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芳
摘 要:“綜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是指教師應先綜合而有側重地圍繞內容、思維和語言三個方面對文本進行解讀,然后結合學情制訂教學目標,并采用“以什么方式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的模式進行敘寫。“綜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位研究采用的實施路徑是:創建學習社區,健全運作模式;借助教研活動,推廣研究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逐漸意識到教學目標定位應基于學情、文本、“取”與“舍”的平衡,并掌握了教學目標續寫的正確方式。
關鍵詞:綜合視野;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位
1案例簡介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教學目標定位是英語閱讀教學的“牛鼻子”。然而,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定位存在“脫離學情”和“脫離文本”的現象,目標敘寫存在主語不明或錯位、表述不規范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自2014年3月組建課題組開展研究起,歷經兩年多的實踐研究,于2016年6月初步形成如下“綜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思路:教師應先綜合而有側重地圍繞內容、思維和語言三個方面對文本進行解讀,然后結合學情制訂教學目標,并采用“以什么方式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的模式進行敘寫。
在隨后的五年,課題組借助教研活動推廣案例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如下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先進行文本解讀,再結合學情制訂教學目標,并據此設計教學活動,開展指向教學目標、貫穿于教學活動全過程的教學評價,最后根據評價反思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進而作出調整與再定位。概言之,這一閱讀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為文本解讀—學情分析—目標定位—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目標再定位,它為教師的教學目標制訂提供了路徑。
2案例實施路徑
2.1創建學習社區,,健全運作模式
本案例是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葛炳芳主持的課題“基于‘綜合視野’的英語閱讀教學改進行動”的子課題“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目標定位:‘綜合視野’視角”的研究成果。基于省、市聯動的研究機制,筆者作為課題組負責人根據所在市(麗水市)的學校特點,確定四所學校(遂昌中學、青田中學、麗水中學、麗水學院附屬高級中學)作為成員學校,并從中分別選取一名教師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與課題組負責人組成“學習社區”(learning communi-ty)。學習社區采用如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作模式:
(1)各成員根據公布的授課內容在自己學校召集相關教師進行文本解讀,初步制訂教學目標;
(2)在首次線上學習社區活動中,各成員闡述各自教學目標定位及其原因,課題負責人對教學目標進行評估和點評并提出修改意見,進而通過社區內討論確定針對各自學校學生的教學目標;
(3)各成員在自己學校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形成初步的教學設計;
(4)在第二次線上學習社區活動中,各成員討論、評估并確定各自的教學設計,進而確定本校的一位教師初步實施教學;
(5)在第三次線下學習社區活動中,各成員匯報初次授課效果及相關問題,討論可行的改進方案并最終確定代表課題組的教學設計和授課方案;
(6)每次學習社區活動結束后,所有參與人員撰寫活動反思,開展線上交流,并在下一次社區活動中再次進行交流。
2.2借助教研活動,,推廣研究成果
在省、市聯動的研究機制下,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到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組織的課題研討活動中。2014—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分別在青田中學、普陀中學、金華第一中學和余姚中學組織了四次課題集中研討活動。研討活動聚焦課題研究進展、文獻學習情況、上課和說課活動等。
同時,筆者在每次市內教研活動中都將案例成果推廣作為主要內容。2015年,研究成果分別在縉云中學組織的相關教研活動和麗水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組織的教師培訓活動中進行推廣,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自此,“綜合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定位成為市內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在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的麗水市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評比中,教學目標的定位和敘寫是教師教學設計的主要評分內容,評委專家專門就其進行解讀和點評。通過上述活動,廣大英語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和敘寫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3案例反思
在基于教學目標定位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實踐過程中,課題組在“綜合視野”下進行系統思維、實踐改進。
3.1教學目標定位應基于學情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定位教學目標時應基于學生學情,即在清楚了解所教學生的已有圖式知識、學習特點、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制訂教學目標,以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師應清楚地意識到,高中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圖式知識,擁有自我建構知識的基礎和意志,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積極主動的反思與改進。唯有如此,才能制訂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的教學目標。
3.2教學目標定位應基于文本
文本不僅是語言知識的載體,而且還能傳遞思想、表達情感、蘊含文化。文本解讀是閱讀教學的邏輯起點。教師解讀文本的角度和深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程度。教師應深入解讀文本,挖掘文本所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邏輯關系、內在思想,并在閱讀教學中加以體現,從而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理解、體驗和感受文本。
3.3教學目標定位應基于“取”與“舍”的平衡
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收獲,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在進行多元而細致的文本解讀過程中常常認為,每個知識點都是重點,按此進行教學使得課堂過于臃腫。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決定一堂課上教什么而不教什么。不同語篇、不同教學階段的教學聚焦應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一堂課的時間是個常量,絕對不可能在一堂課中解決所有問題[3]。“綜合視野”下的教學目標定位就是在“取”與“舍”中平衡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只有知道放棄,才能明白“要”什么。為此,教師應在充分分析學情和解讀文本的基礎上,結合課程標準,從內容、思維與語言三個方面,有側重地進行教學目標的“取”與“舍”,從而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3.4用教學目標敘寫應采用“以什么方式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的模式
筆者在查閱大量教學設計后發現,教師在敘寫教學目標時常采用機械套用模式,如生硬地將教學目標分成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或將教學目標分成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后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據此,很多教師將教學目標定位為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為避免在敘寫教學目標時陷入機械套用的怪圈,教師應帶著“這節課讓學生獲得什么?獲得多少?用多長時間獲得?怎樣獲得?”等問題開展教學設計。唯有如此才能制訂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綜上所述,教學目標的敘述不需要遵循某一特定的格式或原則,而只需明確“以什么方式做什么活動,以達到什么目的”即可。
4結語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綜合視野”來定位教學目標,并據此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活動,開展指向教學目標、貫穿于教學活動全過程的教學評價,進而根據教學評價來重新定位教學目標,形成“以始為終,以終為始”的教、學、評的閉環。
參考文獻:
[1]毛麗琴.綜合視野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定位與活動設計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17):4.
[2]金小微.”綜合視野”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的語言處理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