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國梁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大灘鎮初級中學,甘肅天祝 733205)
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語文知識內化以及有效應用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語文課堂中實踐活動的重要構成環節。讀與寫相互滲透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建立更加清晰的語言構架,并且不斷拓展自身的發散性思維,對學生養成基本的學科素養起到了重要的實踐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意識到,讀寫結合對于閱讀教學的意義,在課堂中應用這種輔助教學的方式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
實際上,讀寫結合這種輔助教學方式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更加符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讀寫結合教學方式只是課堂中為學生學習提供服務的一種工具。因此,在應用這種現代化教學工具時,教師必須要針對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結合學生的特點來考慮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應用效果。
在閱讀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在現階段的成長認知特點以及學生的真實基礎能力狀況,主動對教學的難度進行把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采用分步驟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每一次的閱讀訓練中都能獲得一個小的成就,從而激發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通過這種激勵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具備更好的閱讀課堂體驗,最終真正愛上閱讀課堂。
越是對于一些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越要想盡辦法增強其在學習中的自信心。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采用適當的方式激勵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使學生對閱讀文章的感想進行實時的賞析以及相互評價。這樣,學生就能在體會到閱讀能力提升的成功喜悅的同時,不斷將文章中優質的內容和技巧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并且將這些能力應用在寫作過程中,這樣就能有效解決學生寫作無從下筆的問題,為下一次的寫作更好地蓄力,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語言積累以及表達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基礎性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狀況進行多層次教學。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極大,對于語文知識的接受程度也相差甚遠。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應該考慮到這種情況,注重策略型的重點針對式教學。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布置各種課后作業來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個鞏固和提高,而學生需要根據作業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和全面的探究,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課后布置讀寫作業任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不同理解能力以及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進行分層次的作業布置,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以及寫作能力。
小學低年級階段屬于接觸閱讀和寫作的初期階段,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對其閱讀和寫作的能力的培養將會進入到拔高階段。這時學生會明顯地感覺到,在語文課堂中,知識的難度相比于之前來說顯著增強,很多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為了解決這一情況,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中應該通過精心設計深度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內涵,并且基于本堂閱讀課程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將學生都吸引到閱讀課堂中。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在課堂中留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進行練筆,這樣就能將讀與寫有效融合,讓學生通過這種以讀促寫的方式激發學生更加細致深入地對閱讀文本進行研讀,并且將所學的寫作技巧真正應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在現階段讀寫結合已經成為被大多數語文教師認可的一種重要輔助教學形式。但是在語文課堂中,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很多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對于讀與寫之間的時間分配比例不夠清晰明確,在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時,依然將閱讀作為教學課堂最主要的部分,但是卻忽視了留給學生足夠的寫作空間。眾所周知,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見效較慢的過程。但是很多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將大多數的學習時間都留給了閱讀課程,往往在課堂將近結束時留下幾分鐘才用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這對于處在小學階段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甚至有些畏懼文章寫作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夠充分內化本堂課程閱讀過程中涉及的寫作技巧,更無法真正地將其應用在作品中。除此之外,在每節語文課的末尾通常還是學生注意力最為渙散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寫作教學,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在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缺乏趣味性。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必須在備課階段就考慮到課堂中的教學情節,盡最大可能提升本堂課程的教學趣味性,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讓整堂課程迸發生機。如果只是機械性地長期采用同一種讀寫教學的模式,就會導致學生內心產生學習疲勞,在閱讀課堂中無法集中注意力。
