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瑩



摘要: 舞蹈對于個體可以鍛煉身體素質能力、增強免疫力、減少生病幾率,還可以改善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坐姿、改善不良形體等。
關鍵詞: 學前教育;舞蹈;舞蹈基礎
一、調查研究背景
學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又稱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三胎政策使得現今學前教育是就業率排名最高的專業之一,幾乎是供不應求”。因為社會不是缺少幼兒教師,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這樣的教師,不僅要擁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還要擁有廣博的文化素養和識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銳的科研意識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
二、調查研究意義
為什么學前教育學生要學習舞蹈?
(一)舞蹈對于個體可以鍛煉身體素質能力、增強免疫力、減少生病幾率,還可以改善不正確的走路姿勢、坐姿、改善不良形體等。
(二)對于集體而言,在舞蹈排練和課堂學習中,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增強舞蹈教學方法與排練能力。
(三)學前教育工作發展的基本方向是面對全體幼兒,這一階段的幼兒大多數都以動作來表達情緒情感,增強對自己的了解,所以幼兒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量,面向全體幼兒,教師不能一味重復單一、無濃厚情緒色彩的舞蹈動作,教師需要對舞蹈掌握改編,創編等方式,根據音樂的風格、情緒色彩、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征、個體差異、課程的目標等進行改編,創編出不同舞蹈動作。在每一次的改編以及創編過程中,幼兒教師的創新能力也會不斷的提高。
三、調查研究內容
(一)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年級、專業、性別了解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基礎的情況;
(二)根據調查報告分析,影響舞蹈課堂低效率的相關因素;
(三)尋找有益于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高效課堂的相關措施。
四、部分調查數據分析
此次調查采取的是就本校網絡調研的方式,通過網絡問卷調查方法,回收到問卷1238份,其中有效問卷共991份,有效率95%。
(一)參與調查人員的基本信息
(1)參與調查人員覺得舞蹈課的最合適教學時間
如圖,參與調查人員認為舞蹈課程最合適的教學時間中:
1.認為45分鐘最合適的占18%
2.認為一個半小時最合適的占56%
3.認為兩小時以上合適的占14%
4.其他的占12%
可見,大多數參與調查學生認為一小時的舞蹈課程最為合適。舞蹈課程的長短也會影響著學生們一節課堂中所能吸收的知識點是否足夠,合理的課程時間也有利于提高課堂質量。
(2)參與調研人員提議的有益于提高舞蹈課程高效課堂的相關措施
如圖,在參與調研人員中
1.選擇增強時間分配的同學占20.6%
2.選擇提升課堂活躍度占32.5%
3.其他占36.2%
4.選擇課后作業的同學占10.7%
可見,選擇課堂活躍度和其他的占比會較高,我們可以看提升課堂活躍度成為提升堂高效率的一大因素。
(3)實施高效課堂的授課方法
如圖,在參與調研人員中
1.認為老師邊教邊做示范占25%
2.兩兩同學一組互相指導學習占25%
3.根據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占25%
4.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多互動占25%
可見,以上四點都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重要方法。
五、問題分析
根據以上部分問題與未展示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我們的舞蹈教程實施因學生基礎不一會有一定難度。
2.學習興趣會影響部分同學上課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到高效課堂的實施。
3.合理的課程時間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施。
4.布置課后作業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應該根據學生課堂進度來分配學生的課后作業。
5.每天練習舞蹈能夠快速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同時也能給高效舞蹈課堂帶來幫助。
6.有效的授課方法能夠提升課堂氛圍、學生學習的能力和速度。
五、問題解決的實施方法
(一)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師,通過對本課程的教研,實施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以及對舞蹈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們在舞蹈課程中循序漸進的學習,從對舞蹈的零基礎認知,到掌握幼教專業舞蹈基本技能,提高自身形體,掌握一定的舞蹈素材和正確規范的教學方法,提高舞蹈鑒賞與應用技能的能力,掌握舞蹈訓練方法,認識和理解舞蹈運動特性,并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科學、安全地指導幼兒的舞蹈活動。
(二)按時間分配一周學習次數是為1-2次,面向基礎不一的學生是考驗學生同時也考驗教師課堂的效率,是雙向性的活動,需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每一個內容的教學時間,同時安排學生課后練習時間。
(三)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內容不能枯燥。在遇到編創內容時,教師可利用一些自己創編的小故事串通在舞蹈的每一個動作情節里面,給舞蹈起個有趣的名字,方便個體理解,課堂不僅有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四)根據調研結果統計出以下幾個有效方法:
1.分解法:把一個整體的組合分解出來,一步一步進行詳細的教學。(例:身韻組合,第一個八拍做什么動作,里面的重點是什么,身體該往哪個方向走,神態要怎么安放。)
2.合作教學:一個班級里總會有舞蹈基礎好的同學,可以讓舞蹈基礎好的同學在課后帶動基礎差的同學。通過一帶一,好帶差的形式來提高同學們對舞蹈的靈活性和認知性。合作指出對方問題能夠更快速、更進一步的深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3.故事竄通法:這一方法運用與中國舞、民族舞和兒童舞,比喻舞蹈動作和帶入故事的方法,會給學生帶來有趣且生動形象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快速掌握舞蹈基礎知識,從此熱愛上舞蹈課堂。
小結:高校一定要做好用心培養學前專業人才的工作,才能提高我國幼教師資隊伍質量,為我國未來培育更多優秀的祖國花朵做出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道萍.前教育舞蹈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20.
[2]陳倩.舞蹈教學中幼兒舞蹈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17,(25):127-128.
[3]趙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216-217.
[4]白雯.學前舞蹈教學中幼兒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措施[J].教師,2017,(24):82
[5]朱永康.學前教育舞蹈專業基本功養成教育探索[J].《大眾文藝》.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