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軍
摘 要:新形勢社會環境下,人們的思想發生著轉變,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當前多元文化的社會發展,需要對教育有所變化。隨著教育的不斷革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起來、學生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將有著明顯提高。針對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來講,是學生進入初中后才正式接觸的學科,與高中物理課程相比,知識難度淺,卻涉及了物理學的所有領域,知識內容繁多,各個領域之間交叉較少,學生容易出現知識記憶困難、知識點遺漏等問題。對此,如何幫助學生正確梳理物理的知識點,促進物理課程的高質量,本文就對教育改革下初中物理課程教學創新與優化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改;教學優化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需要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問題分析、實驗操作、整理探究,并培養物理思維、提高物理能力。鑒于物理知識的特殊性,課堂教學使用傳統的講授法已經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一方面,物理知識有著抽象性,青春期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夠,無法有效理解,造成考試成績降低,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教學方式要創新,要適應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圍繞學生的發展進行教學,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結合微課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需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主性,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即使沒有教師的督促也能夠自覺進行知識學習、復習、記憶,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更好的成為一個具有綜合品質的人才。翻轉課堂是當今眾多教育方式的一種,利用微課等信息化手段,通過設計預習內容,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自己提出問題并在同學之間的合作后,將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從而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教學,設計翻轉課堂,從而推動物理教學事業的發展。
例如,《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學習中,教師提前將本節課的知識點設計到微課教學中,并上傳到本班級的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在課下時間下載、觀察、閱讀并對相應問題進行思考。當然,學生在提前預習的過程中,可以自己對相應知識提出問題,并與其他學生開展共同合作,一同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探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二、開展實驗情境,提高整體能力
物理實驗中包含著豐富多彩的實驗現象,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激起學生想要進一步了解的興趣,同時一些魔術般的實驗現象可以給學生的感官帶來強烈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就物理實驗本身而言,它能夠給學生提供創造動力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基于實驗主動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創造性的去解決問題,將學生的認知、獲得的情感和探究過程中的意志品質完美融合。
例如,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中,教師先采用情境教學,將學生生活最常見的相機帶入課堂,讓學生看一下相機的內部結構,幫助學生了解凸透鏡成像知識。然后,教師以,凸透鏡成像演示實驗為引入,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操作后,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明顯的提升,能夠有效促進自身物理能力的提高。
三、開展師生對話,激發主體意識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掌控者,師生之間的對話僅限于一問一答和一答一評。要想消除這樣的狀況,實現師生的深度互動,首先教師和學生要從心理上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意識,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存在教師高于學生,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要不畏師,不唯師。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給予學生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和權利,同時也要做好領路人,把握好學習的進度和方向。最后,教師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角色;在備課時,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教學內容的整合者;在上課時,教師是課堂的掌舵者,傾聽者、啟發者;在課下,教師是學生的朋友、問題的解答者。另外,教師要采用多元評價,評價方式要多種,從不同角度來看到學生的問題與優點,要讓學生既能夠發展自己,在優點中強化自信,又能在不足中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及時轉變。另外,在評價的過程中能只關注評價結果,比起結果,評價過程中能夠促進學生發展進步的地方更為重要。不能過于關注評價的甄別選拔功能,不能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流于形式,要真正做到評價方式多樣化。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雖然難度較淺,但是其知識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包含了高中所學的所有知識,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學生打造物理基礎的階段,需要教師特別注意。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學習實際,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豐富且多元的教學手段,切實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不斷激起自己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通過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產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活動中,在問題探索中獲得思維成長,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自身的物理素養,為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打造基礎,也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提供一名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少飛.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思考[J].2021.
[2]付曉明.初中物理新課改中遇到的問題與思考[J].成長,2021(10):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