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對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寫作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夯實基礎知識、加強語法訓練、合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情感、加強閱讀訓練等對策,從而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寫作 調查 分析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16-0072-03
中考英語寫作往往要求考生依據所給的要求與提示,使用英語正確地表達連貫并具邏輯的內容,考查考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用英語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具備英語思維能力。英語寫作教學被認為是非常重要卻又有難度的教學模塊。那么,該如何根據農村初中生的學情運用合適的英語寫作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呢?本文對農村初中生英語寫作現狀進行調查,以發現學生的寫作障礙,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從而提升農村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是某實驗學校的初中生,從三個年級隨機抽取調查對象,其中七年級為53人、八年級為56人、九年級55人。所發放的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均為真實的第一手材料。問卷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用Excel軟件統計數據。問卷設置了12個問題,每個問題有4個選項。問卷內容包括英語學習的態度、英語寫作的基本情況、英語寫作障礙等方面。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農村初中生英語寫作的基本情況
調查發現,30.5%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很感興趣,61.0%的學生較感興趣,7.5%的學生有點感興趣,1.0%的學生不感興趣;24.4%的學生覺得寫英語作文很容易,57.0%的學生認為可以勉強寫幾句英語作文,10.0%的學生覺得寫英語作文存在困難,8.6%的學生覺得無從下筆;對于寫英語作文的態度,78.0%的學生總是認真完成,17.8%的學生有時認真完成,3.4%的學生很少認真,0.8%的學生從未認真完成;對于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87.8%的學生選擇“非常渴望”,10.2%的學生選擇“一般渴望”,2.0%的學生選擇“從未渴望”,沒有學生選擇“無所謂”這一選項。
這些數據表明,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對英語學習較感興趣,而且面對書面表達這一薄弱項,大部分學生都愿意尋找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語寫作水平。然而,由于農村初中生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寫作存有畏難情緒,且缺乏學習意志力,再加上寫作時經常出錯,因而對英語學習熱情逐漸減退。
(二)學生存在英語寫作障礙的原因
我們對學生寫作困難的原因進行調查發現,認為詞匯量不足或不會寫單詞的,41.8%學生選擇“總是”,21.2%的學生選擇“經常”,25.0%的學生選擇“很少”,12.0%的學生選擇“從不”;對“寫英語作文時是否存在寫‘中式英語’的現象”,32.6%的學生選擇“總是”,24.8%的學生選擇“經常”,22.6%的學生選擇“很少”,20.0%的學生選擇“從不”;對英語寫作課,52.4%的學生認為它對提高英語寫作有很大幫助,38.6%的學生認為有較大幫助,9.0%的學生認為很少有幫助,沒有學生認為缺乏幫助。
這些數據表明,農村初中生英語寫作的障礙表現為: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掌握得太少;對英語寫作既有畏難心理,又期望提高寫作水平。在農村學校,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仍很盛行,強調語法的講解,忽視實際運用;教師在教學時不重視聽力和寫作,缺乏對英語寫作的專項訓練;英語寫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教師習慣于利用范文模板讓學生仿寫,導致學生對英語寫作存在刻板印象,最終導致英語寫作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低迷。
三、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對策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采取確實可行的方法幫助農村初中生掃除英語寫作障礙,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寫作自信心,逐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一)夯實基礎知識
在英語寫作中,扎實的基礎知識可以幫助農村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英語寫作自信心,讓學生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可以避免犯低級錯誤。
1.豐富詞匯量
英語學習離不開詞匯,豐富的詞匯量是寫好英語作文的前提。夯實基礎知識的第一關是幫助學生過好詞匯關。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常常因為英語詞匯短缺和句式表達不準確而難以寫出符合要求的語篇。如何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使他們在英語寫作過程中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呢?筆者認為,教師除了在日常教學中要求學生記、背單詞,還應該開展記憶單詞的趣味性訓練。比如,讓學生每天進行詞匯學習打卡活動,每天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定期以兩人挑戰或分組挑戰英語詞匯量的形式激勵學生記憶單詞;堅持進行聽寫詞匯的訓練,有意識地介紹英語同義詞或形近詞讓學生對比學習,加強記憶;以舊帶新,擴大詞匯量,對經常使用的詞匯、詞組開展拓詞訓練,如教學like這一單詞時,讓學生順便復習love這個單詞,學eat dinner時復習have dinner等;通過單詞接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以豐富多彩的詞匯教學活動持續激發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
