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在當前的高職音樂專業中,古箏教學屬于一種技術類學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古箏知識以及技能的傳授。這種傳統方式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所以,教師必須要針對其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此發揮古箏教學的真正價值。《古箏精品課程》依托安徽省網絡課程學習中心(e 會學)等區域性網絡教學平臺及智慧教學工具,建設開放式優質課程資源,利用平臺的優質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支撐信息化教學轉型,服務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支持學生數字化學習,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推動高等學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
古箏這種傳統樂器是經過悠久歷史發展流傳下來的,其中蘊含著我國大量的民族文化。在以往的古箏教學中,傳統的古箏教學方式受到了教師的喜愛,在古箏曲譜以及彈奏技巧、音色韻律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采用的方式都是“口傳心授”。但是,隨著當前社會文化的快速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具有較大差異,所以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也不同,由此導致高職音樂專業的古箏教學效果與理想存在偏差。
傳統教學方法一直流傳至今,表明其確有優點。但是,在當前的高職音樂專業教學中,由于音樂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難免會凸顯出傳統教學方式中的不足和缺陷。在傳統課堂中,教師主要將熟悉樂譜基礎知識作為出發點,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演奏技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數都是與教師處于一種單獨相處的狀態,所以在認知的過程中,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多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并不會與學生的思維產生深入交流和互動,教師的教學屬于“填鴨式”,學生的學習屬于“被動式”,這種具有機械化的教學手段,只能讓學生單純的獲取技術方面的進步。但是,學生自身的思維以及美學理念等方面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學生的音樂美感以及對韻律美的認知也會存在很大的不足,最終會導致很多學生彈奏出的樂曲比較空洞、缺少靈魂。
要想與古箏作品進行靈魂上的交流、思想上的交匯,就需要學生能夠感知作品情感,體會作品魅力。在學習古箏作品之前,教師要指引學生對作品的創作背景、生平經歷等進行探索,當學生能夠正確、深刻感知作者的創作靈感,就能真正掌握作品中最真實、真摯的情感和思想。每一個作品的創作靈感,也許是作者在觀看風景過程中所產生的感悟,也許是一首詩詞,也許是一段故事,又或許是作者在旅行過程中所衍生出的體會,其中蘊含著作者大量的真實情感。學生只有了解這些內容,才能真正與作品意境進行結合,才能深入感受作品中作者最真摯的情感和思想。
教學時必須要根據規范制度進行合理的教學組織結構,開展組合性學習、教學模式,促使教與學雙方能夠形成信息交流、反饋的結構,為教學、學習提供更多便利,使其空間、時間等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進而獲取良好教學效率。
在當前我國高職學校中,古箏教學以一對一面授的形式作為核心,而通過多種輔導方式,比如建設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優質教學資源,對教學進行合理補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滿足學生的愛好特點、學習需求,使學生能夠通過集體教學以及教師的綜合輔導,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產生更強烈的音樂感知。所以,在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將在線教學與個別輔導進行全面聯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水平上獲得良好的提升和進步。同時,大規模線上示范課程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擴大教學輻射范圍,促使教學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一部分輔導活動的開展,還能讓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和溝通,從而獲取良好的教學成效,將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緊密聯合、靈活運用,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審美水平、教學能力等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具有較為顯著的影響,教師對于音樂意境的細致描繪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與音樂內涵產生共鳴。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以及共同對音樂內容的針對性探討,能夠讓學生更主動的學習音樂知識,使學生提高探索音樂文化的興趣,并且積極的去關注、探究音樂背后所要表達的情感含義。同時,在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后,教師就可以針對性的設計與古箏相關的作業內容,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相關資料,進一步去學習音樂內容,感受音樂情感,了解音樂創作背景,對古箏的樂段、曲譜等進行更加細致化的理解和演奏。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讓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演奏樂曲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聽覺能力的專項訓練,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示范演奏以及音樂知識講解,或者與其他學生進行對彈等演奏方式,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到演奏狀態中,使學生能夠在更加專注的演奏過程中真正去感受音樂魅力,體會音樂思維。通過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能夠讓學生對古箏音樂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對知識內容進行更好的掌握,從而使教學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要想讓古箏教學效率得到保證,那么最首要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教材,將知識傳授、解決心中疑惑作為選擇要求。當前,我國市場中所流傳的教材中具有大量的曲譜,并沒有配備合理的注釋,也只有少量文字出現,將其稱作為教材,其實并不合理,最合理的名稱是曲譜。同時,教材的選擇與選擇教師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必須要針對自身的教學水平、專業知識情況進行正確分析,選擇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教材內容;學生也必須要認識到教材選擇的重要性,以此彌補自身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技能掌握不熟練的缺陷。此外,在選擇古箏教材的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內容進行實際性的考慮,如教材中是否具有正確的理論性知識?是否有相關的基本技巧教學,技巧教學是否有明確注釋?同時,教材中所具有的樂曲也應該具備較強旋律性,使學生比較容易學習,最好選擇一些出自于優質出版社的教材。
