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盼

摘要:目的探多方位討細節思維管理質量模式在神經科護理安全管理中實際應用效果。方法:針對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100名神經內科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50名,對照組50名,觀察組的患者運用細節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即在護理患者中,從醫護人員護理知識,患者需求細節進行關心和護理,從小事做起,關注細節的地方,對患者進行多方位細致護理和責護護理知識管理。對照組的患者只采用常規的安全護理和安全管理。結果:通過對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提高均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討論:實施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質量管理中,有助于促進護理質量的改進,滿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不良事件降低。
關鍵詞: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 護理質量管理,應用效果。
護理質量是衡量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標志,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滿足患者基本護理需求,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為患者提供全面的,全程的責任制整體護理,運用良好的專科護理知識,服務態度,關注患者心理,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提升科室形象,提高綜合能力,讓患者滿意。[2]護理質量管理工作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實現開滿足服務對象需求的活勱,需要采取先進的科學管理方法,使得人員、設備等資源的調配能得到合理安排,保證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神經內科患者疾病種類繁多,致殘,和致死率高,在護理中具有 治療時間長、難以治愈、治療措施多等特點[3],需要護理人員實施更為精心、周到的護理措施。細節思維管理能完善護理措施,從而規避風險,保證 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滿意度,降低了不良事件發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結合神經內科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患者,,納入標準: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腦梗40例,腦出血20例,腦部炎癥20例,重癥肌無力12例,帕金森8例等。電腦隨機分成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0-75歲。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0-75歲。觀察組采取細節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綜合比對后,認為年齡、性別、文化水平,住院時長、疾病類型分布情況均無明顯差異。基于SPSS22.0統計學軟件的組間評估結果顯示,四項指標計量資料t檢測值分別為0.172、0.178、0.183、0.193對應的P值分別為0.931、0.862、0.933、0.894,均>0.05,不會對研究的正常進行造成任何形式的干擾,最終結果不受影響。
1.2 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
對照組患者人院后,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含入院宣教,監測各項生命體征,叮囑家屬注意對患者的看管,避免出現從床上墜落,站立或行進間突然摔倒等現象,基于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完成清潔等。在此基礎上,額外給予觀察組患者給予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護士層面環節:提高低年資護士專科知識水平及預警,預防能力,根據本院制定的核心制度,操作流程預案規范,對護理人員尤其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專科知識及核心制度,制定專科護理文書模板,專科危急值培訓,組織院區及科室技能培訓及考核,提高各項操作技能;不定時督查,相關環節質量把控,提高年資護士專科護理能力,在護理的過 程中,充分滲透“預防預警”意識,更好的服務患者。做好床頭交接班,明確各級護十工作職責,確保護理安全質量持續改進
1.2.2? 心理層面的護理:在現代人的認知中,大腦及神經系統一旦出現傷損,除了受病痛的折磨外,還會伴隨生活質量下降,人生似乎不再擁有希望。但故相當數量的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恐慌、不安、煩悶等消極心理。基于此,我院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心理指導的同時,通過向其介紹神經內科治療進展新情況、有效治療病例等方式,幫助患者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此現身說法,微信平臺信息傳遞,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
1.2.3 認真把控治療護理環節:(1)時刻監測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的生命體征。尤其腦出血,腦梗塞患者,意識和生命體征直接關乎其生命安全,如果出現意識障礙,瞳孔、呼吸變化,立即通知床位醫生,采取措施,預防腦疝。(2)、做好專項評分,對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者,做好三短七潔護理。(3)、清理呼吸道無效者,做好吸痰,排痰工作。保證氣道濕化,預防痰液堵塞氣管。
1.2.4?? 患者自身活動狀態環節:如果患者機體處于癱瘓狀態,生活無法自理,則可使用氣墊床,每隔2h幫助患者翻身,使用先進儀器,如:振動排痰儀叩擊其背部,便于痰液排除,預防肺部感染。如果患者無法自行正常排便,則便后協助溫水擦拭、洗凈,保持臀部處于干燥狀態[3]。