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學生是具有獨立思考的個體。因此,教師不能夠以自身的所想所感而局限學生,更不能用自己的行為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而是應該留給學生充足的實踐鍛煉空間。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雙向教學指導下,教師也要考慮到教學的差異性,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理解對文本進行賞析,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深度感受,讓學生真正從好的文章中獲得感悟和提升,享受閱讀文章的樂趣。因此,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領路人位置,充分發揮教育的科學性,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文章中好的寫作技巧以及優質的寫作段落,幫助學生養成火眼金睛,使其通過自主閱讀也能夠辨識文章中優質的寫作部分。第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該對閱讀課程安排的文章進行篩選,針對某些優質的閱讀作品還應該進行精讀教學,細致地引導學生對精讀文本的每一個段落進行研讀,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些優質作品。第三,教師在引領學生賞析文本的過程中,還應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記錄和摘抄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寫作蓄力。
除此之外,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優質文章的寫作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思路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在課堂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寫作鍛煉,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善于借鑒文章中的優秀詞句。而在閱讀課堂上也要注意讓學生將文章中的優質部分進行筆記和摘抄,通過這種相輔相成的教育方式能夠大幅度地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的腦海中積累更多的優質詞句。這樣,學生就能在寫作過程中將其進行靈活應用,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意義非凡。
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寫作,并且靈活地對不同的寫作題目進行發揮,是學生將閱讀技巧內化并能有效應用的重要標志。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將讀書和寫作這兩個活動同時進行。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就可以積累海量的詞匯以及文章寫作技巧,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同時,學生在針對不同題目進行寫作鍛煉的過程中,也能夠對文章的構架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閱讀同類型文章時也能夠掌握基本的閱讀方式以及邏輯方法。這樣,學生將會對研究閱讀技巧變得更加有興趣,讓閱讀課堂的教育進一步得到升華。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定期尋找課外資源進行閱讀拓展,并且將讀書小結或心得記錄在摘抄本上,并讓學生在積累一段時間后進行交流和分享。除此之外,板報設計也是學生實踐鍛煉的另外一種形式。教師可以每周尋找一個板報主題,讓學生充實主題中的內容,使其通過板報設計得到寫作技巧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珍珠鳥》一課后,教師可以根據珍珠鳥的教學內容,通過觀看視頻或圖片的方式,讓學生運用靈活生動的描寫方式將視頻中動物的外形、叫聲以及活動特征都記錄下來并進行展示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由于個性愛好不同,選擇了不同的小動物進行描寫,這些動物雖然描寫的主體內容不同,但是學生在學習過后都能夠采用準確生動的描寫方式將其特征描繪出來。
優質的閱讀文章是閱讀課程教學的根基,但是如果僅將教學目光局限在語文課本中,那么語文閱讀課堂難免過于單調乏味。教師應極力擴展教學渠道和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中大開眼界,拓寬學生的視野。除此之外,單純的課文文本教學也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和感知上的疲勞,還會讓學生失去閱讀文章的熱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教學方式和能力的改進,通過積極地與同行進行討論,讓更多的高質量閱讀文本進入閱讀課堂。
通過對課外的優質教材進行閱讀,學生能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會感嘆優質閱讀教材中描寫的不同內容。為了達到拓寬學生學習視野的目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中積極地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的優質閱讀材料,還可以在課堂中給列出學生一些優質材料的書名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閱讀,然后將閱讀成果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描述,在第二天的課堂中進行交流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為了讓學生更加具有尋找優質閱讀材料的熱情,教師可以通過模擬讀書大會的方式讓學生在競爭中展示,在展示中獲得升華,使其更加具有課外文本閱讀的熱情,同時也在閱讀中發現其中的趣味。
例如,在學習完《狼和小羊》這篇童話故事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同類型的童話故事題材,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中的各類型童話故事,然后讓學生在閱讀過后進行交流,說出其中最有趣和最感興趣的故事,并且對故事的結局進行續寫。又如,在閱讀《狼來了》的故事過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拓展性的寫作題目:如果放羊的孩子前兩次都沒有欺騙人們,那么結局會是怎么樣的呢?通過這種想象寫作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充分地運用自身的想象力,想象不同的故事結局,同時也引發了學生對故事中內容的思考,真正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了有效鍛煉。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階段,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驅動了學生對閱讀和文章寫作的學習,同時也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性。其實興趣就是幫助學生進一步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的內核動力。學習興趣并不是由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所決定的,而是一種心理引導因素。因此,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通過有效的趣味性指導方式極大地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埃及金字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如利用多媒體播放金字塔的圖像資料以及各類型視頻,還可以播放一些古埃及的音樂,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生動神秘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埃及金字塔的絢爛。然后,教師再按照閱讀課程的常規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文章中金字塔的描寫進行閱讀和理解。最后,教師可以根據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思考:文章中應用怎樣的方式對金字塔進行描寫?然后布置課后仿寫任務,讓學生對自己熟知的景點采用相似的描寫方式進行寫作。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舉一反三,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型語文能力意義非凡。因此,教師在閱讀課堂中必須有意識地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應用,通過這種相輔相成的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雙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