專業知識的學習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了視唱練耳、樂理理論知識,以及演奏技能等多種內容。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演奏能力得到提高,還對學生將來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如,針對音樂專業中學習古箏樂器的學生,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初級階段選擇一些我國民族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能夠對我國各個民族的聲樂、樂器等進行深層次的了解,以此加強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感知,進而使學生真正體會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藝術精髓,使學生逐漸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能讓學生將古箏作品理解的更加透徹,還能自主對其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全方位探索。另外,在學習新作品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曲譜分析,嘗試彈奏,以此幫助學生提高樂感以及分析、演奏等多種能力。通過這些方式的運用,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古箏學習成效,還能為提高古箏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1.開展實踐訓練,積累演奏經驗
為了有效提高高職學校古箏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具有模擬性的舞臺實踐活動,以此為學生提供展示古箏技術的平臺和機遇,讓學生可以欣賞他人演奏,同時能檢查、審視自身古箏技巧掌握情況。主要的做法如下: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后,為學生預留難度適宜的課后作業,主動組織學生進行舞臺演奏實踐訓練,選派合適的學生擔任演奏評委,為古箏彈奏的學生進行正確、公正的點評,可以提出自己內心的意見或者建議。在這種課堂,學生之間通過相互評價,以及自我審視、檢測,能夠發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古箏演奏技巧的掌握情況,進而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自覺的加以改進和完善,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訓練。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欣賞、觀摩,能讓學生的演奏經驗越來越豐富,進而演奏出更好的曲目。
2.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創新
要想讓學生掌握各式各樣的古箏演奏技巧,并且還有一定的古典文學知識積累,那么高職學校的古箏教學中應當注意適當關聯音樂美學、音樂史學等相關知識,幫助學生在學習演奏技巧的同時,了解古箏的發展歷史,以及民族音樂的歷史征程,掌握古箏演奏技巧的演變過程,從而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民族音樂演奏藝術是我國民族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通過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能讓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加飽滿、充實。同時,教師要注意傳統作品的教學,教師可以適當的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一些優秀的古箏藝術家演奏作品的視頻,讓學生仔細觀看演奏時的指法、姿勢等,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將古箏文化傳承、發揚。另外,在開展古箏教學時,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一些現代化的古箏演奏方法,通過傳統、現代技術的結合,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創新意識,促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古箏技巧學習的道路中,推敲出新的演奏方法,從而讓古箏藝術得到不斷創新和完善。
高職學校的古箏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小組教學,在這種課堂中,教師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演奏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技巧問題,讓學生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能夠將演奏技巧掌握的更加熟練,學習的更加透徹。同時,其他學生在看到教師指導問題時,就會產生自覺規范的意識,在古箏演奏的過程中,會主動規避問題的出現。另外,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能讓學生與自己小組成員、其他小組成員之間共同溝通、交流古箏的演奏技巧,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學生之間的分享,能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關于古箏演奏的技巧和經驗,從而讓所有學生得到共同發展,讓學生能夠真正對古箏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領航員”,積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演奏過程中體會到演奏技巧的神奇之處,體會到古箏藝術的魅力所在,促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古箏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藝術形式,也是我國最具有特色的樂器之一。”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變遷以及教育改革,古箏這種傳統藝術在當今時代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與古箏相關的作品逐漸出現在群眾面前,而且學習古箏這種傳統藝術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基于這種情況,相關教育部門必須要提高對古箏教學的重視程度,以此促進民族音樂得到長久發展。在當前的高職學校中,相關專業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古箏教學方式,以此獲取良好的教學成效,使學習古箏專業的學生能夠在將來的就業道路中獲得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