的快樂和樂趣,從而在后續的學習中能夠更加愿意讀書。老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可以每天讓學生閱讀固定的時間,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就可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學生在長久的閱讀中便會潛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生能夠從閱讀材料中學習到很多自己在課堂上無法涉獵的知識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和見識,擴充自己的精神境界。多讀書可以善于讓學生發現自身,也能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找回自己,讓閱讀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也應該定期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查,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應該及時給予鼓勵,老師的及時鼓勵,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動力,從而更好的開展后續的閱讀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對初中生輸送文化教育、思想教育與品德教育的重要平臺,也是幫助初中生進行文化學習、思想提升、品德發展與靈魂凈化的重要教育活動。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究群文閱讀教學要點,以教書育人、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為指導思想,深度開發群文閱讀教學的知識性、思想性與教育性,為初中生的快樂閱讀、健康成長提供更多更好的品德滋養與教化信息。
參考文獻:
[1]郭紅正.讀寫結合,讓初中語文課堂“熠熠生輝”[J].好作文,2022(06):26-29.
[2]俞淑英.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素養養成的策略[J].新校園,2022(03):39-40.
[3]王蓓.主題引領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初中生世界,2022(12):37-39.57BA3E12-9874-42DC-8917-AA60F86E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