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措 李毛先 吉毛加 澤郎曲卓 卓瑪納么
摘 要: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都在強調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對于當下的農牧區經濟的發展戰略。現階段,我國牦牛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有數據顯示,我國牦牛的產奶量大約在90萬噸左右。但是,相比于其他乳制品,牦牛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緩慢,這也說明了牦牛奶的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牦牛飼養成本較高、牦牛奶收回難度大、產奶量較低等問題。也正是這些原因,牦牛產業的發展雖然近幾年在逐漸提高,但是從市場需求來看,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未來,牦牛產業應該在提高產量、擴大規模、增進質量上下功夫,把牦牛奶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關鍵詞:牦牛奶;特點;產業現狀;污染;貯藏方式
一、牦牛奶的特點
(一)高濃度,高含量,高比重。它可以給人體補充氨基酸、蛋白質和鈣等,牦牛奶和普通的牛奶不一樣。還有那些人體中必需的亮氨酸、賴氨酸;不僅如此,牦牛奶中還含有豐富的鉀、磷、鈣等含量,而牦牛奶中的維生素A的含量是常乳的11.01倍和維生素B2的含量也是常乳的3.2倍以上,牦牛奶的微量元素鉻含量更是常乳的10.1倍以上。比普通牛奶高15%多,牦牛奶中所含有的鈣的含量是1.14倍,鐵是普通牛奶的9.79倍,鋅的含量是普通牛奶的3倍,一公斤的牦牛奶里所含有的熱量為1007卡路里,氨基酸的平均含量為23.07%。它里面的脂肪、蛋白質、乳糖和礦物質的含量都非常豐富。
(二)牦牛奶中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以有效地幫助人體調節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天然神奇因子“CLA”在牦牛奶中含量很大,可以防止動脈硬化,還能調節血糖,提高骨密度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也可以降低我們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時可以提高骨骼密度促進人體蛋白合成,提高免疫力。
(三)純天然的生活環境。牦牛一般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常年牧野在萬里原野的大自然中,每天飲用天然的、無污染、無公害的礦泉水,牧草和草叢中名貴的草,例如,冬蟲夏草、貝母、木香、棉芪等天然藥材,所以牦牛所產出的牛奶品質優良,干凈又純潔。牦牛奶中所含有的乳鐵蛋白量超過的普通牛奶,很適合正在哺乳期的嬰兒和幼兒,還有正在坐月子的孕產婦、老年人等。
(四)滋潤肌膚,消除皺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長期使用牦牛奶進行潤膚,它會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還對皮膚有很好的美白效果,敏感肌的皮膚也可以放心使用等功能。
二、青海省牦牛奶產業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牦牛數量最多的國家,領有牦牛大概1300多萬頭,占世界牦牛總數的90%以上,由于特有的地理環境因素,讓青海這里有著無窮無盡的生態寶藏,特有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的多樣化、獨特的地理位置都為打造綠色有機健康的畜牧產品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條件,也成為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地。省內的牦牛主要散步在牧區六州,其中玉樹州、果洛州散布數量最多,青海牦牛泌乳期除個別外為150天左右,且產奶274.06千克,以下圖是近十年有關青海省的牦牛奶產量,圖中可以看到牦牛奶產量逐年增長的的趨勢。