1.2.5?? 對于溝通困難者:運用專科圖譜,人物動漫小貼士給予提示溝通交流,讓患者及家屬及時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及預防注意事項,配合治療護理。
1.2.6?? 膳食方案環節:①清醒病情患者,予合理膳食指導。②處于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可先行全靜脈營養注入;之后留置胃管,聯系營養科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配制合適的鼻飼液,以保證患者的每日營養。③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判斷機體承受能力,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
1.2.7? 不良事件預防環節:
跌倒墜床預防:?評分高者及口服特殊藥物者,及時給予安全宣教,床頭懸掛防跌倒牌,病房走廊、病房墻壁張貼預防跌倒宣傳畫,發揮智慧系統作用,將預防跌倒墜床視屏制成微信二維碼,張貼在科內宣傳欄醒目處。防滑預警指導,處處有防跌倒警示標志,護士在廁所內放置防滑鞋。墻壁安裝扶手,降低病房床面高度,設置床邊扶手。?外出檢查,專人陪檢。攜帶管道者,雙重固定,宣教管道注意事項。[5]?藥物護理降壓藥物、脫水藥、鎮靜劑會造成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肌力下降。護士在為患者服用藥物時,要重點講解藥物不良反應。④從不同病種臨床表現、用藥及康復護理著手,進一步細化預防跌倒的防范措施。增強護士預防患者跌倒的意識,規定在患者首次下床前,教會患者及家屬做床椅轉移、下床四部曲、坐位平衡訓練等康復護理操作。明確患者現階段下床活動的范圍或步行時間,指導家屬正確、有效看護,以及如何及時尋求幫助。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根據患者評分情況,及時提醒醫生給予下肢血管B超篩查排除是否存在血栓。?排除血管內無血栓存在后,可合理使用壓力泵。?抬高下肢,避免下肢輸液。?將踝泵運動視頻制成微信二維碼,方便傳閱。
1.2.8? ?指標觀察: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時,如果發現血壓異常下降、脈搏明顯加快,則護理人員需要立刻做好急救的一切準備;如果發現 特殊患者出現二氧化碳潴留,水電解紊亂現象,監測出入量,定時復查電解質,及時糾正。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時,注意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在諸多基礎性護理環節中,以細心、耐心等,彰顯出對全方位護理細節的把控能力。如每日清理患者口腔兩次,應及時清除殘存于口腔的分泌物及痰液,防止引發細菌繁殖。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質量情況及護理整體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率病進行評分。(1)護理服務質量:設計護理服務質最評分問卷,項目分為基礎護理,護理文書,分級護理質量,在質量檢查中進行調查,完成率100%,目標值90,小于90,(差),90-95(良),95-100(優秀);護患溝通、病情交流、查房服務、護理技能,滿分100分,小于90為(不滿意),90-95(滿意),95-100為(非常滿意),在患者出院時進行調查。(2)不良事件發生率,在跌倒墜床,壓瘡,血栓,管道滑脫,四方面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士服務質量整體滿意度評分為(95.34±1.28)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34±5.7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8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觀察組為6%,對照組發生率為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觀察組實施細節思維護理管理模式,通過難過兩組比較:觀察組護理質量完成率優勝于對照組((p<0.05),見表一:
2.2觀察組患者住院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二:
2.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如下:觀察組發生尿管活脫1例,壓瘡1例,跌倒1例,血栓0例。觀察組發生管道滑脫2例,壓瘡2例,跌倒3例,血栓1例,均經過處理,得的控制。通過比較,觀察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三:
3討論
神經內科護士工作風險大、責任重,面對患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病房安全質量是眾多研究的熱點。[6]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將每一個細節進行拆分并加以重點關注,并提高了不同措施的實施需求,將各個細節進行整合,實現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及銜接性,以全面提升護理質量及提高護理滿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保證護理安全。經本次研究發現,細節護理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對照組,表明多方位細節思維管理模式在神經內科護理中有顯著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艷華 . 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J]. 基層醫 學論壇 , 2020, 24(27): 3894-3896.
[2]陳小靈林.細節護理在神經內科的應用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15).
[3]鐘浩.PDCA循環護理模式在神經內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4):162+164
[4] 劉暢,張莉,常麗娟,沈萍.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7):141.
[5]潘利海.細節管理對綜合內科護理質控水平的影響.中 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6):169-170.
[6]王玉華 細節管理在提高綜合內科護理質控水平中的應 用.中國衛生2017141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