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霞
摘 要:班級作為學校最基礎同時也是最核心的教育單位,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的校園組織。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需要積極履行班級管理的職責,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一般情況下,班級管理主要包括兩種途徑:封閉管理與開放式管理。班級管理質量的好壞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影響深遠,而班級的管理水平也從側面反映出學校的管理水平。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較多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嘗試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思考建議,以期提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作用便是通過開展各種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1]。近兩年,社會對學校教育工作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成長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進一步提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發展后,各種有關小學管理的著作不斷涌現,但總體而言我國的小學管理研究仍處于初始階段,其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問題還有許多。
1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班級管理理念落后
班級管理理念作為班級的指路牌,對班級管理工作而言,班級管理理念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因此,樹立科學、合理的管理理念勢在必行。但是,通過對我國的小學班級管理理念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理念上仍存在教條、死板的現象,部分班級的管理目標模糊,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孤獨感較強,師生關系淡漠,班級凝聚力不足,集體榮譽感低,以至于學生的成長方向不明確。部分班主任仍依靠以往的實踐經驗管理班級,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與課堂表現,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低。
1.2教學管理失序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班主任一個勁兒地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其他班級工作,導致實際的班級管理中失序情況時有發生。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殊性,學生的思想尚未成熟,活潑好動,學習成績起伏大,如果班主任不能合理安排課程教學進度,那么班級的學習秩序就很有可能混亂。
1.3日常活動管理整合力弱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有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品行,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集體[3]。因此,在日常班級活動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實際管理中,部分班主任的日常班級活動整合能力不夠,班級活動的整體氛圍較為低迷,班級活動缺乏趣味性。
1.4班級管理方式刻板
班主任不僅需要做好日常教學工作,還要完成班級管理工作。部分教師仍沿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多采用批評式管理,但是該種方式所獲得的成果往往較差,教師批評得越重,短期的效果越好,但就長遠收益而言,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
1.5班級管理機制不全面
部分班主任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優等生上,缺乏對后進生和普通生的關注,導致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首先,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較差。在班級組織管理中,常出現“人”大于“法”的現象,班主任常采取“獨裁”管理,對犯錯的學生不分時間、地點進行批評,卻未對學生進行引導。另外,在選取班干部時,班主任常常對干部名單私定,缺乏民主性,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性和熱情降低。
2 加強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對策
2.1確立班級管理理念
班級管理理念是班級形象的核心和精神中樞[4]。班級管理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弱化班主任對班級全面管控的弊端,使班級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民主。因此,班主任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人為本。同時,還需依次建立起班級發展的長遠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從德育、學習、行為習慣、素質、身體等方面入手,現設定大目標,再對大目標進行細分,設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在建立班級管理目標時,需要結合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保持具有較高的前瞻性,循序漸進。
2.2提高班主任的角色意思
要想做好班級管理總做,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班主任就需要現轉變自身的思想管理,積極探索新型的有效管理模式,推陳出新,扮演好合作者、引組織者的角色,真正實現師生交流、共同討論、共同成長的目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注意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向心力。
2.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便是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需要促使學生成為班級事務的決策者。班主任需要轉變陳舊的管理觀念,大膽放手,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水平,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4拓展班級管理新途徑
管理途徑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的工具、方式、手段等,班主任可以將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運用其中[5]。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對小學班級管理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班主任可以通過現代通訊軟件,與學生、家長交流,提高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直觀性、便捷性,符合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掃除了師生交流障礙。
2.5完善班級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是促進班級有序發展、規范學生行為的重要手段,能夠對學生進行約束、管理、教育,使學生的言、行有可供依照的理論指導。
結語
班級管理是學校與學生、社會溝通的橋梁。基于班級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其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近兩年,盡管我國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其中仍存在較多問題,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解決。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積極采取改進措施,樹立新型教育理念,提高班級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參考文獻
[1]邰海梅.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華少年,2020(10):130+133.
[2]林付蘭.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科幻畫報,2019(09):193.
[3]李玉花.當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以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上),2019(09):203.
[4]張世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華少年,2019(10):199.
[5]李紅梅.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上),2019(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