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李鮮葉
摘 要:課程思政建設是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文基于課程思政的基本內容, 從教學大綱、教學素材、教師三個方面探討《英語寫作》課程建設的路徑,以提高外語類專業課程育人效果。
關鍵詞:英語寫作;課程思政;教學大綱
一、引言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黨的十九大從國家層面的高度,明確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確定了培養目標。因此,各類高校的各類課程都要緊緊圍繞這個根本任務,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主要陣地,真正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煙臺南山學院針對這一重要舉措,近幾年相應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本科和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示范課建設、課程思政示范專業申報、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訓等一系列活動,帶動了全校各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熱潮,英語專業成為我校首批立項的課程思政示范專業。
鑒于此,本文以英語專業課程思政示范專業建設中的專業核心課《英語寫作》為案例,結合新時代外語人才的培養要求,思考《英語寫作》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以便和其他的英語專業課程進行的思政建設同向同行,共同推動英語系人才培養,同時也為我校其他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思路和借鑒。
二、英語寫作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英語寫作》是英語專業本科生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英語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也大都與教育、翻譯或者外貿領域相關,而這些領域除了考慮人才的專業功底之外,對他們的價值觀、職業道德和修養也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英語寫作》課要積極探索課程思政與專業能力培養有機融合的途徑。
課堂教學是課程教學的主要陣地。英語專業因其專業特性,學生所使用到的專業課程的教材絕大部分都是英文版,里面選取的文章、段落也都以我英美文化為背景。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甚至產生文化休克。《英語寫作》課也存在上述問題。
因此,作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就要認真思考該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和方法。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既能學到有用的寫作技巧,寫出布局合理、主題突出、內容完善、語言通順、格的文章,又能使文章具有溫度、體現出家國情懷、愛國主義、文化自信、道德修養等,能夠為國家儲備更多的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英語寫作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一)課程思政納入教學大綱,明確育人目標
修訂之前的《英語寫作》教學大綱主要側重點在寫作知識的傳授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上,沒有明確的德育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和相應的教學法的要求,教學大綱內容格式不完整、貫徹執行不嚴肅、有時候會任意舍棄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
英語專業作為我校首批課程思政示范專業建設點,首抓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大綱的編制工作,首先需要明確這些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思政目標,并在教學大綱中得以體現。《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大綱就明確了“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社會責任感、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思政育人目標。除此之外,每個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教學設計都需要體現該單元的具體的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
(二)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思政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廣大任課教師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深挖思政要素,才能保證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2019年7月3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出席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閉幕賽時表示,各高校要鍛造政治素質強、教育站位高、國際視野寬、五術要求精的“中國金師”。每一位任課教師都應該以金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教學水平和育人水平。
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培養出更多主動傳播中國文化的優秀外語人才,我校英語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各種課程思政相關的培訓和研討會。課程思政建設團隊的核心成員全部通過了全國高校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訓,2022年人均參加的課程思政研討會課時達20學時。
(三)整體設計思政要素,提升課程建設質量
課程思政建設是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地過程。對于一些隱性的思政元素需要任課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細致地挖掘并對這些材料進行分析、歸納、整理,理出其中的內在聯系,形成本課程的思政要素體系,讓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專業課知識,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目的。
《英語寫作2》的主要學習目標是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篇章寫作技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要講授四種文體的寫作技巧之外,還要通過對范文的分析,深挖其中隱藏的思政要素,并使之成為一個體系。比如在學習“How to Improve Your Study Habits”這篇范文時,任課教師除了分析該篇范文中運用的指導性過程分析的寫作技巧之外,還要深挖里面提到的每一種高效又可操作性強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激發自身學習潛能,使學生樹立高效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
四、結束語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明確各自的任務與使命,形成合力,讓良好品質、理想信念悄悄地走進學生心里,并讓他們付諸實際行動,運用自己的所長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得更廣、更遠、更長。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1).
[2]教育部.打造“金專”“金課”,鍛造中國“金師”, HTTP://www.moe.gov.cn/jyb_xwfb.
[3]王俊菊. 英語教育“六”新談[J]. 山東外語教學, 2018(4): 43-51.
[4]徐錦芬. 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素材的思政內容建設研究[J]. 外語界, 2018(4):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