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波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從而逐漸形成了現代教學技術。為了能夠緊跟時代進步的步伐,保證教學與時俱進,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總結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是一門極具創新性和科學性的學科,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充滿科技性的課堂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優勢,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并能夠積極主動地對數學的世界進行探索。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建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中經常被教師使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學方式之一。情境教學通過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真實體驗教學內容,使得他們能夠對教學內容產生共鳴,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因此,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能夠讓教學情境更加貼近實際場景,可以提高教學情境的可信度,可以讓教學情境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針對生活中的交通指示標志先播放一段小視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出現的三角形指示標志。這些交通指示標都是起到了警告、指示的目的,一般和學生的生活聯系都比較大,比如提示前方有學校慢行;再如重點區域不要鳴笛……很自然地引入新課,做一塊這樣的三角形警示牌需要多少鐵皮呢?再如在進行“等可能性”一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先將學生的照片都存入到電腦中,然后在課前采用幸運搜索的形式選出本節課的幸運星。這樣的情境引入都能使學生最快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點燃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探究的意識,有效地發揮了信息技術創建教學情境的優勢。同樣,在課的最后學生自己創編等可能性的數學游戲,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生活中的大轉盤、骰子、模擬投幣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呈現在課堂中,既有效地縮短了制作時間,又最大限度體驗了生活中的數學活動。這樣的過程才是真正地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真實發生。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大部分是基礎的數學知識,教師在針對這類基礎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真實情境。例如,教學“10以內數字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師通過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讓課堂化身一個小型的“超市”,讓學生進行商品買賣。通過實踐,學生對“10以內數加減法”充分理解、運用、掌握。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生活教學
由于學生在進入小學系統性學習之前,其主要的活動場所就是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從而使得學生對生活場景或者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具有極大的親切感。因此,生活化教學是全面教學改革始終倡導,要在各學科教學中使用的全新教學方式[1]。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生活化教學,可以借助形象生動的展現形式,讓生活化教學真正活起來。同時,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生活化教學,能夠拉近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并不是教材上冰冷的數學符號,而是隨時隨地發生在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以此,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所改觀,從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礎。
“認識圖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知能力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緊密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針對這節課的內容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讓一些基礎圖形和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并利用一些技術手段將二者之間的轉變制作成動畫的形式,從而讓學生能夠快速將基礎圖形與生活聯系起來,以此可加深學生對基礎圖形的印象。教材在設置的過程中先讓學生來認識立體圖形,在立體圖形上尋找平面圖形,生活中其實本沒有平面圖形,需要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對生活情境進行抽象并進行數學建模。
三、利用信息技術具象解題過程
小學數學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擁有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具體的解題過程是考核學生的項目。同時,學生的解題過程也是學生數學思維的具體表現,是教師可以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佳載體[2]。因此,教師對例題進行講解時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將解題過程具體化,讓解題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更加主觀。
“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需要學生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結合以往學習過的基礎運算方式并將其進行綜合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將混合運算的過程具體化。并且通過鮮明的顏色區分,讓學生可以對混合運算的規則和定律進行記憶,從而讓學生能夠準確快速地習得混合運算的技巧,現在希沃白板的涂層功能都能很好地實現計算教學的計算軌跡。
四、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有效互動
現代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以此讓學生能夠盡情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從而實現了學生間和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同時,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并以此取得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另外,新穎的呈現方式讓學生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學內容上,從而極大程度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化靜為動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依然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學生在下面進行記錄。這種靜態的教學模式讓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3]。另外,由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言論和行為受到極大的限制,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啟發。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能夠讓靜態的教學模式發生質的轉變,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化靜為動,從而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獲得新的活力。
現代教學技術在“圖形的運動”這節課的實際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教學內容的化靜為動呈現。這類動態的幾何知識如果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教學效果比較抽象。這時就體現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現代教學技術的必要性了。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讓圖形的運動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對圖形運動后所形成的全新圖形有更加具體的了解。遇到這樣的內容建議教師可以選擇在多媒體信息化教室進行教學,也可以利用平板電腦幫助學生操作理解。
通過研究、實踐可發現,現代教學技術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并且現代教學技術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發揮著自身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創建教學情境、進行生活教學、具象解題過程、促進有效互動以及化靜為動,通過一系列有效策略的實施可以讓現代教學技術實現其存在的真正價值。同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現代教學技術,能夠讓教學效果更具新意,從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真正魅力所在,以此點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王靜.新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探析[J].新課程,2021(46).
[2]劉會.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5).
[3]陳姝.信息技術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35).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