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豪 謝艾彤 龐郁華 鄧敏婧 馬天香

基金項目:2021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省級):鄉村振興戰略下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項目編號:S202111731035)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大量與石斛產業相關的文獻與數據,分析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歷程和現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現階段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探索貴州省石斛產業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達到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經研究發現,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過程中,在良種供應能力、種植水平層次、產業鏈、科技能力、品牌知名度、產品市場等方面存在問題。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石斛產業成為貴州省富縣富村富民產業,同時鞏固石斛產業作為貴州省十二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的地位。
關鍵詞: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省;鄉村振興戰略
貴州省是石斛的原產地之一,石斛種植和開發利用歷史悠久。2019年,貴州省大力發展石斛產業,打造選育、標準化種植、產品研發、加工、品牌建設、市場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具體表現為建設優質基因庫、加強幼苗培育、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促進產品研發和科學加工、全面發展石斛產業,打造優質的知名的石斛產品品牌,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培育市場主體、全面拓展促銷市場,讓貴州省石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促進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讓發展較落后的地區進一步得到政府的重視、增加發展落后地區的居民收入和促進貴州省產業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我們依據“分析背景和發展現狀—發現問題—提出解決策略”這一基本的研究思路,通過調研和對各種相關文獻的梳理與分析,研究貴州省如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現狀特征
1.石斛種植資源稟賦優異
貴州省具有相當適宜石斛種植的資源優勢。其獨特的多山地、多丘陵等自然地理條件使得貴州省形成了比較豐富的林地資源,為石斛和許多藥材生長提供了生存環境。同時因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得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有相當充足的降水量和較為豐富的水資源。近年來,貴州省的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1400毫米之間,年降雨量充足,氣候適宜,濕度常年保持在80%以上。在貴州省2022年全省林業工作會議上獲悉,貴州省2021年完成營造林361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2.12%,濕潤的氣候滋養著數千種藥用植物的生長和繁殖。為了兼顧產量和藥用成分及多糖含量,根據歷史經驗,大致可以確定最適宜鐵皮石斛的生長溫度為白天溫度在25℃到30℃之間,夜晚溫度在15℃到20℃之間。近十幾年來,根據貴州省氣象觀測局觀測通知的氣溫,可知貴州省的許多地區溫度在14℃到18℃之間,這個氣溫條件和由于氣溫影響所形成的濕度,為多糖含量高的石斛的種植帶來了相當適宜的條件。
2.石斛種植和加工技術體系初步形成
石斛產品的生產過程主要為良種、種植、摘采、加工等過程。目前,由于貴州省近幾年在大棚種植技術和組織培養育苗方式方面上發展迅速,已經具備種植石斛的條件,為本省石斛的良種選育提供了基礎條件。同時利用共生真菌培育石斛種苗的方式在實驗室取得了一些突破,田間試驗的相關技術領域也得到進展,這些技術的突破,進一步為石斛的種植提供了技術支撐。
隨著石斛種植面積的擴大和石斛產業的不斷發展,石斛的種植和加工體系也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貴州省仿野生種植技術在全國更是首屈一指,突破了種植成活率低,質量差等問題,解決了科學管護、種植方法、環境選擇等方面的難題,實現了種植成活率高達95%的石斛附樹、附石的種植方式的創新。同時還制定了比較規范化、標準化的具體種植流程,收集了30多份優良種源,為附樹、附石種植的優良品種奠定了基礎。
3.石斛產品體系初步形成
由于貴州省的農業產業革命,石斛作為十二大特色產業之一,貴州省政府給予了大力的推廣和支持,石斛種植規模的開始不斷擴大和加工能力的逐漸提升,使得出現了許多石斛衍生類產品。相比較貴州省的其他十二大特色產業的產品開發而言,石斛產品的開發較晚,不過也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品體系。學術界對石斛產品的藥用和食用價值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具體有石斛飲料(如石斛原汁)、石斛食品(如石斛酒、石斛蜂蜜、石斛醋等)、石斛保健制品(石斛原漿、石斛膠囊)和其他產品(石斛粉)的開發。隨著石斛產品的加工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由于規模效應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降低,石斛產品創新在持續進行中。具體目前貴州省石斛開發品種類分類如下表所示。
4.石斛產品市場營銷推廣體系初步形成
石斛產品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科學界已經給予了充分的認可,公眾也是十分認同石斛的價值。由于近兩年與石斛產業相關企業進行的市場營銷和產品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穎的石斛產品創意設計。以貴州省赤水市金釵石斛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中的石斛花茶、石斛楓斗、石斛草本牙膏、石斛茶片等產品為例,其產品包裝袋展示了豐富的石斛產品內涵和產品形象,對其產品的銷售具有很好的幫助。
