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
摘 要:土木結構工程的耐久性是土木工程的一個重要問題,其堅固耐用程度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而耐久性則是指既要確保建筑物的功能合理,又要提高其安全性和舒適度。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建設中,要不斷地改善其耐久性,使其在使用壽命中保持較好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對土木結構工程耐久性進行了簡單的總結,并就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對其進行了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耐久性;土木結構;安全性;建筑行業;影響因素
土木工程的安全、耐久性經常出現問題,各主體都有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如果在實際施工中不加以注意,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制約,難以更加有效地對各種工作進行規范,難以提升土木結構工程的耐久性。針對目前我國建筑工人素質不高、偷工減料、現場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必須加強管理,從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制定各種措施,提高建筑強度,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一、對土木結構工程耐久性產生影響的因素
(一)結構設計因素
第一個原因是:鋼筋砼的防護層厚度偏小;第二,構件的開孔處設置不合理;第三,保溫、防滑層的處理不適合。如果不能在設計中得到合理的控制,就不能保證其耐用性,即使工程質量達到了要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影響到結構的使用壽命。
(二)材料選擇因素
第一,在使用混凝土材料時,存在使用不當,并且會導致水泥中的堿度過高;第二,Cas含量超標、細度相對較低,在放熱過程中會發生干燥現象,極易造成混凝土開裂。第三,添加劑的使用不合理。材料的選用是確保土木建構工程耐久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不能滿足工程的要求,都會產生結構問題[1]。
二、土木結構工程耐久性提升的措施
(一)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土木結構工程的使用壽命與材料的使用密切相關,提高材料的耐用性是最基本的方法,近年來,隨著對結構耐久性的關注,經過多年的總結與實踐,在建筑中采用了合理的摻混混凝土,以確保耐久性。根據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從多個方面進行隱患和問題的分析,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規范管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劇變,對現有的工程設計規范的安全標準進行了重新的檢討。針對建筑結構安全設定的規范,針對不同的觀點,搜集不同的意見,了解住宅使用者的意愿,從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程度,從建筑物的安全性、耐用性等多方面進行探討,以推動住宅建筑的順利施工。
(二)使用階段檢測與維護結構
耐久性和使用壽命的概念與施工階段的檢測、維護緊密相關,不能隨意分割。
對于惡劣環境下的室外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對施工階段進行全面檢查,以確保構件安全性和耐久性。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定期進行檢驗與維護,按現行的結構工程設計規范和要求,對規范進行合理的確定,以提高工程的整體處理效果,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為了確保結構的耐久性,必須從理論上落實到實踐,做到精確、合理的規范控制,了解施工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建筑物、橋梁等工作進行好定期檢測,如玻璃幕墻、外墻體瓷磚等設施,土木結構工程建設方應承擔檢修與維護的責任,將質量事故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對安全監測設施的改造
在建筑物結構變形、裂縫和位移等方面,要根據原型材料對建筑物的安全進行準確的評價,并對其影響進行綜合分析。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評價階段,中小混凝士建筑缺少監測設施,難以對其進行全面的監測,造成了對其安全性評價的不夠精確。由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和工作人員進行安全評價,經過審核和計算,對存在問題的設施進行合理的調整。因此,針對目前的安全監測工作,單憑現有的工作模式還不完善,必須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創新檢測手段,將先進的設施貫穿于各個環節,發揮一定的作用及優勢,為后續土木建構工程改造及處理提供保障。
(四)加強對土木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土木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國土木工程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土木工程的監督和管理力度,確保工程項目的合法的招投標和施工的規范。當前,有些施工單位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經常會偷工減料、不按規定施工、竣工驗收形式化等問題,造成工程在使用階段壽命大幅度下降,有的土木工程存在結構問題會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規范,并采取相應的施工監理措施,以確保工程結構的耐久性,防止因一定因素而造成的安全隱患[2]。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土木結構工程的耐久性與工程的使用壽命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土木工程的生命周期中能夠維持其正常的功能,從而提高其安全性和耐久性。但在實踐中,除了要注意施工、設計等方面的因素外,還要注意環保因素。只要我們做好結構耐久性的工作,今后我國的土木結構工程在建筑方面的水平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尹偉杰. 土木結構工程耐久性的分析與研究[J]. 工業,2014,0(9):241.
[2]田樾.土木工程結構的耐久性研究分析[J].土木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6):84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