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摘 要:良好的思維能力有助于人類的開展認識性活動,因此在英語學習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語言類學科的學習中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而思維能力又對英語閱讀能力有著重要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將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位置,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閱讀教學方向的把握,對教學計劃以及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下面針對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思維能力;提升策略
閱讀作為英語專業發展的基礎課程,在英語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語言學習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的需求,所以學生必須在教學中盡可能地獲取理論知識,為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教學技術手段也被應用在課堂學習之中。要想提高中考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將新的教學技術與傳統閱讀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價值
(一)有利于形成課堂內驅力,獲取學習成就感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使他們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內化審視,尋找自己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不足。教師通過給學生賦予課堂任務有利于給學生形成英語學習的內驅力,激勵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二)有利于實現目標性教學,促進學生互動合作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由于缺乏系統化的教學規劃,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呈現出碎片化現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明確的目標性,難以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在任務化學習的驅動下,教師在課上給學生設立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有助于學生根據細化的學習探究步驟開辟有計劃性的學習路徑,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更有方向;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為了完成任務目標進行互動合作,共同促進目標達成[1]。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互動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這一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三)有利于鍛煉學生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當前的教育教學非常關注對學生各項關鍵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在積極響應新課改提出的號召。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處于主動思考的狀態。因此,對學生的能力鍛煉是非常全面的。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能時刻保持思考狀態,對于文本內容進行剖析可以實現單詞的積累,句型的分析,語法知識的掌握。這是在傳統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模式下難以實現的。學生在不斷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各個任務中,能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這樣的鍛煉,讓學生順利實現英語思維的發展。
二、在初中英語課堂踐行任務型閱讀模式的策略
(一)重視核心素養培育,適應中考英語閱讀發展
英語作為一種外語,也需要從基本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做好教學工作。就目前來看,多數英語教師只重視學生是否掌握了詞匯、語法等知識,而沒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隨著中考英語閱讀教學理念的不斷改進和提升,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十分重要。針對中考英語閱讀核心素養培養有很多方面的相關知識,主要核心素養培養指的就是在閱讀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英語學科的相關學習特點進行專業化的學習,形成相關知識的積累和培養。如英語作為語言類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掌握更多語言應用的技巧,從英語閱讀角度深入這一個學科當中能夠了解英語學科發展。在中考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在當今的社會當中,中考英語閱讀教學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應該不斷地改革自己教學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在積極改革的基礎之上,重點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給學生培養更多的專業化能力,從而滿足現代中考對于學生的要求。
(二)采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做到讀寫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愛上閱讀,提高修養,更能將自己所學知識以及所思所想通過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形成良性循環,進而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歷對教材內容進行思考與體會,然后總結并寫一篇英語的讀后感。對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包括文章中運用的語法語句,也就是以閱讀文章為實例展開的閱讀教學[2]。課后,教師也可以利用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仿寫,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對教材中的相關表達手法進行模仿,從而達到閱讀教學應有的效果,進而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首先,教師要做好思維導圖的前期準備。教師在思維導圖前,先要對思維導圖的教學意義有明確的認知,以便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盡量削弱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前自主學習網上的成功案例,從模范案例中涉取經驗,再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內容和方式,決定思維導圖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利用課堂提問和評價等總結性活動,豐富思維導圖內容。要想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身作則。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與評價等總結性活動充分與學生溝通交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抓住重點學習內容,還能及時提醒學生查漏補缺[3]。對教師而言,也能對思維導圖進行豐富,更多地發散思維,增強思維導圖的完整性。教師一定要明確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并不斷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不斷及時調整,才能保證教師以高速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成長的路上少走彎路。
三、結語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通過思維啟發的方式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同時注重語言教學和思維品質培養,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通過創設情境、組織課堂游戲、續寫故事等教學方式,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靈巧.古樹枝頭綻新芽--淺析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版),2019,(1):48-49.
[2]米偉.淺談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體現[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9(5):171.
[3]蘇君.評價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