牦牛奶產業對青海省牧區經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青海省牦牛奶產業的各個要素基礎較好,產業分布雖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但做整體規劃和打理,前景一片光明。依據2020年的相關數據顯示,青海省就有18家企業有乳制品的生產許可證,而且,其中的8家集中在需求較大的和消費水平較高的的西寧市,青海省將資源變成優勢,牦牛奶遇上青稞粉、牦牛奶+堅果+土豆粉等,以及利用牦牛奶制作酸奶、奶酪、奶粉等,經過提高加工水平來培育發展高端的牦牛奶乳制品品牌。結合所具有的牦牛奶特色資源優勢,打造綠色有機奶產業,成為中國高端牦牛奶第一品牌。這些足以看出牦牛奶產業化發展的良好趨勢。但也有一些局限,如牦牛奶分布在較遙遠的牧區,原料運輸距離太長,使得產品存放時間過久,牦牛奶產品發展受到局限等。
三、牦牛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乳源分散,收購及運輸環節尚不健全
青海地區地勢險峻、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高,而且獨特的地形及其自然條件,使得該地區出現開發成本高、投資效益低的情況。這些種種因素導致了青海的經濟,特別是牧業一直遠遠落后于全國以及國外其他同業務的地區。對于自然環境惡劣、地勢險峻的牧區來說,想要實現經濟發展就更難上加難。牧區普遍交通條件差,運輸路線不完整;而且牧民一直都以傳統散居的方式在草原上居住,一戶戶之間距離相對較遠,這就造成了乳源分散,無法以更快的速度將高營養的牦牛奶移至加工廠里,為收購和運輸新鮮的牦牛奶,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二)傳統擠乳方式的弊端。傳統的擠奶方式跟現代的擠奶方式完不一樣,牧民在擠奶時往往用手直接把奶擠到無密封的木桶或鐵桶等容器中,這樣的擠奶方式不但不衛生,還非常容易感染空氣中的各種雜菌。其污染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1)空氣的污染。在擠奶人手工擠奶的過程中,牛奶是處于無密封狀態下,所以經常與空氣接觸,然而據研究發現每升空氣中平均含有50到100個細菌,在空氣中感染的細菌多以枯草桿菌、霉菌和球菌為主。當空氣中灰塵多的時候細菌可達10000多。而且在室外擠奶時,不可避免地會有塵土和牛毛、雜草等落入桶中,從而影響到牦牛奶的質量。
(2)擠奶員的污染。傳統的擠奶方式中,擠奶員在擠奶過程中與牦牛奶直接接觸,而擠奶員沒有專業的的衣服等,所以衣服、頭發、手和指甲上的細菌就很容易感染到牛奶。正常人雙手上的細菌都可達到40萬個,不洗手或洗得不干凈擠奶時每毫升牛奶中的細菌數約為6700—25000左右,而認真洗手并且剪指甲后擠奶,每毫升牛奶中的細菌數只有200多個,細菌減少了30倍多。
(3)牦牛自身的污染。牦牛經常受到來自牛舍中空氣和自身排泄物的污染,從附在牦牛身上的污物上可測量出約有150萬個/克的細菌數,其中大腸桿菌居多。23723389-85C2-460D-A687-A974EA9E10AE
(三)不合理的存放器皿。牧區因物質經濟較為落后,存放器皿多為自制的木桶和市面上買到的木桶和鐵桶為主,呈現出單一化的傾向。而且其存放器皿不會經常清洗消毒,就算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細菌的數量也很多。這主要是因為木桶的反復使用及清洗不徹底和鐵桶生銹后仍有污物和奶垢殘留在桶底所導致的。所以使用符合奶品存放的器皿,極為重要。
(四)不當的貯藏方式。為了保證奶源的新鮮,其貯藏方式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牛奶是微生物活動的宿主。剛擠下的牦牛奶不能受到陽光的直射,必須馬上進行冷卻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如果放在常溫下不做任何處理,在24小時內微生物將每毫升增加到130萬個,牛奶中的微生物量很容易就會迅速猛增。牧區的貯藏方式較為簡陋,而且沒有固定的貯藏方式,其存放溫度更是因為自然因素和相關技術及知識的欠缺而難以控制。如果運輸時間長且氣溫過高,將容易出現變質和腐敗等現象,從而無法保證牦牛奶的純正新鮮。
四、解決對策
(一)加強儲運方式專業化。青海大部分牧區由于乳源分散、收購及運輸環節尚不健全,牦牛奶從產區到加工區長時間運輸困難,很容易造成微生物的繁殖從而影響鮮乳的質量。因此,市場上除了少量的牦牛奶銷售外,大部分的奶主要由當地的牧民自產自銷。也由于儲運方式不當,很難用營養價值極高的新鮮牦牛奶生產出其他附加價值,這也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所以需要加強對青海的牦牛奶產業的冷鏈物流建設,可以通過增設統一的“奶點”(牛奶加工廠)來降低運輸成本。對距離長的加工區還要用鮮奶運輸車配送等措施,要以長遠的目光和專業的態度曲決策,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還要為長遠的利益著想。
