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福
摘 要:單元教學是指從一個自然單元或學科單元的觀點,結合各個章節或單元的教學內容,充分運用多種教學資源與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某一環節中,以較完整的知識單元或學科單元為主體。本論文旨在從核心素養角度對初中生物單元教學進行全面優化的意義及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生物;單元教學設計;整體優化
引言
生物學是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門課程,讓學生們在學習生物的同時,也可以開始探索自然的新一頁。在義務教育階段,生物教學是一個全面的啟迪,所以,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構。在教學中,通過整體的單元設計,讓學生從全局的觀點來全面地建構生物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的核心能力的培養。單元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科內部的知識集成;促進了各專業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單元為學習單位,將個人、學校、社會生活連接起來;單元教學是實現核心素養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可以很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因此,從"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生物學教學必須與"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思想相結合。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生物單元教學設計整體優化的重要性
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中考和高考改革,由以往的單純重視知識的學習轉向重視核心素質的培養。所以,在新的中考制度下,學生們必須要從不同的視角去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從"大"理念、"學科結構"和"學科思維"三個方面進行設計。在設計的時候,老師要注意單元的整體性,把零散的生物學知識進行綜合和分析,把這些知識以一個整體的單元形式展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自己的頭腦里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他們的核心能力[1]。
在這個單元式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將分散的知識按照一個模塊的形式進行完整的組合,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核心能力得到了提升。所以,教師必須從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建立起獨特的單元教學設計。
科學思考是生物學的一項核心素質,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學習好生物學的關鍵。不論在什么階段,學生的學習都不只是單純地學知識,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生物學科的核心素質還需要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學習的能力。如果只學生物知識,靠死記硬背、做題,或許可以應付考試,但要使學生在生物學科上長期發展,就必須加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生的思維發展程度很低,缺乏系統性的知識組織能力,單元教學是通過單元內的知識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進行邏輯性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記憶片段。
生物學科記錄的是自然界的一種進化,它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它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科學,而生物的學習也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這是一種非常困難的學習方式。中學生物教師要能把生物知識的特性與整體的單元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建立理性的邏輯思維,增強對生物學的理解,實現核心素養的實現。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生物單元教學設計整體優化的策略
1.以真實的情境為載體,從學科邏輯關注到生活邏輯
初中生物學科是一個系統化的學科,它要求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要認識和理解。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對抽象的東西不感興趣,比較偏愛直觀的表達,所以老師可以利用場景創造,利用現實的場景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透過創設情境,以實際環境為基礎、以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為基礎的單元活動,并以基礎問題為基礎,以建構生物之遺傳與變異的完整認識與理解,以達到生命之演化的意義建構。另外,老師還可以帶著學生去科學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們在科學博物館里找到問題,然后利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這樣,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讓他們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自己的生物知識[2]。
2.立足課程單元,落實核心素養
長期以來,老師們的教學都是按照時間來安排知識點,老師們會根據不同的課程時間,將知識點、技能、主題等分成不同的單元,這樣的設計就會分散開來,讓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只是一個小點的學習,很少有統一的知識,所以效果并不理想。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得到全面的掌握,就必須從單元層面上對其進行綜合教學。所謂"單元化",就是將學生的核心能力作為暗線,按照清晰的單元主題作為明線,指導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
例如:七年級教材第二單元講述了“我們生活的生物圈”,而第三單元則是“生物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第三單元所涉及的內容基本是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人和綠色植物、生物和環境等,與課標內容相一致,其中包括食物鏈、光合作用、呼吸系統以及消化系統在內的多個重要概念。實際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升華,更加深入地探討了環境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如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借助光合作用使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及營養物質,而生物圈中的人和動物則可以通過食物來獲取能量及營養物質。所以,針對第三單元的四個章節,教師在設計時便可以將兩個章節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講解,在學習第二單元時便可以帶入第三單元的內容,將第二單元作為理論,第三單元作為例子,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環境與生物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相互影響關系。
在大單元的大環境下,教師的核心能力目標必須從大任務、大理念、大問題、大工程等方面來構建,這樣才能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從核心素養的培養上進行全面的學習 [3]。
三、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的生物素質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實施以核心素養為核心素養的時代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要深刻理解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刻內涵和要求,結合單元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形成單元整體知識體系,有效落實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海銘.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7-8.
[2]胡玉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進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18,37(8):69-73.
[3]李學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生物單元設計整體優化的思考[J].中學生物學,2019,33(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