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艷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英語已成為跨國貿易、國際交流和溝通的重要語言工具。在我國中職院校教育中,英語一直都是必修課程,也是中職院校畢業生未來求職發展的傍身技能。因此,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切實提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語言能力和思辨能力至關重要。分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參與英語活動,切實提升中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功能和價值。文章分析了當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分組合作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為提升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有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組合作學習 ?中職院校 ?英語教學
分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由美國教育學家首先提出的,且逐漸被更多國家所接受,同時被廣泛地應用在英語教學工作中。
一、中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學校對英語學科重視程度不高
當前,許多中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安排不夠科學,專業課程占據了大多數課程時間,導致英語課程的課時量一減再減,甚至存在部分專業課程取消英語課程的問題。
根據調查,某中職院校在2015年到2016年時,不同專業班級的英語課時為每周四節課;在2016年到2018年時,文科類課程縮減為每周三節課;從2019年開始,文科類英語專業課程縮減為每周兩節課。
由此可見,中職院校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極大地削弱了教師從事英語教研活動的熱情,打消了其改革英語教育方式的積極性,學生也忽視對英語專業知識的探究。在這種培養模式下的學生,無法滿足當前市場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
(二)教學基礎設施設備不足
許多中職院校秉承著粗放型發展模式,雖然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是原有的教育基礎設施和相關設備逐漸老化,數量及質量方面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和教師對教學的需求。尤其是為了響應市場熱點行業,大多數中職院校將主要辦學精力集中在數字控制、汽車維修、物流管理等專業的設備投入方面,并不重視英語教學的材料和設備。如英語教師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但很多中職院校的語音教學室配備不足,無法滿足學生語言訓練的需求。
除此之外,語音訓練室內部的設施較為老舊,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語音訓練室內部座位不足,教師只能通過分批教學開展語音訓練活動。
(三)教學評價體系有待改進
當前,許多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仍然以學生考試成績為判斷標準,考核的方式仍然以傳統的筆試考核為主,不注重對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方面的考查,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影響了教師的授課模式。為了應對學校設置的考試題目,教師將大多數課堂時間集中在對學生語法和單詞的教學方面,不注重對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和跨語言交流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評價體系下,教師探究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積極性被不斷削弱,導致英語課堂成為“啞巴式”英語教學,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這種不完善且不科學的校內評價機制,導致培養出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
(四)教學理念陳舊
首先,大多數中職院校不注重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工作,雖然專業課程的教師外出培訓和學習的機會較多,但是英語類文化課程教師缺乏外出進修和研討的機會,在教育工作中不具備寬廣的教學視野,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也無法及時更新。長此以往,英語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不升反降。
其次,中職院校英語教師對教學活動缺乏研究動機。由于中職院校不注重英語課程的安排,而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的授課教師均按照課時量計算工資,在這樣的工資發放條件下,英語教師的收入普遍低于專業課程教師,這也極大地削弱了英語教師參與教學研討活動的積極性,英語教學課堂成為應付考試開設的形式化課堂。
再次,教師將大多數時間放在了應付英語期末考試的內容講解中,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訓,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英語知識進行更好的遷移和應用。
最后,教育方式缺乏針對性。當前,中職院校的課堂教學主要以大班教學為主,教師對學生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到班級學生學習能力與知識接受能力方面的差異性,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認為英語知識難度較高,缺乏繼續探究英語知識的信心。
二、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知識的手段和途徑更加多元化,想要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依靠個人的能力很難實現,而在處理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懂得整合現有資源,通過優勢互補和團隊合作的形式來面對復雜的實踐問題。
近年來,用人單位更加看重員工在工作崗位中的職業道德、工作責任心、協同合作意識及自我發展意識。在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采用分組合作學習,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對崗位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為了實現自我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探究英語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機會。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還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責任意識,從而提升英語的教學效果。
(一)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
開展分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中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良莠不齊,英語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接受能力、學習天賦及性格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對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合理分配,確保每一個學習小組中至少要含有一位學習成績較好、性格開朗、學習自控能力強、學習責任心強、善于協調組內關系的學生,并讓其擔任小組組長。同時,教師要將班級中日常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平均分配到每一個學習小組中,為了確保小組成員合作探究的學習效果,每一小組的成員不宜超過六人。
在開展英語課堂活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打破傳統的座位格局,根據教師的分組重新安排座位,與小組成員打破空間上的距離,通過相互幫助和相互交流的方式探討英語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分配的各小組成員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分組合作學習后,部分學習成績較差的成員通過得到組內優秀成員的幫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之后,成績獲得了大幅度提升。這時,教師應該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讓短時間內進步較大的學生擔任學習組長,從而起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作用,學生也能夠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取自信心。
(二)小組學習方式多元化
傳統的英語教學通常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式”教學,這樣的教育方法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厭學心理。
不僅如此,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且課堂絕大多數時間都被用來傳輸知識,這種毫無新意的課堂,使得學生對英語課程失去了期待。
分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英語課堂單方面教學的桎梏,教師能夠采用更加豐富多彩的合作學習模式,找準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興趣點。這樣,不僅能夠確保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有效提升了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小組成員更好地體會英語教材中的內容。
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不同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并且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小組成員根據教師創設的情境自編對話。學生在角色扮演和情境對話中,掌握了課文內容,同時能有效提升英語口語能力。
如在教學“No Smoking”這一話題時,小組成員可以扮演不同類型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人們對吸煙危害的認知。這種情境對話體驗,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到的英語詞匯和英語句式,盡可能地應用到對話交流中,進一步提升學生遷移和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三)建立科學的英語評價機制
傳統的中職院校英語課堂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作為參考標準,而在運用分組合作學習時,英語課堂的評價機制應該面向整個學習小組而不是學生個人。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將目光著眼于小組中每一位成員參與英語活動的表現,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小組的團隊協作能力及凝聚力方面。
同時,教師應該注重從不同的角度評價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確保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小組集體評價與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對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表現和學習成果進行公正的評價。
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活動中,教師要以激勵性的語言為主,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信心,同時,極大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使得學生能夠敢于參與到英語活動中,始終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院校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極大地彌補了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弊端。教師應該通過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組織更加豐富多彩的英語探究活動,采用更加公正的小組評價方式,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深入探究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黎瑞暉.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9(2).
[2]黃燕華.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英語廣場,2019(7).
[3]徐曉平.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9(18).
[4]唐柳瓊.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組織策略[J].中國培訓,2016(12).
[5]顧健.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培訓,2016(14).
[6]宋麗娜.中職英語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分析[J].職業,2015(15).
[7]江婭琳.中職英語教學中分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23).
[8]傅貝穎.“閱讀圈”模式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26).
[9]莊靜.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初步探索及應用[J].海外英語,2020(15).
[10]慕娟.分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