貴州省加強營銷、推廣石斛和石斛衍生品。在石斛產品的不斷涌現的同時,石斛產業的銷售體系也在不斷發展。起初,貴州省石斛的銷售主要是傳統的“批發-代理”的銷售渠道;而現階段,貴州省的石斛產品不僅有傳統的“批發-代理”的銷售渠道,同時開始出現了各種直播平臺帶貨、電商、微商、新零售等結合的新興銷售渠道。如貴州省赤水市金釵石斛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就采取了傳統和新興的銷售渠道結合的方法,其傳統營銷渠道模式具體表現為由其公司向其他代理商授予代理權進行銷售;其新興的銷售渠道表現為創立了營銷網站,讓消費者在網絡上就可以進行訂購,同時在各網購平臺也有自己的產品銷售渠道。貴州省錦屏縣開展了石斛產業推進大會暨錦屏石斛花節。錦屏縣的縣委書記、縣長及各企業負責人更是率團隊開始了首次石斛產品的直播帶貨,開發了貴州省石斛產品的新型促銷方式,促進了石斛產品的推廣。
5.石斛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勵。研究認為,產業政策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解決資源配置效率的問題。在我國,產業政策對產業經濟的促進作用更加顯著,不同的產業政策也會帶來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國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時候,出臺了差異化政策,為國家經濟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所以產業政策至關重要。石斛產業作為貴州省十二大特色產業之一,在實現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助力國家從擺脫絕對貧困到實現解決相對貧困從而達到共同富裕的這個關鍵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為國家培育區域特色產業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扮演好這些重要角色,就少不了產業政策的支持,所以近年來貴州省也是出臺了諸多助推石斛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
2019年,貴州省出臺了《貴州省發展石斛產業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措施,在措施中明確了貴州省將大力發展石斛產業,這將是貴州省石斛產業發展的大機遇。抓住這些機遇將會實現貴州省的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發展,促進當地的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從而實現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
資金是產業發展的基石,在當代我國發展狀況下,高投資率會使得收益變高,有豐厚的資金支持,會縮短產業發展的時間。貴州省先后印發了《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中藥材產業發展2020年工作方案》《省財政廳省林業局關于下達2019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第一批農村產業革命石斛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省財政廳省林業局關于下達2019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第二批農村產業革命石斛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等支撐石斛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和文件,不僅給貴州省石斛發展帶來了資金,使石斛產業發展在貴州省的全局發展進一步得到了重視,同時更是完善了石斛產業相關政策措施和發展體制,促進石斛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短板
1.良種供應能力不足
雖然興義黃草壩石斛和赤水金釵石斛是貴州省地理標志產品,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但是由于歷史經驗或者其他種植技術難關未能打破,造成主流的鐵皮石斛大部分還是來自云南、浙江等有悠久歷史種植石斛經驗和優于貴州省現代化生產條件的地方,貴州省的石斛產業還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創新能力缺乏,良種數量少,形成不了自有品種優勢。
2.種植水平參差不齊,市場競爭力不強
目前貴州省已經有面積較大的石斛種植基地,這些基地分布在貴州省的不同地方,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錦屏縣銅鼓鎮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鐵皮石斛種植基地以及赤水市國家級金釵石斛種植基地,由這些不同的石斛種植基地名稱,我們顯然可以知道,貴州省石斛種植產業發展層次和重視情況有差異。因此自然會衍生出種植技術、種植條件、生產條件、運輸條件等都有差異等問題,這不僅會造成石斛產品成品的供應質量參差不齊,還會導致市場競爭不強。加上有許多個體農戶沒有相關的科學種植技術,通過傳統、單一的種植模式,導致生產率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降低了市場競爭力。
3.產業鏈不健全,集群效應不明顯
目前雖然貴州省有許多規模不小的石斛種植基地,但是這些基地分布不集中,產業集中度低,形成不了產業集群,進而實現不了規模效應,加上單一的個體農戶種植模式仍然存在,勞動生產率低,產業結構落后,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形成不了集群效應,這將嚴重阻礙石斛產業發展。
4.科技能力支撐不足,缺乏示范引導作用
目前,由于貴州省許多石斛種植當前缺乏相應的標準化栽培體系、產品生產體系和產品檢驗體系等,導致石斛資源配置的優化不夠明顯,亟需相關單位制定相應的種植標準和產品生產標準。由于石斛產業近幾年才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導致傳統的產業鏈價值利用不足,供應鏈管理存在缺陷。
5.市場營銷不夠全面,品牌知名度低
貴州省石斛產品存在知名度低、品牌效應不明顯、市場范圍不大的問題。目前,雖然政府對石斛產業相當重視,更是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大力扶持石斛產業發展,但是近年來由于貴州省本地石斛種植在全國并不出名,消費者幾乎對貴州省石斛產品一無所知,只有本地從事相關行業或者買賣相關石斛產品的人員才了解石斛的作用,石斛產品的宣傳不夠普及、不夠全面甚至說是市場營銷不是很成功。
6.產品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
一方面,盡管石斛產業近幾年來發展得越來越迅猛,但是它的市場還是有所限制,主要是銷往國內市場以及一些固定的產業,難以兼顧一些海外市場。另一方面,如今,石斛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藥材或者保健品被大家所熟知,但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而且隨著《健康中國2030行動綱要》等很多國家文件的出臺,都對許多中藥產品和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怎樣去挖掘石斛的其他利用價值,怎么把產品的開發和龐大的市場潛力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了目前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7.部分農民文化水平偏低
