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綜合消息 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為了讓老師、家長了解更多科學的幼小銜接知識,東莞市教育局在第十一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期間,以“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為主題,通過視頻短片宣傳解讀幼小銜接的政策,介紹科學開展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和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的有益經驗,解答家長疑惑。
一直以來,東莞高度重視幼小銜接工作,不斷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和幼兒園教育改革,科學開展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和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深入推進基層幼小銜接方面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從三個方面做起:一是加強調查研究。依托高校團隊面向33個園區、鎮街的教育管理行政部門人員、教研人員,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低年級家長、教師和管理者發放17638份問卷,開展調研訪談,形成了《東莞市“幼小雙向銜接”調研報告》,把握了全市幼小銜接開展現狀和薄弱環節,明確了項目研究存在的問題和需求、項目實施的重點和難點。二是關注課程研發,聚焦幼小銜接中的切實問題。通過問題診斷跟進式教研模式,深入試點鎮街和試點園(校)進行跟蹤教研,梳理總結,指導研發校本課程。如莞城試點校(園)之間開展了跟崗體驗活動、每月教研活動,莞城中心小學巧妙地融入了“解元屋”“古榕”的校本文化,莞城步步高小學通過開展入學禮活動,編寫了《一年級入學課程》,莞城中心幼兒園開發建構起兒童視域下的“悅成長”幼小銜接課程。三是重視培訓學習。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論證、專題講座、專題培訓,深入研究政策,有效地引發了思考,提高了認識,促使幼兒園和小學形成雙向銜接的共識。如松山湖園區開展《基于兒童立場開展小幼銜接成長體系的研究與實踐》《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園及家庭培養幼兒學習品質策略》《幼兒入學適應性成長檔案》等一系列課題實驗研究。
(摘自“東莞市教育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