2.加強語法訓練
學生掌握了足夠的詞匯量,仍需要教師引導,才能寫出符合語法規則并且合乎英語語言習慣的句子。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生突破語法學習關。針對農村初中生的實際,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日常教學有意識地利用教材文本加強句型訓練,從七年級開始,要求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背誦相關的使用頻率較高的句子,如“my name is...”“I am...”“my father is...”“I have...”“I like/don’t like...”等,在學生記住一定量的句子后,再讓他們逐一上講臺進行自我介紹,改用第三人稱介紹自己的同學或家人。讓學生先口頭表達,再把口頭介紹的內容寫到作業本上。到了八年級,教完每個單元的內容后,用一節課作為活動課,讓學生針對所學習的話題開展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訓練。在學生交際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盡可能用不同的句型去表達相同的意思,比如“I have a good time”也可說成“I had a great time”。平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注意加強句型練習、造句練習,可以把造句練習和詞匯教學、句型教學及語法教學相結合,也可以采用連詞成句的形式或用翻譯句子、模仿造句等練習形式,使學生學會用多種技巧、句型表達同一意思。
教師經常采用這樣的訓練方式開拓學生思路,既能訓練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又能為以后的英語書面表達積累豐富的詞匯和寫作材料。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英語寫作興趣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各種新興的教學方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拓寬閱讀視野和積累寫作素材。根據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而不是機械地學習課文和寫作,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查找中外不同節日文化的資料,結合本課學習內容設計《中秋節的文化習俗》微課,通過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習俗、文化內涵,延伸到外國的節日文化,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娓娓動聽的解說詞吸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課文學習。播放微課后,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教師利用多媒體設置“Which story do you prefer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的討論話題,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分享及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濃厚,對教師布置的“用幾句話介紹家鄉或外國的某種文化”英語習作,完成的積極性很高。
(三)開展讀寫結合訓練
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閱讀量大的學生,不僅可以提高閱讀技能和速度,而且可以較好地進行文章邏輯架構的組織。因此,教師要利用好閱讀教材文本,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總結段落大意,把握作者的布局思路、寫作主旨,再結合學生興趣、個性特點等拓展英語閱讀內容,讓學生積累詞匯、句型、語法等知識的同時了解外國文化,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闡述對文本內容的感想。
例如,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A 3a Mom Knows Best是一首描述媽媽一路陪伴孩子成長的詩歌,表達了媽媽對孩子深切的愛及孩子的感動。在學生閱讀和聆聽了這首詩歌后,筆者先向學生發放了關于描寫母愛的兩則閱讀材料,使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母愛的細膩和深沉。在學生有所感觸之際,筆者再播放柔和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大聲朗讀這首詩歌,再次體會媽媽的愛。最后,鼓勵學生及時融入自己的情感,以“my mother”為題,寫一篇小習作,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以讀促寫、以情促寫。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閱讀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每天進行“小練筆”,如開展漢譯英練習、以日記的形式記錄每天的生活點滴、以周記的形式記錄一周中發生的趣事等。
(四)教給寫作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調查反饋的情況可知,學生對英語寫作存有畏難心理,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英語寫作技巧。因此,教會學生怎樣用英語進行寫作非常重要。在教學中,筆者總結了“審、列、擴、連、查、抄”六種英語寫作技巧。
1.審。即認真審題,明確要求,找出文章要表達的中心和要求,確定人稱和時態,明確文章的時態、人稱要一致,首尾要呼應等。根據內容要求,確定事情是過去已經發生還是未來即將發生。比如,記敘一件事要用一般過去時;寫經常發生的事或對人物的描寫,要用一般現在時;對未來的憧憬要用一般將來時;過去的事情對現在造成的影響或過去延續到現在的狀況用現在完成時。
以“My Dream”這篇作文為例(如圖1),在引導學生審題時,首先要讓學生認真看標題,確定人稱為第一人稱。然后,通過要點提示找出關鍵詞,確定時態,如從“夢想”“打算”等關鍵詞可以確定文章時態為將來時,并通過要點描述確定所寫作文的文體。學生一旦確定好人稱、時態并找出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和要求,寫作思路就會變得清晰。