(二)應用封閉式擠乳機械。擠奶環節對牦牛奶的質量尤其是衛生指標影響很大。若想改善上述問題就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來確保牦牛能夠生產出有機牛奶、優質牛奶,一是選擇機械擠奶方式,將擠出的牛奶直接通過管道進入制冷奶罐,不會有二次污染的機會。并且對牦牛奶商品化的過程中,擠奶系統、牛奶制冷貯存系統都要符合有機食品生產安全衛生要求,且使用設備由專業廠家提供的。二是嚴格執行規范的擠奶操作,一方面可及時發現問題或不理想狀態的乳房或異常乳汁,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并單獨處理;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保證擠奶過程中的衛生,提高牛奶品質。
(三)使用專業廠家生產的器皿。涉藏地區大部分牧民通常用木桶和塑料桶做為裝牦牛奶的器皿,木桶反復使用容易滋生霉菌等有害菌,塑料桶通常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產品常有塑料味。所以建議使用由專業廠家生產的裝奶器皿,并且使用前需要進行嚴格的殺菌處理。
(四)綜合應用擠奶配套技術使貯藏方式專業化。貯藏困難一直是乳制品產業的一大難題。牦牛奶它作為生鮮乳,在貯藏過程中對溫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溫度過高或者存放時間過久均會引起變質,影響飲用,造成浪費等現象。目前眾多中小型牦牛奶制品公司一直都因受到局限,因此對于產品,生產量較少,市場擴大受到限制,從而市場規模化的道路一直受到阻礙。
快速冷卻是保證牦牛奶質量的關鍵。剛擠出的牦牛奶溫度一般都是在38℃左右,這個溫度下非常容易且短時間就會讓細菌滋生,影響牦牛奶的品質。所以優質牦牛奶就需要在牛奶擠出后快速在短時間內不超過一分鐘,將溫度冷卻到4℃以下,控制微生物生長,確保牦牛奶的新鮮度。整體上,可以通過牦牛奶與擠奶等一系列技術的配套應用,來打破傳統的生產方式及存在的不足,大幅度提高牦牛的產奶量和質量,使更多消費者和潛在客戶喝上新鮮奶、健康奶、安全奶,從而拉動市場,提高牧民收入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五、展望
郭明若先生作為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營養與食品系終身教授,他曾說過,營養均衡是食品發展的主要趨勢。這也說明了對于食品行業的未來前景來說,營養價值及營養平衡是發展關鍵點。因此希望此論文,能夠讓涉藏地區的牦牛奶產業從事者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及影響牦牛奶商品化發展的因素。
在今后的青海牦牛奶的發展應該明確市場定位,營銷戰略,提升技術水平來面對種種困難。要以青藏高原上豐富的牦牛資源為基礎,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可持續發展及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證生態綠色環保的經營理念,加強牦牛奶生產加工規模化, 經營管理效益化, 市場營銷國際化發展模式, 開發高端牦牛奶系列產品,走向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端特色乳業發展之路以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黃世群,羅玲,毛建霏 . 紅原牦牛奶與常乳營養價值比較[J].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服務中心 2017(10):1
[2]鮑文,張志良.青藏高原開發、保護與特色經濟發展[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56-58+107.
[3]冶成君.淺談青海凝固型牦牛乳酸奶的發展前景[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4,44(06):51-53.
[4]趙明安.擠奶衛生抓五點[J].鄉村科技,201023723389-85C2-460D-A687-A974EA9E1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