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王炳維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高校基于社會和國家戰略要求進行轉型,培養烹飪專業的學生是提高就業的重要舉措。本文從烹飪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的角度出發,旨在提出培養烹飪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烹飪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自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我國的餐飲行業發展迅速。十九大報告當中曾指出高校要培養雙創型人才。伴隨著餐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餐飲企業對于人才需求也在技術提升。提高烹飪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使其適應社會發展到需要,適應不同的烹飪崗位,減緩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一、烹飪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產業轉型導致社會對于人才提出了更多新要求。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轉型發展的需要,高校方面需要調整教學計劃,優化教學目標,通過培養實干型人才來減緩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我國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創新烹飪教學方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當下高校教育的本質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也朝著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向邁進。對于高校而言,烹飪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滿足企業或用人單位需要,提高崗位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目前社會上缺乏高素質的烹飪人才,烹飪崗位需求和人才供給相矛盾,高校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來凸顯出職業價值。此次,高校方面也需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開展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推動高校教育升級。
二、基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的烹飪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對學生主動性的關注
烹飪專業涉及的領域較多,學生需要學習不同種類的知識和內容。按照傳統高校烹飪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受到重視,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理論知識。在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的之后,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學生對問題和知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長久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逐漸喪失對烹飪專業的學習興趣。單一的教學模式是高校人才定位的錯誤表現,導致教師重理論而輕實踐,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性。
(二)校企合作程度有待提升,實踐鍛煉平臺較少
在吸取一定烹飪專業理論之后,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去實踐和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在此過程當中,學生自身對于烹飪專業理論的認識會提升到一個新臺階。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的限制,我國的高校烹飪專業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平臺,供學生學習。校企合作是未來高校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環,學生通過參與中小企業生產來解決企業用工難和用工荒的難題。餐飲崗位的安全性高,但是企業平時缺乏平臺供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只能在旁觀察,這會極大影響學生參與動手的機會。
(三)高校烹飪專業雙師型人才不足
學生在形成專業創新能力之前,學生是無法脫離教師的。打造校園內雙師型教學隊伍,通過觀察可以看出當前高校烹飪專業教師較少。高校當中也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許多從事烹飪專業教學的教師,在相關專業畢業后就開始執教,這種現象也說明了烹飪專業教師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對于擁有豐富理論知識儲備,而缺乏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師而言,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在開展合作教學時,高校方面難以為學生提供優厚的教學指導和實驗經驗。
三、烹飪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模式
現代高校烹飪教學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烹飪教學當中,烹飪專業教師需要按照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為學生創新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學生能夠在積極樂觀當中健康成長。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融入到烹飪專業教學當中。
例如:在烹飪專業教學過程當中,烹飪專業教師要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主導權還給學生,教學過程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正式蝶的烹飪專業教學當中,烹飪教師也要依據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的特點科學選擇教學模式。比如:面對剛剛步入社會的烹飪專業學生而言,此階段學生需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夯實烹飪專業基礎知識,并輔助實踐教學,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
(二)深化校企合作,增強實踐教學比例
校企合作模式是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滿足學生就業和企業換血兩方面的需要。加強校企合作教學力度,開展訂單式的人才培養計劃,這種教學方式拓寬了學生就業道路,幫助學生接觸到力各種各樣的專業知識。而“師徒制”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培養學生的烹飪能力。通過不斷調整教學比重,在烹飪教學當中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學習機會,借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優化教學內容,構建“教、賽、證”相結合的課程體系
烹飪專業教學需要依據社會的需求調整教學結構,不斷充實和優化教學嫩榮,隨時調整教學比重。并將教學、比賽以及證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型的課程體系。在對企業調查中發現,餐飲企業十分看重學生的創新能力。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各種烹飪比賽,以賽促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學習上,要求學生按照標準開展實踐演習,同時也要鼓勵學生考取職業證書,增加自己的就業籌碼。
(四)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巨大,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也受到教師的影響。由于教師專業經驗不足,并且重視學歷而輕視技能,這些就導致一些高級烹飪教師的專業能力與學歷不相符。為此,高校方面需要聘請專業人員作為代課教師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加強建設校園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和學習的機會,讓教師深入一線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對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結語:總的來說,面對當前社會發展變化革新高校課程,培養創新性和高素質人才是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重要途徑。我國高校需要改變烹飪教學結構,深化教學內容,建設雙師型教學隊伍來推動現代烹飪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煥盛.中技烹飪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案分析[J].食品界,2021(01):87.
[2]沈張寶.分析中職烹飪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考,2018(25):281.
[3]黃忠.烹飪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食品,2018(05):33-35.
作者簡介:
姚杰(1991—),性別 男,民族 漢,籍貫 貴州貴陽,職務/職稱 無,學歷 大學本科,單位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 烹飪。
王炳維(1990—),男,苗族,貴州黃平,助教,大學本科,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菜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