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達 胡鐵軍
摘要:使用科學有效的植保技術是能夠保障小麥產量提升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能夠滿足當前糧食需求的重要技術手段。所以針對小麥高產栽培中如何使用植保技術進行研究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能夠發揮植保技術的優勢的同時也是能夠保障小麥產量提升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植保技術;小麥高產栽培;應用探究
在現階段的發展中,社會整體的發展速度提升,人口數量激增,對于糧食的需求逐漸加大,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的小麥,在社會的發展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1],因此也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需求的提升,對于農業的關注度也得到了提升,并且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在小麥高產栽培中開始使用先進的植保技術,能夠發揮植保技術的優勢,提升小麥的整體產量,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于小麥的需求的同時對于促進社會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植保技術在小麥高產栽培中的應用原則
1.1優質高產原則
隨著當前階段社會的發展速度提升,人口數量激增,對于小麥的需求量組建提升,所以為了能夠滿足需求,必須要重視在栽培過程中使用科學有效的植保技術,能夠提升整體的產量的同時,在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使得各項資源能夠協調,進而能夠實現產量提升的目的。根據當前的栽培技術而言,雖然在使用中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提升整體產量依然的巨大的阻礙。在加上部分企業對于經濟發展的過分追求,也使得小麥自身的品質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因此對于小麥產量的提升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2]。所以為了能夠解決實際的需求問題,使得整體小麥產量能夠得到提升還是應該重視使用高產的栽培技術,并且進行合理的使用能夠保障技術的優勢在種植栽培的過程中得到良好的發揮。
1.2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傳統小麥的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比較傳統,難以適應當前的發展需要,因此為了能促進農業的發展,提升整體的小麥產量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技術創新,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改革[3]。所以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通過將先進技術與我國小麥的種植情況進行總結和融合,提升種植技術水平,能夠推動小麥生產朝著智能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小麥整體產量的方式。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品種上進行擇優選擇,并且進行全面的推廣,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提升產量的同時也是能夠促進我國小麥種植水平提升的關鍵。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防蟲技術的使用,能夠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貫徹落實具體要求,同時實現對各個資源的充分李穎,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也能保障整體的生產效益得到提升。
2植保技術在小麥高產栽培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2.1小麥選種
幼苗的成活率的好壞與選種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也是小麥種植中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這是能夠保障在種植過程中相關成活率能夠得到保障的前提的條件[4]。因此在選擇品種時還需要結合區域的實際情況,根據土壤的特征,通過對種植區域的地理環境和條件進行充分的考慮,實現科學選種。同時還需要重視種子的高產性,能夠實現對各個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性的考慮才能培育出質量更好的小麥胚芽。選種的過程中要重視選擇飽滿并且均勻的種子,結合具體播種要求進行分級播種,這是能夠保障種植幼苗均勻的重要條件。選種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病蟲害的預防,所以會在播種的過程中對種子進行農藥拌種,能夠提升小麥的抗病蟲害的能力。
2.2土壤處理
對于土壤進行處理也是能夠實現小麥高產的前提條件之一[5],所以在進行播種過程之前,對于土壤要進行重點選擇,能夠確保是適合小麥生長的土壤環境,同時還需要對土壤進行處理,使其能夠達到相關的標準,并且保障土壤匯總的有機質以及各個元素的具體含量要求能夠滿足小麥的生長需求[6]。與此同時,進行種植的過程中要重視使用深耕細作的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對土壤物理性質的改變,同時還是能夠保障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徑。在進行耕地的過程中,深度要達到25厘米以上,這是為了能夠為小麥根系的生產提供有力的生長環境,是能夠提升抗倒伏的重要方式。深翻不僅為小麥根系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生長環境,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不能露白地,這對于小麥后期的生長提供需要的水分和養分。
2.3田間管理
進行日常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能夠保障小麥產量提升,所以必須要重視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因為小麥的健康生長必須要具備充足的環境以及養分支持,所以在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技術人員能夠結合小麥的具體生長要求,選擇適合的灌溉技術,能夠為小麥生長提供有力的水分支持,擁有良好的生產環境。所以在選擇灌溉技術的過程中,要在小麥的品種以及種植面積的基礎之上進行,通過對整體的情況進行充分考慮,能夠確定灌溉量。在進行灌溉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不能出現灌溉過量的問題,這對于小麥的產量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此外對于施肥方式也需要合理進行,因為土壤性質不同其中的具體肥力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土壤的情況進行,在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氮磷鉀作為主要的施肥原料,能夠提升土壤的有機質。雜草管理也是田間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雜草數量過多會影響小麥的發育和產量,因此需要管理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清草作業。
2.4病蟲害預防
出現病蟲害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在發生病蟲害時,對于小麥的健康生長和產量都會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病蟲害的預防工作,能夠在管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解決,同時還能結合病蟲害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其中鎊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出現這種疾病的主要問題在于在種植的過程中對于種植密度沒有控制好,在加上受到土地地勢低的影響,出現這一疾病的前期表現是小麥植株開上張黃斑。因此相關人員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選擇適合的農藥進行噴灑,要注意不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還能有效的治理病蟲害。
結束語
總之,要重視在小麥栽培過程中使用適合的植保技術,通過技術的優勢的發揮能夠提升總體產量進而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于小麥的需求。在我國小麥是重要的種植作物,所以提升產量和質量都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并且提升整體產量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保障植保技術能夠得到具體落實,實現小麥產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永鋒.小麥高產栽培中植保技術的應用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20(8):74.
[2]祁立新.小麥高產種植過程中全程植保技術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119,122.
[3]慕晶,付金元,王亞靜,等.小麥高產栽培中植保技術的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16):95-96.
[4]郭慶海,王永青,劉華.濱海縣濱淮鎮小麥高產創建植保新技術示范[J].現代農業科技,2020(12):127-128,130.
[5]劉紅,鄭華梅,張述霞.小麥高產種植過程中全程植保技術研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9,31(5):67-68.
[6]劉兵,雍慧,者艷芬.植保技術在小麥高產栽培中的應用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9(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