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張小陽 牛擴
摘? 要:秉承新時期發展要求,大學教育工作展開應當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對大學生的認知、思維、行為、價值觀念進行引導,既要保證大學生群體的扎實技術能力,也要保證大學生群體的良好政治風貌和思想品德,從而打造出中國未來的新時代優質人才。其中,紅色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要表現,具有跨越歷史階梯、突破歷史局限的指導價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能夠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文章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8-0137-04
當代大學生是生活和成長在網絡下的一代,其信息的接收、事物的理解、價值的判斷等都具有明顯的網絡屬性和網絡特點。分析網絡影響是一個辯證看待問題的過程,一方面,通過網絡載體,能夠讓人們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接觸到更多生活中無法接觸到的信息和內容,從而豐富人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時,網絡也是一個學習平臺,可以幫助人們整理出有益于自身成長的內容,從而實現自我進步、自我突破。但另一方面,網絡的發展也在為一些負面信息的傳播提供載體和平臺。當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網絡秩序,這就導致網絡環境錯綜復雜,信息更是魚龍混雜。大學生群體雖然經過了長期的成長和學習,建立起了基本的是非觀,也形成了屬于自身的較為成熟的價值體系[1]。但由于大學生沒有步入社會,針對一些問題和事物的看法仍比較片面。其中,比較明顯的便是大學生更容易被誤導和利用,而網絡中的信息又善于誘導,可以針對大學生的處境和需求來提供對應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包裝,從而掩蓋信息的負面本質。此外,除了網絡的影響,全球化背景下外來文化也在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和思維。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更需要大學生保持理性的態度,建立文化自信。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紅色文化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形態。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文化,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具體表現。同時,在紅色文化中也體現著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載體,是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的、被中國人民認同和選擇的文化。在紅色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始終反映著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應當始終堅持紅色文化的精神指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的內容,能夠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認知成熟、思維成熟和價值觀成熟,幫助大學生抵御誘惑,堅守底線,筑牢信仰。
(一)有利于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便是能夠進一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指明方向。紅色文化是中國的文化,更是先進的文化,是即便跨越歷史長河仍然閃亮的文化,是不懼時代約束的文化。紅色文化體現著中國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理想和高尚的革命道德。同時,紅色文化也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和核心內容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是時代、國家和人民的共同選擇,也是教育發展的現實之需。在融媒體時代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指明方向和道路,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感染力,以此來對大學生認知、思想、行為和價值觀進行切實指導,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不斷堅定大學生的信念和理念,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有利于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資源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的過程中,紅色文化的融入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
首先,紅色文化本身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融合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想信念的教育資源。紅色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共產黨遠大理想的體現和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與人民的共同目標。紅色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清晰地告知了大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來自就業的迷茫感、未知感和恐懼感無不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情緒和心理。因此,以紅色文化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能夠幫助大學生消除這些問題帶來的負面情緒,從而樹立起正確的理想抱負,堅定自身的信念,一路披荊斬棘,實現自身的發展。其次,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提供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以此來幫助大學生群體建立起愛國主義情懷。愛國情懷是每一個中國人必備的素質,也是最為根本的素質,是一切道德的起點,是一切理想的起點,更是一切行為的根本出發點。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競爭日益嚴峻的國際局勢下,更需要堅定自身的愛國主義思想。最后,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公民道德教育的資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能夠在內心深處建立起一個又一個正確的榜樣,并通過先輩們的精神、事跡、行為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建立起自身的道德標準。
(三)有利于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能夠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從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更多地是采用照本宣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同時,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來看,與學生此前在高中、初中學習過的內容無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通過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切實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給學生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能接觸到更多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利用,向學生展示歷史資料、播放影像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向學生講述革命故事,通過一個個英雄人物的偉大事跡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強大學生的精神,進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此外,在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展開豐富的紅色文化活動。例如唱紅歌活動、紅色舞臺劇活動,將紅色文化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紅色文化學習和探索的全過程中,并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深化學生的學習理解。同時,這樣一種趣味性活動的展開,也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
二、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發揮教育指導作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實踐融合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從本質上來看,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強的契合度,也是組成大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價值和指導作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體現為理論教學,教師根據書本內的知識來進行講述,學生多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因此,為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教師需要在理論教育的同時,一并整合實踐資源,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加強紅色文化的滲透。在融媒體時代下,具體的工作展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切入:
首先,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大學生是十分復雜的一類群體,其組織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因此從小所接受的文化、習俗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加之學生個體的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影響,導致大學生群體在認知、思維、價值觀方面的很大差別。因此,為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教師應當首先把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學生差異下的心理特征問題、思想水平問題。其中,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網絡觀察,首先對大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收集,進行初步分析和判斷。之后,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網絡活動,以更靈活的方式來進一步了解學生,從而在把握學生具體情況后,開展相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紅色文化融入行為。
其次,在了解了學生的差異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信息技術來以視頻、圖片、音頻等多種載體進行紅色文化的傳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制作不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導入不同的教育內容,以微課的形式來面向學生,使不同的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選擇性學習。
最后,教師要組織一些開放性和探索性的紅色文化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前兩步措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幫助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紅色文化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然后,教師便可以針對前兩步教育的成果來組織實踐教育工作,并對學生進行分組,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紅色文化。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唱紅歌、紅色情景劇、紅色演講等多種模式來進行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不僅幫助學生學習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通過深刻地理解來指導自身的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動探索和學習紅色文化,使其成為一生的導師[3]。
(二)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在大學課外生活中融入紅色文化
在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發揮出實踐育人功能。一般認為,大學生有著豐富的課外生活。因此,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利用好大學生的課外生活,以更靈活的方式來推進教育工作。首先,在融媒體背景下,教師要在大學生的課外生活中構建起更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充分利用社團活動、黨團活動來開展工作,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在活動展開中也要兼顧活動的趣味性,敢于打破嚴肅的教育場景,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學習、交流和討論,從而使學生自覺接受紅色文化,避免給學生帶來壓力,導致學生產生抗拒情緒;其次,積極組織線上和線下的紅色教育活動。在線上活動中,教師可整理當前的熱點事件,對一些能夠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事件進行收集和整理,開展評論,組織學生對事件進行交流。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不僅能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內化,也能夠培養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和社會新聞的習慣。而在線下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可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紅色紀念館,激發學生內心的情緒;最后,在大學教育中,學生公寓是學生生活時間最長的場所。因此,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做好學生公寓的紅色文化建設,將學生公寓打造成紅色陣地,包括建立基礎設施、張貼海報、播放紅色歌曲等,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紅色教育[4]。
(三)發揮網絡育人功能,加強紅色文化的網絡平臺建設
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發揮出網絡的育人功能,進一步做好紅色文化網絡平臺的建設工作??梢岳脤W校網站來設置紅色專題,上傳紅色文化的資源,組織學生進行瀏覽學習。同時,開展紅色文化的討論專欄,鼓勵學生在網絡上進行交流和互動,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學習心得感悟,在學生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在網站中播放紅色電影或者通過直觀的方式來播放紅色影視作品,以更符合大學生生活習慣的方式來滲透紅色文化。過程中,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學生的高贊評論,將其整理出來,單獨劃分為一個板塊,以此來凸顯出學生在紅色文化學習、宣傳等多個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從而在學生的網絡生活中更好地滲透紅色文化[5]。
(四)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
融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做好紅色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融入。大學生的生活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除了自身的學習,也包括了休息、娛樂生活。因此,通過構建校園紅色文化,也能夠進一步提高紅色文化教育的滲透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很多大學生廣播站都會播放歌曲。那么便可以在學生午休、晚上下課等時間來播放紅色歌曲,使學生一邊走在校園的街道內,一邊聆聽著紅色歌曲。還可以針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來播放紅色歌曲、軍歌,通過這些充滿力量的歌曲來激發學生的斗志,將其與體育進行結合,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另外,學校也可以開展戶外電影活動,利用學校的大屏幕,在操場上播放紅色電影。在夏天的夜晚,學生可以自由地坐在操場的草坪上與同學進行觀看,一起交流和感受美好的青春,一起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讓紅色文化遍布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6]。
三、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一方面通過融媒體方法的應用,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供更為廣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但另一方面在融媒體利用的過程中,也會受到負面信息和負面文化的干擾,帶來教育隱患。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需要進一步做好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切實指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補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此來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嚴博文. 融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D]. 桂林:桂林理工大學,2018.
[2] 徐笑良.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研究[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3] 余安妮. 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D]. 銀川:北方民族大學,2020.
[4] 劉曉杰.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研究[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5] 張慧.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D]. 焦作:河南理工大學,2016.
[6] 賀雅榮. 全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薦稿人:王東,西南民族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