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挺
摘 要:本文結合公開課內容《兩莖燈草》,嘗試從“妙入切點”、“初步勾勒”、“精雕細琢”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高年級“層次化素描習作”進行探索,旨在精進學生人物細節描寫,提升學生精細化表達的能力,從而細致勾勒筆下的形色人物,提高學生語言技能。
關鍵詞:層次化? ?素描習作? ? 教學策略
《兩莖燈草》所在的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且能運用”。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我們日常教學中都在涉及。可當下的習作教學普遍存在著泛而不精的問題。習作教學中只有明確一小點,重錘以敲之,才能真正地借妙筆,描繪出筆下文字的全部模樣。這就是“素描習作”。現試想以《兩莖燈草》為例,談談筆者對“層次化素描習作”教學策略的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定向:妙入切點,知其然且所以然
(一)立足單元,厘清重點
細細品讀《兩莖燈草》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吳敬梓在描寫嚴監生的病情和面對眾人時的表現都是富有一定的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就凸顯出了嚴監生病情越發嚴重的層次和面對眾人猜測系列舉動的層次.
這是文本的重點內容也是最大的特色,通過這樣的層次變化便能切切感受到嚴監生臨死前的心情的變化,體會情節的一波三折,故而“有層次描寫”成了潤色文章最重要的法寶。
(二)探尋切口,寫之有道
1.聚焦病情,悟出寫法
在教學時,筆者首先出示語段:
師:這就是寫他病情的語段。你們讀一讀這段文字,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此時的病情,你想到了哪個詞?
師:再讀讀這段文字,看看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師小結:作者就是從病情加重到無法醫治最后到即將斷氣,這樣一步一步寫他的病情。這就叫有層次描寫。
2.緊扣“兩指”,習得寫法
師:同學們,作者對嚴監生病情的描寫就像電影中的慢鏡頭,最后聚焦到臨死前的那一刻。當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總不得斷氣的時候,屋子里的人又是怎樣猜測的呢?嚴監生又是怎樣反應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師:我們先聚焦前三次嚴監生的反應,根據他面對別人猜測的表現,你能猜出他每次的心情嗎?
師:從著急到氣憤再到失望。同樣是對嚴監生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作者也是進行了一步步的有層次描寫,讓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心情的變化。
◆師:原來作者就是抓住了手、頭、眼三個部位來描寫他的神態動作。你們再看看圈出來的三個部位,你們又有什么發現?
師:作者對眼、手、頭反復地寫,反映出他心情的變化。
◆師:我們先看他的頭。三次搖頭,你能看出他的心情變化嗎?
師小結:同學們,作者就是通過對嚴監生手、頭、眼三處身體的部位有變化的描寫有層次地寫出了他的心情變化。
(三)? 凸顯層級,步步遞進
這是體悟、習得寫法的教學環節。筆者自始至終以“有層次描寫” 作為推進課堂的重要脈絡。先以嚴監生的病情作為切入點,引領孩子聚焦語段,概括病情;再前后聯系,了然變化;最后教師總結,引出有層次。就這樣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在孩子的心中刻下有層次的影子,從而對這節課要學習的有層次描寫有了初步的印象。
二、踐行:初步勾勒,描其然且所以然
(一)當堂練筆,時效運用
習作課中動筆練寫,是管窺是否了然于心的關鍵,故而,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時候不可遺棄常規的習作教學要領。故而這一課,我們還要當堂練筆,通過練筆的運用來深化學生對“有層次描寫”的體悟,來印證學生的認知是否具有時效性和功能化。
[例]]師:老師也給大家一個特定的背景——明明考試考砸了,去找媽媽去簽字。面對媽媽的質問,明明又會有怎樣的心情變化呢?你能不能通過對明明神態動作的有層次描寫來反映他的心情變化。
(二)支架為引,悄然內化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筆者引領孩子抓住創設的情境,繼續一步步引領孩子如何進行有層次描寫。一思構:明明會有怎樣的心情?二思構:通過身體哪個部位的變化來反映心情。三思構:精選凸顯層次性的身體部位。一步步看似細碎的追問卻是在幫助學生勾勒“有層次描寫”的行文支架。
(三)人物補給,合轍結構
層次化素描習作要領的習得,根本目的在于能讓學生運用這樣的習作秘鑰,能細膩地刻錄社會中個性鮮明的個體。能精細地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一改細而不精的文風。這也緊扣單元語文要素。我們老師可以啟發學生關注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同時利用圖表,進行簡單的海量梳理,以便在習作體系中形成基本架構。
三、細化:精雕細琢,繪其然且所以然
(一) 內外兼修,拓展遷移
有了切入點,有了支架,有了范例,對于孩子來說,有層次描寫的習作技巧便不再高不可攀。課堂上的練筆時間是有限的,對于素描習作教學,我們定要溯源課內,延伸課外,何為素描習作?便是學生能于課堂得一二良技,妙用文字勾勒他精彩的生活世界。課外的補給復寫,對習作訓練點的夯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復寫推進,夯實技能
多次的 “有層次描寫”的訓練,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透徹掌握這一習作秘鑰,在復寫中,檢驗是否真正掌握了“有層次描寫”。相比較過往的文章,加入了有層次的描寫,細節描寫更集中,更生動,更有張力,情節鋪展更是巧中生趣,具有吸引力。
綜上所述,通過定向、踐行、細化,可以助推學生語言技能的提升,對描寫的細節進一步加工,勾勒它的層次,描繪它的變化。讓層次推動情節,讓層次促動精細,讓層次翕動文章。如此,我們便可悠賞孩子筆尖生香,道不盡爾語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