2.列。即列提綱和要點,把要點翻譯成英文,連詞成句,連句成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列提綱和要點,如在寫“My Dream”為題的作文時,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圖2的思維導圖列提綱和要點,以厘清思路,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使學生有內容可寫。
3.擴。即把信息擴寫成簡單英語句子后,在適當的地方添加自己的感受、看法或者例子,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和完整。以“My Chinese Teacher”這篇范文為例,作文的提示內容有三點:(1)孫老師今年36歲,中等身材。(2)她關心學生,工作認真負責。(3)她語文課講得生動、有趣。參考范文中,在描寫孫老師工作認真負責時,除了寫出要點句“Ms. Sun works very hard.”,還添加了“S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 her office.”這個例子進行補充。這樣的擴展,因為添加了例子而更有說服力。還有描寫她的語文課講得生動、有趣:“She tries to make he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后面也進行了拓展:“And we enjoy her lessons very much.”很自然地把學生對孫老師的情感表達出來了,使文章變得有感情,而不是生搬硬套地逐字翻譯。再比如,寫與環保有關的作文時,對于“循環用水”這個要點句,簡單的翻譯是“I often reuse water”。如果教師引導學生稍加拓展,聯系自己的體驗或感受去豐富句子,學生可能就會想到如下拓展內容:“I often reuse water.For example,when I done doing laundry,I wipe the floor and water the flowers with water.”這樣內容就更完整了。
4.連。即恰當運用連接詞。比如,表示順序可以用first,second,third,next,finally等,表因果可以用because,so...that...,as a result等,陳述事實可以用in fact,表示條件可以用if,unless,表示解釋可以用for example,such as等。以圖3為例,該范文恰當地運用了表示順序的序數詞,使文章層次清晰,各部分銜接自然。
5.查。即寫完英語習作后,檢查信息點是否全面,時態、人稱是否一致,句子結構是否清晰,短語使用、單詞拼寫是否準確等。比如,學生完成英語習作后,在自主檢查的過程中發現“I think ride a bike can keep our health.”這句話的表述有問題,在同伴的提示下,他能改正為:I think cycling can keep us healthy.(動名詞作主語)。
6.抄。即讓學生將檢查好的作文工整地抄寫到橫線上,不能潦草,字跡要清晰,要保持卷面的整潔,同時要注意拼寫、標點符號和大小寫。
(五)堅持有效的寫作批閱及評講
在學生上交英語作文后,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批改學生的英語作文。
1.當堂進行集體修改。在學生上交英語作文后,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的英語習作進行投屏,引導學生一起評改。教師可從單詞拼寫是否有誤、短語搭配是否恰當、語法知識運用是否正確、內容要點是否齊全、書寫是否工整規范、篇章的邏輯結構和連貫性如何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樣文進行評價修改。通過集體修改,學生對英語寫作要求會有更深的了解。
2.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調查數據顯示,教師“全包式”批改作業往往會助長學生的惰性,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最好是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批改或互換批改。學生自行批改英語作文的流程為:教師先展示英語作文評分標準,讓學生參照批改或同桌互改,先找出得分點,再查找錯誤,根據扣分標準扣除分數;學生互相批改的操作流程為: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組內學生共同參與修改,通過同伴互助、合作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作文批改方式比教師批改效果更明顯,可以加快作文評價的周期性,提高作文評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也可以及時得到學情反饋。
3.教師選擇性地進行單獨面批。面批即教師直接在學生的面前批改作業。教師可以選擇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面批,糾正學生在英語作文中錯誤的表達方式,幫助其分析問題,共同找出原因,讓其真正“知其所以然”。面批是一個珍貴的教育過程,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交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
4.及時進行評講。在完成作文批改的環節后,教師應該對批改作文的情況進行評講。評講應指出英語習作中的閃光點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并給學生提供優秀范文和問題范文,讓學生傳閱,學習優秀范文寫得好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規避問題范文中易犯的錯誤。
總之,教師只有充分了解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明確教學方向和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梯度合理的寫作任務,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訓練,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逐漸克服對英語寫作的恐懼心理。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例研究”(2021B264)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曉萍(1978— ),廣西賀州人,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