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妹芳
摘要: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和溝通技巧,在進入社會后可以更順暢地與人交流。而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及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融入名著教學,能充分發揮名著對學生成長的引導作用。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名著,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為提升語文的教學有效性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策略
引言
初中語文對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思維習慣得以養成的關鍵時期。這種思維需要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閱讀經典名著,感受我國文化的魅力,實現文化素養和語文能力的雙重提升。教師應當給予學生發揮自主性的機會,讓他們擁有主導課堂的權利,不要總是依賴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同時應當及時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更正,同時學生的語文基礎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鞏固,還能在無形之中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認知。通過學生對于傳統名著的閱讀,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樣對于語文學習就會更感興趣,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
一、制訂閱讀計劃,強化學生名著閱讀環節
初中生的學習任務繁重,通常難以空出時間閱讀名著。對于課本上提出名著閱讀的要求,學生也是敷衍了事,同時教師因名著閱讀指導難度大,認為其對考試沒有實際幫助,從而不愿意花費課堂時間來開展名著閱讀教學。這就造成語文名著閱讀教學陷入“學”和“教”兩難的困境。若想改變困境,就需要教師重視名著閱讀教學,制訂名著閱讀教學計劃,按照名著作品的章節或頁數設計閱讀任務,每節課結束后布置一個任務,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并要求學生寫一篇閱讀筆記,改變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看法。
例如,在閱讀《駱駝祥子》時,教師根據該作品的二十四章節設置二十四個問題,要求學生每天課后閱讀一章,根據問題閱讀作品,尋找答案,并制作每個章節的閱讀筆記。《駱駝祥子》第一章節內容概括駱駝祥子進城做車夫,并夢想要買一輛黃包車。對這一章節,教師可以設計問題:“祥子花了多少錢買了黃包車?在買黃包車之后他是如何規劃自己生活的?”學生在課后仔細閱讀這一章節,發現祥子是通過砍價花了九十六塊錢買了一輛黃包車,九十六塊錢是他的全部積蓄。買了黃包車之后馬上去拉客賺錢,賺了錢后吃一頓羊肉,然后想著再拉多少客人。這一章節生動描寫了祥子作為車夫對未來的期盼與憧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跟著欣喜、動容。第二章節是敘述祥子拉車生活被中斷。教師可以設計問題:“祥子在拉兩個學生去清華的過程中心態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可以發現祥子起初是擔憂被抓去當壯丁,但聽到別的車夫一句贊美的話便同意冒險,最后被抓去當壯丁,失去自己的車,一下子跌入谷底。這大起大落的命運讓學生唏噓不已。通過制訂閱讀計劃,充分落實學生名著閱讀,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名著,并有序推進名著閱讀教學活動。
二、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傳統名著走進初中課堂
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慢慢失去興趣,讓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慢慢消失。教師應反思自己的教學,通過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于學習重新感興趣,這樣教師在教學方面才能夠更順暢,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排一個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帶領組員進行相應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駱駝祥子》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教師先給小組長開一個會,告訴小組長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以及教師有什么教學任務,然后讓小組長們征求意見是否讓組員們提前預習,讓組員們提前了解這節課講什么,使組長覺得這個方法可行,然后再與教師探討。接下來如何讓同學們進行預習。在教師和小組長探討完畢后,教師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就是繼續做好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然后小組長帶著教師分配的任務,向組員們進行相應的分配。在下節課,教師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檢查小組的學習情況,通過教師檢查小組的學習情況,既能夠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對于傳統名著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在平臺構建中拓展閱讀資源
名著閱讀還需要與時俱進,當下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將電子化帶入閱讀時空,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以紙質媒體為閱讀主渠道的歷史。作為教師,同樣需要有效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優勢,適量引入、推介、運用方便學生閱讀名著的網絡平臺,建構適合自己班級學生閱讀名著需要的網絡空間,注入優質資源,鼓勵和吸引學生加入其中,使名著閱讀在紙媒基礎上加入電子化的新渠道。具體地說,教師可以適時組建班級QQ群、微信群、設立班級名著閱讀公眾號等,借助這些網絡平臺,定期開展與名著閱讀有關的活動。如在QQ群中選擇名著閱讀積極分子主持所讀名著研討活動,每次活動集中研討一個涉及名著的人物、故事、藝術手法等方面的內容,以引領名著閱讀朝著縱深方向發展。又如在微信群中,可以讓朗讀能力強的名著閱讀愛好者,選擇自己喜歡的名著片段錄制朗讀小視頻推送,這樣可以讓其他學生在空閑時通過聽讀、觀看也有閱讀名著的效果。還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發送名著推薦主題的推文,根據班級名著閱讀的實際情況,及時將名著相關內容與閱讀名著的實踐內容進行推送,這些工作都可以由名著閱讀積極分子合作完成。這樣,學生閱讀名著不僅路徑和視野得到了拓寬,而且了極大豐富閱讀資源,既能夠增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與動力,又能夠在閱讀實踐中形成名著閱讀的個性化。
結束語
總之,初中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并且在讓傳統名著走進初中語文課堂的時候,教師有必要明確并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強化教學的薄弱環節,從而增強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名著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閱讀思維、開闊學生的人文視野,收獲豐碩的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娣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策略淺析[J].讀寫算,2020(15):175.
[2]潘高峰.加強名著閱讀指導,增加初中語文教學的厚度[J].考試與評價,2019(11):30.
[3]陸群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指導有效性的探析[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