幾十年前的貴州省發展非常緩慢,教學資源不夠全面,整體的教育水平相對其他地區不高,大部分農戶的文憑基本處于小學水平以下,因此當前貴州省仍存在部分農戶文化水平偏低的問題,在文化差距的限制和思維開拓有限的束縛下,造成了農戶們缺乏積極發展農業產業的意識,對于新技術和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弱的局面。他們面對石斛產業的發展存在猶豫心理,對產業的發展規劃和分析后期存在的風險等一系列過程缺乏專業的認識和深度研究的信心。
三、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選擇
1.科學選育,提升品種精良度
建立石斛種植基因庫和優質種源快速繁育中心,優先選本地的優良品種進行培育,適當引入外地優良品種,通過不斷重視和增加研究成本投入,重點解決石斛仿生栽培品種抗逆性、優質化等問題,發展適合貴州省氣候特征的種苗培育和供應基地,大量培育優良育苗品種,為后續石斛產業的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加強標準化建設,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
參照其他石斛種植地方的石斛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建立能適應貴州省石斛健康發展的統一種植標準,比如石斛長度、直徑、農殘害、重金屬含量等質量標準,有利于后續的加工生產制造。貴州省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地形,很多地區都是高原、山地,運輸條件受限,我們可以通過當地政府或者居民出錢、出力修繕道路等措施改善運輸條件,最終降低運輸成本。通過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當地農田水利建設。
3.培育石斛產業集群,實現規模效應
建立特色產業園,通過企業縱向和橫向一體化結合,促進企業在生產技術、科學加工、人才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創新,開發新的生產發展模式,確立主導企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增加產業附加值的產出,促進技術集中,形成技術外溢效應,進而實現產能增加、鄉村就業機會增多、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4.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產業創新
出臺相關的鼓勵扶持政策,從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支持龍頭企業的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在優良基因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在產品加工方面實現工業化和原料采摘方面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通過挑選一批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實現完整、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促進貴州省石斛產業化高質量發展,優化石斛資源的配置,延伸石斛產業鏈的價值,完善“加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重點培育一批有潛力和具有正外部效應的石斛企業。
5.搭建營銷平臺,打造公眾品牌
重視品牌建設,汲取類似茶葉等成熟產業的發展經驗,保護好已有的知名石斛商標,重視相關的知識產權,利用好政府對石斛產品支持的引導作用,與當地的知名企業合作,增大產品宣傳力度,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省級品牌,甚至是國家級品牌,增加知名度。適度增加投入,增加產品創新能力,研發國內市場中比同行更有優勢的新產品,進軍未開發的國際市場,增加市場規模。
6.加強科研創新,開發新的價值
2020年2月由森宇藥業所申報的一項科研項目被成功地列入了浙江省金華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防治科研攻關項目,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這給如何創新石斛價值帶來了新的思考,激發了更多石斛企業的創新動力,加強了科研人員對石斛其他藥物領域的研究,不斷拓展石斛產品的應用,不斷提升石斛的藥用及其他價值,開發出更多能夠具有滿足現代人的保健、養身等功能的新型產品。把視野拓寬到其他未被開發領域。
7.開展下鄉教育培訓
政府通過大力支持大學生志愿者進行下鄉參與教育培訓,邀請各地知名專家前往貴州省主持培訓,開展大量農業經濟相關的知識宣傳講座,對不同文化水平的農戶群體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專業解答,邀請成功農戶進行面對面分享相關經驗并提出建議,鼓勵農戶踴躍表達想法和呈現發展目標,實現從多個階段展開培訓,從多個方面增加農民的文化知識積累,為有需求的農民進一步完善發展計劃和提出建議,為他們提供有效渠道獲取更多石斛產業的發展的信息和各類實時數據,打破農戶缺乏信心的局面。
四、結語
石斛產業是一項可持續性、生態性的綠色產業,同時也是貴州省的重要產業,要實現貴州省石斛產業高質量發展就需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新時代背景和鄉村振興的要求下,從以下方面著手:大力推廣石斛標準化、集成化種植,形成石斛產業群,以提升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發,提升石斛產業發展科學種植技術水平;發揮石斛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創新貴州石斛營銷體系。促進貴州省產業扶貧工作,引導貴州省石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真正使石斛成為富縣富村富民產業。
參考文獻:
[1]艾娟,嚴寧,胡虹,李樹云,等.溫度對鐵皮石斛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5):420-426.
[2]潘徐燕,楊利群.貴州近30年氣溫狀況的初步分析[J].貴州氣象,1994(4):34-36.
[3]陳健,郭冠清.論政府與市場的有效結合——兼析產業政策的適用性[J].財經問題研究,2020(12):22-30.
[4]周玉飛,王曉敏,張顯波,羅曉青.鐵皮石斛生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分子植物育種,2018,16(18):1-8.
[5]徐程,詹忠根,廖蘇梅,等.8種不同地域鐵皮石斛農藝性狀及多糖和纖維素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2008,35(5):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