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光仙
摘 要:游戲是幼兒階段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十分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形式,教師可以從幼兒的基礎需求出發,為其制訂針對性且科學化的教學方案。將幼兒園區域游戲以生活化形式呈現,可以進一步提升游戲教育效果。文章將針對幼兒園區域游戲生活化具體實施策略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游戲;生活化;實踐策略
區域游戲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重要活動形式,深受廣大幼兒的喜愛。區域游戲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對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區域游戲中,教師要探索具有幼兒園特色的課程體系,對幼兒的區域游戲進行科學的指導,做好活動的組織與評價等工作。在組織區域游戲活動時,教師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強幼兒的理解能力,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同時,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將幼兒教學與一日生活相聯系,探索出多種多樣的區域游戲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到生活知識、獲得生活經驗,從而不斷地促進幼兒的快樂成長。
一、區域游戲活動的主題應力求實現生活化
區域游戲活動的主題是多種多樣的,這些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豐富了幼兒的學習生活,也極大地推動著幼兒積極而主動地融入區域游戲活動中,是幼兒切實從區域游戲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與進步的重要依據。鑒于區域游戲活動主題設置的重要性,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嘗試設計生活化的區域游戲活動主題,喚醒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促使幼兒始終能以高漲的熱情、積極的姿態全身心地參與區域游戲活動 。
例如,在健康區域游戲活動中,筆者便有意識地為幼兒設計了“今天我是小醫生”的區域游戲活動主題,游戲具體規則為幼兒分別扮演“醫生”,穿著醫生的白大褂、帶著聽診器,認真而仔細地為前來治病的“病人”治療。幼兒的年齡雖小,但是他們也都有著非常熟悉的看病生活經驗。因此,在“病人”與“醫生”對話的過程中,眾多關于健康的小知識便巧妙出現了。比如,有的“病人”向“醫生”傾訴自己的“病情”:“醫生,我最近老是拉肚子”。“醫生”則詢問“病人”:“這幾天吃什么涼東西了嗎?”“有光著腳在地上走的習慣嗎?”“有沒有一下吃東西吃得太多,導致不消化了?”“是不是衣服穿得少,身體冷,引發的肚子著涼了?”等等。而面對這些來自“醫生”的問題,“病人”們也會認真思考并積極回答。如此一來,“醫生”便很容易找到導致“病人”生病的原因,也會反復叮囑“病人”應當怎么做,如“多喝一些熱水”“不要光腳在地上走”“不要吃冰激凌、喝涼飲料”“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蹬被子,要用被子蓋上小肚子”等等。“醫生”與“病人”密切配合,進行得異常順利。可以說,在這一貼合生活化的健康區域游戲主題中,幼兒玩得不亦樂乎,充分感受到了區域游戲的魅力與樂趣,而且也從中切實掌握了一些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行為做法,也知道了應當避免一些不利于身體健康的行為做法。這便是依據生活設計區域游戲活動所發揮出的突出意義及效果。
二、區域游戲活動的材料應力求來源生活化
在當前幼兒教育實踐中,我們很容易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即很多時候,幼兒區域游戲活動中所需要的素材都是高價購買的,這無疑會加大幼兒園的實際運營成本。但就實際來看,除了需要一些必買的區域游戲素材外,幼兒教師不妨從生活入手,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眾多幼兒熟悉的資源,再將其巧妙運用到區域游戲活動中。這樣能大大節省購買區域游戲材料的花銷及成本。生活化的游戲材料更容易調動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熱情與積極性,切實收獲更高質量的區域游戲活動效果。
例如,在幼兒園美術區域游戲活動中,筆者便有意識地從生活入手,尋找了大量生活中廢棄不用的物品,再加以大膽想象與靈活構思,形成了一件又一件有趣的手工作品。例如,筆者用一個廢棄的礦泉水瓶,還有三枚顏色不同的紐扣制作了一個簡易的“紅綠燈”;利用家中廢棄不用的奶粉罐、一根筷子,還有一些彩紙制作了一面小鼓及鼓槌;利用家中不穿的雨靴,往里面放入土,然后栽上綠植,有創意的“花盆”便做好了……
三、區域游戲活動的角色應力求生活化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都有著角色扮演的需求,他們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外部社會,并據此建立對社會的初步認識與看法。從幼兒這一實際認知特點出發,幼兒教師在組織區域游戲活動時還應有意識地追求生活化的角色設置,讓這些角色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推動幼兒更加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區域游戲活動中。
例如,在某次的區域游戲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商品”,然后鼓勵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商品的購買與販賣活動。購買東西可謂是幼兒現實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因此這一角色的扮演就很好地喚醒了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當然,也有的幼兒愿意扮演“賣家”的角色,熱情地為顧客講解自己家所有的商品,還有它們各自的特點。比如,一名“顧客”與一名“賣家”之間便發生了如下這樣一番有趣的對話。
“顧客”:我想買一桶爆米花,多少錢呀?
“賣家”:7 元一小桶,10 元一大桶。
“顧客”:有點貴呀,平時我買的小桶才 6 元,大桶才 9 元。
“賣家”:你可不能只看價格,你得看看盛的爆米花多少。你看我們家的桶,都裝得滿滿的,這可比別人家的要多多了。
“顧客”:好吧,那我來一小桶吧。
“賣家”:好的,您一共需要支付 7 元。
“顧客”:好的。
……
無論“顧客”還是“賣家”,幼兒們都積極結合實際社會生活中的經歷去對話。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們進行角色表演的實際需求得到了滿足,對商品購買與販賣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幼兒的社會交際與溝通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與培養。這種種綜合下來的結果都充分表明了生活化的區域游戲活動角色扮演對幼兒多元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教育的實質含義究竟是什么,在如今已經有了一種答案,那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必須融入生活元素,因為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教育離不開生活氣息,如果在教育中沒有生活元素,教育是死板不靈活的。在區域游戲中投入生活元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游戲中有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教育工作者要切實拿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措施,幫助幼兒愉快且有效率的獲取新奇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崇麗.幼兒園區域活動: 問題及發展趨勢[J].教育現代化,2016,3( 35) : 310-313.
[2]姚甫霞. 幼兒園區域游戲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