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摘要:閱讀是為了準備寫作而收集材料。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書寫相結合,考題比例逐年增加,因此,教師應妥善處理二者的關系,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本文試圖從閱讀和寫作兩個方面探索目前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交互策略,尋求讀寫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與寫作;有機融合
前言;在傳統的語文教育中,教師過分注重文本分析和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把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問題。要改變這種不良的語文教學現狀,就需要將語文寫作與閱讀材料結合,并將教材與寫作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在語言測試中,讀、寫都占很大比例,所以很多教師都將其作為分數,只關注于試題,而忽視了兩者的有效結合。
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的審美體驗,豐富他們的感情。透過讀書,你能感受到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而寫作能夠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生活情感,并能提高自己的觀察、理解和表達的能力。在寫作課上,可以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寫作習慣,也是一種宣泄情緒的好方法。在語言技能的培養上,閱讀與寫作是兩種不同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把讀寫相結合,讓學生能更好的運用自己的知識。一般來講,就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媒體的使用、學習方式的改變。但是,當前的語文教材和寫作教學中,多數教師只注重解題的技巧和解題方式,教師和教師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試卷的分數上,忽視了對文章的內容和技巧的掌握,也沒有充分發揮課堂上的啟發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給學生的作文設置“模板”,使得他們的作文缺乏新意、缺乏真情實感、缺乏素材、難以按照常規書寫,從而導致了作品千篇一律、缺乏創新。
三、教材教學和寫作教學實際問題
(一)受傳統觀念的束縛。
當前語文教育中多數教師的思維方式較為陳舊,在教學中往往將“寫作課”和“教材解釋”作為一種矛盾,而教科書的教學往往只關注文字的含義,而在寫作時卻偏重于思想的表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對課文的情感不能完全激發,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出現偏差。
(二)教學目的不明。
老師上課的時候,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有時候,他們的目標很大,雖然老師會教他們一些教科書,但他們的目的卻不是很清晰,他們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對課本中的詞匯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思考,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盲目、隨意。
(三)教學材料的深度不夠。
現在的小學生大多心智已經開始成熟,在學習的時候,要對文章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而有些教師對文本的理解還比較淺顯,沒有深入的挖掘,如果閱讀的教材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必然會對寫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產生厭倦,從而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的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大量的閱讀是語文寫作和語文寫作的重要前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缺少對課外閱讀的要求,使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作文的品質也不高。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試卷中,作文分數占據了很大比重,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在日常的語言教學中,教師要教的不僅僅是教材,更要教他們如何寫文章,以及如何教他們如何寫作。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練習寫作的機會,讓他們將自己的思想和思想都寫在紙上。比如《望廬山瀑布》,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積累所學的詞匯,掌握各種修辭、寫作的方法,讓學生能夠畫出優美的景色,從而鞏固自己的學習成績。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獲得更多的寫作材料
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知識并不多,沒有足夠的素材,想要寫出一篇文章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觀察中可以看出,小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很強,但當他們談起寫作時,就會覺得很吃力,時間長了就會害怕。比如,老師在給課文《秋天的雨》的解說中,讓學生回憶起故鄉的秋雨,引起學生對其的興趣,并將其與作家所描繪的秋季的雨水進行對比,并將其與文本中的“秋雨”相對照,并將其與課文中所描述的“秋雨”相結合,使學生能在讀的過程中,獲得對“雨水”的描述。你瞧,黃葉落在銀杏上,黃葉像一把把扇子,扇動著,驅散了夏日的燥熱,老師們可以將它們的美麗詩句抄錄下來,然后在寫作時加以參考,這樣就能增加文章的內容。
(三)指導學生閱讀和寫作課文
在小學的課本里,有許多精彩的東西,有的時候,學生會覺得意猶未盡,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完成的時候,老師會指導學生繼續寫下去,這樣的話,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更加的認真,更加的專注,更加的有針對性,在完成的過程中,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會得到充分的發揮。比如,在讀六年級的下卷《魯濱遜漂流記》的時候,老師會根據課文的內容來指導他們讀和寫。然后,學生們將根據課本的原有內容,進行聯想,設想魯濱遜在海上漂泊時的種種幻想。在完成了續寫的情況下,老師會將原文的內容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抄寫中的優勢和缺點,從而積累起相應的寫作經驗,從而在以后的寫作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作品的內容和結構。
(四)加強寫作教育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性格會產生不同的興趣,在此背景下,學生的閱讀行為也會呈現出個性化的特點。教師要注重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積極地創造一個輕松的氛圍,使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用句、段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并使他們的語文水平得到提升,從而為他們的寫作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日常的授課中,教師會讓學生們將自己看到的、看到的、,全部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逐漸得到改善,語文寫作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結語;本文認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綜合素質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語文寫作水平,使其達到與寫作并駕齊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康彩婷《探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課外語文:教研版》2012年第6期。
[2]馬福海《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語文學刊》2013年第13期。
[3]文娟臺議小學酒文作文教學的優化整合策略I小作文成功之路(山)2121.