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爾特
摘要:從教學的角度來看,英語是一門具有語言性、實踐性的學科,所以其對于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能夠靈活地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起來。而游戲化教學恰好符合了這一教學需求,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作用,更是將英語學科的實踐性凸顯了出來。因此,在小學的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運用游戲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具有趣味性、競爭性、實效性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英語灌輸式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這才是有效引導小學生積極開展英語知識學習的關鍵。對此,教學教學老師就可以從英語游戲教學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英語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來,以提高學生們的英語知識學習效果。
一、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與意義
(一)游戲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非母語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會覺得英語枯燥乏味,毫無趣味性。同時英語又給人非常抽象的感覺,讓人產生陌生感和距離感,這更是給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增加了學習難度與抵觸心理。小學生都愛玩、愛鬧,他們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他們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趣味性強的內容。而游戲恰好符合小學生對樂趣的要求,游戲不僅能創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并且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并運用英語。
(二)游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合作精神
通過游戲可以創設不同的情境,使學生不再是單純、枯燥乏味地反復讀單詞、句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輸出所學內容。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能明白“規則”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都遵守游戲規則,游戲才能順利進行。通過一次次的游戲,學生逐漸形成規則意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游戲在幫助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表達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涉及的小組合作也能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組織互動游戲,提高英語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各種各樣的互動游戲,能真正拉近師生以及生生間的距離,全面激發學生能動性。比如,課堂上可以通過巧妙地應用肢體動作,增強游戲趣味性和刺激性,進而改善英語教學成效。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是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實施者,需要積極參加詞匯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優良的學習氛圍。比如,在詞匯教學之際,教師可以通過主要話題為基準點,鍛煉學生英語詞匯表達技巧,創建優良的教學環境,變換教師及學生角色,與學生共同互動。
在講解《Look at me》之際,教師就可以指向身體的某一器官,引導學生使用英語單詞描繪器官,比如教師指鼻子,學生應對應的說出“nose”,教師指向耳朵或者手臂,則應引導學生說出“ear”或者“arm”,從而增強課堂互動效果,改變單調且枯燥的詞匯教學模式,又或者在課堂上教師隨意說出一對英語數字,詢問這一對英語數字相加的“和”,比如“How much is two plus five?”,指導學生在組內自由討論,如果小組人數和計算結果對應,這一組則應淘汰出局,留到最后的小組,組內成員則將收獲對應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訓練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又能加強學生計算速度,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素質。
(二)指導角色扮演,增強學習主觀性
隨著小學生年級逐步升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已經累積了一定學習經驗,而且具備獨立思想和判斷能力。所以,教師則可對應的設計角色扮演游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角色扮演游戲。在學生參加角色扮演活動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重點分析理論知識。
比如,在講解“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chool?”之際,為了幫助學生準確理解介詞以及表示各種場所的詞匯,教師則可以組織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扮演。其中,一名學生扮演好心路人,一名學生扮演問路者,分別參加到角色扮演活動中。在這次游戲內,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卡通地圖,并要求學生按照自己想法,根據地圖描繪的內容,與同伴進行練習,進而明確地找出圖中超市、公園、學校和醫院的位置,并使用英語標注與練習。學生通過”Can you tell me where the supermarket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chool? Which way should I take?” “The supermarket is learning the southwest direction. First go straight along this road and turn right at the intersection.”等對話練習,逐步加強自身主觀能動性,而且在游戲練習過程中思考相關英語知識,既掌握了具體方位及場所的詞匯,又訓練了英語表達能力。
(三)結合競賽內容,設計競賽游戲
對于游戲來說,游戲不僅是一種娛樂活動,而且游戲還是具有競賽性質的一種比拼。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來說,此階段學生的好勝心強,在你追我趕的良好教學環境中,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競賽內容,為學生設計競賽游戲,讓學生在相互比拼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強化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對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實現未來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Module 1 Unit 2 My favouritecolour is yellow.”這部分英語知識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各種顏色的單詞,教師就組織學生開展競賽內容,讓學生在競賽游戲的活動中,提高學習能力。在游戲開展之前,教師先將游戲規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會利用交互軟件,將全班學生按照一定人數的比例,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看顏色說英語單詞,或者說英語單詞指出顏色。學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說出或者指出,即為小組的獲勝者。然后,再將所有獲勝的學生進行一次比拼,看看哪位學生能夠在最后階段中獲得勝利。當然,為了鼓勵學生能夠主動加入,教師可以給獲勝者一些獎勵。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學生的注意力會被有效吸引,都想參加游戲來爭奪獎勵。
三、結語
游戲作為輔助新型教學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欲望,能夠自主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當中,使課堂的趣味性更強,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游戲化教學模式,是提高授課效果與效率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邢玉霜,陳雪.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 2020, 49(1):2.
[2]邱小芳.樂中教 玩中學——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的有效性探索[J]. 師道:教研, 2021(11):2.
[3]張榮芬.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究[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 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